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鄉

大堰鄉

大堰鄉位於中國湖北清江中下游百島南岸,距隔河岩電站58公里,距長陽縣城60公里,南連五峰、宜都二縣市,轄35村1場,31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548戶,總人口38188人,平均海拔700米,絕對地理位置東徑111°00′-11′,北緯30°12′-31′之間,地域總面積2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萬畝,庫區水面1.6萬畝,林地19.9萬畝。鄉內交通便利,“王漁”、“鴉來”兩條省道公路幹線橫貫南北,距長江、火車、飛機港站均在50公里以內,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全鄉公路通車裡程達700餘公里,農戶通車率達70%。境內有聞名中外的鐘家灣“長陽”遺址和鄂西南最大的石磙淌天主教堂,是中國農業勞動模範周啟本的故鄉。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大堰鄉大堰鄉地理位置
大堰鄉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百島湖”佳景引人入勝,“長陽人”遺址令人神往,古歐式教堂別有洞天,百里台地冬暖夏涼;資源豐富,經濟發展,產業農主工興,農業四大品牌,工業礦產加工。2007年全鄉人民同心同德,共謀發展,合力攻堅,用勤勞、智慧和汗水,在大堰鄉科學發展、和諧進步的進程中譜寫了壯美的發展新曲。大堰鄉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6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5560萬元,呈逐年增長趨勢;完成財政收入380萬元,其中實現一般預算性收入150萬元,超全年任務115萬元的30.4%;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00萬元,刷新歷史記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40元,增幅在6%以上;信用社年末存款和郵政儲蓄達到8794萬元,比上淨增2186萬元。特色農業優勢日益凸顯。2007年,大堰鄉突出豬、、魚、薯四大特色產業。大堰鄉2007年出欄生豬超過6萬頭,培養養殖大戶,建設養殖小區,養豬總收入過億元;發展茶葉基地,2007年乾茶產量15萬公斤,實現收入400多萬元;規範庫區清江魚養殖,網箱達到5149隻,養殖面積110畝,當年收入達到4943萬元;脫毒馬鈴薯面積穩定3萬畝,啟動了以推廣“鄂馬鈴薯4號”新品種為主的換種改良工作。

工業持續發展形勢良好。引進宜昌登城生化有限公司落戶大堰,投資6000萬元啟動方解石開採及深加工項目,年內項目完成投資1500多萬元,年底蔡家坪主廠區正式破土動工,邊家坪分廠區改造投產,第一期投資將超過3000萬元,投產後每年可實現稅收500萬元以上,成為大堰鄉支柱財源。陳家窩煤礦接替井、伯加利公司等工業項目進展順利。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新修通村水泥路41公里;架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幹線光纖24.2千米,新發展有線電視用戶近100戶;實施電網最佳化升級,完成10KV線路改造42.768公里,新增設配電台區4處;完成了集鎮飲水淨化設施建設,新建了千丈坑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集中蓄水池500立方米;完成了松元坪等村的辦公場所新建項目和九柳坪、曉麻溪等9村的辦公場所改擴建項目,村級辦公條件不斷改善;疏通了集鎮西街排水系統,建成了集鎮垃圾填埋場,規範了集鎮保潔工作;實施“長陽人”遺址維修保護工程,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興建修復了相關設施,遺址面貌煥然一新。

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2007年,大堰鄉卓有成效地開展了農村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三建一創”活動,並以趙家堰村為試點開展了“五好、五有”新農村示範戶評選表彰活動,和諧民風創建工作紮實推進,人和環境更加優良。科技致富深入農家,教育資源不斷最佳化,大堰鄉有中國小8所,“兩免一補”和助學啟智工程兌現扶持資金27.4萬元,受益人數1294人。建立了農民培訓學校,開展農民培訓20多場次,培訓農民達到1500人,提高了農民從業能力和整體素質,當年對外轉移勞動力9800人,實現勞務收入5000多萬元。計畫生育紮實開展,全面落實了農村獨生子女保健費政策,發放獨生子女保健費15000多元,人口計畫生育率達到99.13%,順利通過了省級檢查考核,被縣委、縣政府授予一等獎。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到28400人,比上年增加1100人,2007年參合率達到90%。“五五”普法深入推進,人民武裝得到加強,第二次農業普查全面完成,統計數據質量提高。工會、共青團和婦女兒童工作,民族宗教、檔案、殘聯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2007年被市委授予“文明鄉鎮”榮譽稱號。

