大曲嘴鷦鷯

大曲嘴鷦鷯是美國西南部沙漠帶最大滴鷦鷯,也是墨西哥滴常見種。身長18 -23 cm ,翼展27-28 cm,體重32-47g。屬小型鳥類。虹膜是暗棕紅色,有長滴白眼眉。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即有也很少而細。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大曲嘴鷦鷯大曲嘴鷦鷯是一種鳴禽,在鷦鷯科中屬於個體最大的鳥。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大曲嘴鷦鷯
【中文別名】巨曲嘴鷦鷯、紅枕鷯

大曲嘴鷦鷯大曲嘴鷦鷯

【拉丁學名】Campylorhynchus chiapensis
【命名時間】Salvin & Godman, 1891
【英文名稱】Giant Wren
【科屬分類】鳥綱雀形目鷦鷯科曲嘴鷦鷯屬

外形特徵

大曲嘴鷦鷯是一種鳴禽,身長20 - 22 cm。在鷦鷯科中屬於個體最大的鳥。頂冠至後枕沒有一絲雜羽的紅褐色很醒目,這一標誌可以區分同一地區的其他物種。兩性是相同。成鳥的眼紋和脖子黑色。上背部深栗褐色,向後變淡成紅褐色直到尾部正面。雙翼和肩栗褐色,中央尾羽是板栗色。眼眉突出,眼先和眼睛黑色,後肩淺黃色。下巴,喉嚨及胸部顯示白色,腹部,肛門變成淺黃色,大多數雌鳥下部有黑點,但在某些情況下,兩側和尾部的底部是點綴著黑色和深褐色。虹膜紅褐色。下頜骨上層是黑色,下頜骨到喙基灰白色。腿石板藍灰色或淺棕色。 幼鳥的成鳥十分相似,然而,下巴,喉嚨及胸部的略少純白色。
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即有也很少而細。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

分布大曲嘴鷦鷯分布

生活習性

棲息於林區樹木、灌木叢及農田四周環繞的圍欄和樹籬上。在森林空地上很罕見。它們理想的棲息地是芒果園和小灌木密集的地方。最喜歡在金合歡樹上築巢。雖然活躍,嘈雜,也很少有機會觀察到。因為它們的食物來自陸地或在林下植被,所以它們不會上到非常高的樹枝上。棲止時,常從低枝逐漸躍向高枝。鳴聲清脆響亮。取食蜘蛛、毒蛾、螟蛾、天牛、小蠹、象甲、蝽象等昆蟲。

生長繁殖

大曲嘴鷦鷯建設非常大的圓屋頂狀巢,並努力隱藏它。巢約22厘米深,直徑25厘米,有一個或兩個的圓形側項。建巢用稻草,秸稈草,葡萄枝這種類型的材料。每次產3-4枚卵。在孵化和繁殖階段雄鳥幫助一段時間後會離開,有合作者幫助育雛,一些年輕的亞成鳥會提供助建巢等不同工作。 大曲嘴鷦鷯大曲嘴鷦鷯是一種鳴禽,身長20 - 22 cm。在鷦鷯科中屬於個體最大的鳥。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