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電視調頻轉播台

1970年3月9日, 其中塔身高17米, 1981年2月3日,改設10千瓦彩色電視發射機轉播廣西電視台節目。

大明山電視調頻轉播台,代號稱“236台”,位於武鳴、馬山、上林、賓陽4縣交界的大
明山上,海拔高度1507米。1969年9月7日,廣西廣播事業管理處、廣西人民廣播電台革命委
員會提出建立大明山電視調頻轉播台的意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同意報中央廣播
事業局,1970年3月9日,自治區革委會生產指揮組下達從大明山林場修建上山公路,路長
4.27公里,路基寬度4.5米,路面寬度3米,設備車道,最大縱坡9%,最小平面曲線半徑15米,
投資30.77萬元。當月以南寧專區革委會為主組成工地領導小組指揮施工,從武嗚、馬山、
上林等縣動員組織以民兵為主的1500人的施工隊伍,風餐露宿,開山鑿石,修築上山公路。
同年9月20日修通公路,開始台地基本建設。掘進石山坑道軸線全長211.12米,面積1500平
方米,洞內機房使用面積921.3平方米;地面建築生活用房和其他附屬用房面積580平方米,
投資256.5萬元。1972年7月1日安裝設備調試完工,設1千瓦黑白電視發射機開始試轉廣西電
視台節目。1973年7月1日改設7.5千瓦黑白電視發射機,用0.63瓦小微波機、頻率8吉赫接收
微波線路傳送的節目信號,正式轉播廣西電視台節目。發射鐵塔,四邊形角錐組合結構,高
48米,其中塔身高17米,桅桿高31米,在桅桿上安裝6層蝙蝠翼2頻道電視發射天線,增益
8.5分貝,覆蓋面積3萬平方公里。1973年9月17日至10月21日收測電視廣播場強:柳州市,圖
像46.5分貝,伴音41.5分貝;荔浦縣城,圖像40分貝,伴音36分貝;鹿寨、玉林縣和北海市、
潿洲島,圖像32-36分貝,伴音27-33分貝。大明山電視轉播台為其周圍市、縣建立電視差
轉台提供了信號源。1981年2月3日,改設10千瓦彩色電視發射機轉播廣西電視台節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