自然狀況

大堰鄉大堰鄉風景
1、氣候。大堰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春秋季降水較少,冬季乾旱,由於處在低山和半高山之間,年均氣溫15.5℃,最高氣溫38℃-40℃,最低氣溫-5℃--6℃,無霜期250-280天,年降水量1500-1700mm之間,年均日照2190小時,年均積溫4500-5000℃。

2、土壤。大堰鄉地勢四周低,中間高,最低海拔180m,最高海拔1129.3m,因地勢高低不同,成土母質種類和發育特性不一致形成了不同類型土壤,低山山頂、山崗以土層淺薄,肥力較差的頁岩發育而成的土壤為主;半高山(即海拔800m左右)的成土母質為石灰岩(白雲質、矽質石灰岩)發育而成,少部分土壤為石英石發育而成,其土層較厚,較為肥沃。全鄉耕地主要分布於海拔500-800m地區,以平淌田為主,旱澇保收基本有保障,土壤PH值6.5-8之間,微鹼性土壤居多。

3、水利。由於成土母質由白雲質、矽質石灰岩發育而成的土壤為主,受長期雨水淋溶、浸蝕,形成了大量溶洞(天坑),屬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加上半高山地區溪河較少,基本無灌溉條件。但鄉集鎮已投資400萬元解決了集鎮及周邊居民人畜飲水困難,並可適度發展工業生產。

社會經濟狀況

大堰鄉名勝
1、大堰鄉工農業總產值(不變價)9109.4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760.4萬元,農業總產值534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374萬元,財政收入3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88,銀行總存款1774萬元,農村居民儲蓄存款1483萬元。

2、工業生產以煤炭開採、石材加工為主,大堰鄉年產原煤10萬噸左右,鄉屬伯加利公司年產馗品?000噸,塑膠填充母料3000噸,其重鈣粉被清華大學趙安赤教授譽為天下第一白。農業生產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鄉糧食總產量2000萬公斤,油料總產量200萬公斤,茶葉產量25萬公斤,現已實現人平出欄一頭牲豬,除糧油作物外還有桑、茶、、果、藥、山棕、山漆、桐籽、木梓、竹等多種經濟作物。

3、大堰鄉共有中國小36所,教職工272人,在校學生5561人,校校建起了磚混及預製結構校舍,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被列為省實驗基地之一,衛生醫療機構已發展到43個,醫護人員90人,鄉集鎮及部分村建起了有線電視網,全鄉25%以上的農戶自已購買了地面衛星接收設施,程控電話發展到1000餘門,已開通移動通訊、建通訊站2個,可覆蓋全鄉70%的面積,並已在集鎮開通“夷陵通”通訊網。

農業產業

大堰鄉清江茶葉
2000年來,鄉黨委、鄉人民政府緊緊圍繞“種植強鄉、養殖大鄉、加工名鄉”的總體思路,大力調整結構,確立了茶葉、牲豬、山羊脫毒馬鈴薯等支柱產業。優質馬鈴薯基地:大堰鄉鄉種植土豆已有悠久歷史,常年種植3萬畝,年產鮮薯3500萬公斤,外銷商品2000萬公斤以上,以產量高、品質好、食味佳、上市早,暢銷荊楚大地,也有少量遠銷湖南、廣東、深圳,但主要以鮮薯銷售為主,粗加工,精加工產品暫未起步。

