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之辯

”莊子所謂的小大之辯,非指形體之大小,而是對生命本質把握的深度。 莊子的筆下,大有大的世界,小有小的世界。 齊物之後就是逍遙,只有先齊物,才能逍遙。

基本信息

莊子大小之辯是指莊子在他的文章及文學觀點中提到的關於事物“大”和“小”的思辨理論,比如“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莊子所謂的小大之辯,非指形體之大小,而是對生命本質把握的深度。從蜩與學鳩到大鵬,到宋榮子,到列子,最後到至人。

“大小之辯”出自《莊子·逍遙遊》,《逍遙遊》是他哲學中的精神理想和最高精神境界。
莊子的筆下,大有大的世界,小有小的世界。雖然他們的精神世界不一樣,但是他們所在的物質世界卻是一樣的,而精神世界的不同,僅僅是因為後天條件不同。先天上來講,他們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齊物了。齊物之後就是逍遙,只有先齊物,才能逍遙。所以莊子才先強調小大之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