2000年來,大堰鄉鄉制定了建設土豆大鄉的產業建設方案,現已從抓生產發展入手,一是大力發展地膜覆蓋栽培,大堰鄉運用該技術已達50%的面積,大大提高了土豆產量;二是大力推廣脫毒技術,通過兩年努力,全鄉已推廣脫毒技術1萬畝,年產脫毒薯1500萬公斤,成為市場上最好的馬鈴薯全粉、馬鈴薯澱粉生產加工的原料,並被北京辛普勞公司認定為合格原料,大堰鄉推廣運用脫毒土豆以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選育“鄂馬鈴薯三號”為主導品種,採用年年引進原原種繁殖,逐年梯級換種方式全鄉普及推廣乃至周邊地區。該品種具有產量高的特點、畝產(套種)可達1687.5公斤,大中薯率高達80%,其中最大單薯可達900克,250克以上占47.4%,150-250克占32.02%,150克以下僅占20.49%;商品性、加工性均好,薯形呈扁圓形,皮薄,芽眼淺,乾物質含量高,達到24.07%,其中澱粉含量達18.22%,富含Vc(達到17.59mg/百克鮮薯)和粗蛋白(達2.2%),食味中上等,加工薯片色澤鮮亮一致,是理想的加工品種。三是大力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土豆生產全程要求使用無公害農藥肥料,推行生物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毒農藥。儘量減少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機肥,保證生產產品綠色化,無公害化,為加工企業和消費者提供無污染的原料和健康食品。四是制定了相應鼓勵政策,引導農民發展生產,同時,人們也有優惠政策引商投資建廠加工和幫助銷售。

養豬示範基地

2002年牲豬出欄要達到3.5萬頭,其中三元雜交豬8000-1萬頭,達到人平出欄1頭商品豬的村5個,人平出欄1頭豬的村8個。一是抓品改。牲豬生產的總量在大堰鄉基本達到了極限,因此,根據目前市場狀況,只有大力展三元雜交豬,改良品種,提高品質,才是提高效益的唯一途徑。明年在五個專業示範村中發展二元雜交母豬150頭以上,達到250頭能繁二元雜交母豬,年出欄三元雜交豬3500頭,配備長白公豬1-2頭。二是抓示範。將集中精力發展鄭家堰村、土院子、柳樹坑、周家沖五個單位,達到人平出欄1頭商品豬,同時啟動蔡家坪、邊家坪、黑沖子、馬家坪、馬黃沖、鄧家沖、黃家沖、三家鋪幾個後備村,達到人平出欄1頭豬。欄20頭以上三元雜交商品豬的戶50個,出欄10頭商品豬的戶100個。三是抓服務。對專業村獸醫站將重點從仔豬免疫、飼料配套、技術培訓上下功夫,降低死亡率,提高飼養水平,加速豬群周轉,提高出欄率,增加單產,二00二年分村開展科學養豬培訓,重點推廣“三優”相關技術和配套產品--助牧飼料,提高仔豬副傷寒,水腫病免疫密度,達到100%。四是抓信息。搞活流通,提高單價,增加效益。千方百計走出去開闢新的流通渠道,提高三元雜交豬價格,促進畜戶增收。

清江肉羊基地建設

二00二年大堰鄉山羊出欄要達到1.5萬隻,其中雜交羊1萬隻,全年山羊飼養量達到2.5萬隻,人平出售1隻羊的村5個。一是抓好養羊專業村建設。重點建設馬家坪、石磙淌、壓龍寺3個養羊專業村,同時繼續扶持白鶴林示範村建設,二00二年達到人平出售1隻肉山羊。二是大力建設山羊326項目工程。二00二年引進波爾山羊種羊1-2隻,南江黃羊種羊5隻,波×宜雜交種公羊8-10隻,達到村平1隻優質種公羊,同時積極著手組建南江黃羊純繁群,降低引種成本,使南江黃羊在大堰鄉普及。大力普及山羊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種羊利用率,使一隻波爾山羊年配種能力達到200-300隻次。三是大力推進種草養羊工程。二00二年種草1000畝,重點部署在專業示範村中進行。四是大力推廣普及舍飼圈養新模式及山羊“一推三改”飼養技術。全面提高飼養水平,縮短育肥期,提高效益。

清江茶葉基地

大堰鄉清江茶葉
大堰鄉現有茶茶葉面積4673畝,年產乾150噸,稅收20萬元。茶葉在大堰鄉發展的歷史悠久,到80年代初,大堰鄉就有規模茶園3000畝,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又新發展近2000畝,特別是近年來,無性系繁殖的茶園在大堰鄉逐漸推廣,人民民眾形成了共識,其茶園產量高,品質好,經濟效益高,三家鋪村一組以熊遠貴為首的“鄧村式”密植免耕茶園遠近聞名,在他的帶動下,周邊農戶爭相發展,那一片已經近30畝,最多的戶6畝。2002年計畫新發展“福鼎大毫”無性系茶園200畝,栽苗170萬株,其中三家鋪100畝(茶葉專業村)、松元坪100畝(庫區),改造茶園1000畝,更新茶園100-200畝,新建無性系繁殖茶園20畝,經過3-5年的改造,使大堰鄉標準可採茶園穩定在5000畝左右,以提高茶葉產量,上檔次,上水平為重點,使農民增收,稅收增長。

重點企業

大堰鄉旅遊區
伯加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長陽伯加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位於王漁幹線59Km處。組建成立於1997年12月,是一家資源型、環保型、高科技型的企業,以生產經營重質碳酸鈣粉、填充母料、水力發電、原煤及礦產開採、白酒生產、油料加工為主的集約化綜合性集體企業。本公司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高品位的方解石儲量達1.5億噸,可采量50萬噸的優質煙煤。公司生產的“伯加利”牌優質重鈣粉及系列填充母料,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產品暢銷北京、河北、河南、四川、山東、湖南及周邊地區。公司現有資產總額400萬元,流動資產150萬元。下轄裝機容量570KW的水能發電機組兩套,年生產能力125萬KW的水力發電站;可年供優質重鈣粉及雙飛粉1萬餘噸鈣粉生產線兩條的重質碳酸鈣廠;兩條先進生產線,年產3000噸系列填充母料的母料廠。

千丈坑清江玉葉茶廠

長陽清江玉葉茶廠地處大堰鄉,始建於1976年,現擁有標準茶園500畝,周邊有茶園2000畝,分廠為大堰茶廠。兩廠生產規模,可年產乾茶20萬斤,創稅5萬元以上。該廠現擁有固定資產近50萬元。千丈坑茶廠(主廠)位於五峰、宜都兩縣市交界處,離五峰漁關鎮只有7公里,離大堰鄉政府所在地17公里,離鴉來線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水電齊全,茶源豐富,該廠生產的清江玉葉茶獲省農業廳鄂茶杯金獎。該廠根據設備陳舊,生產能力低的問題,今年又投資5萬元購進滾筒式剎青機一台和一拖二平台灶,更新了茶機、復乾機等設備,同時投資3萬多元定做了名茶包裝,提高了檔次,以滿足各個層次的口味,制名茶、創名牌,向外拓展市場,使之有高品質的茶葉,高質量的制茶技術,高品位的包裝,並在宜都、沙市設立了銷售視窗,在今年長期陰雨、低溫的情況下,仍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展前景看好

長陽人遺址

長陽人遺址位於鍾家灣村附近,關老山南坡。為一海拔約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長陽人”化石發現於1956年,為中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先生親自鑑定命名,經鑑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當年,洞內同時發掘出土還有大量伴生哺乳類動物化石,如東方劍齒象、巨貘、中國犀牛、箭豬、大熊貓、虎等40餘種。“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別具情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