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坦村

大坪坦村

 大平坦村位於雲南省永平縣龍門鄉,西邊,距離大坪村村委會0.5公里,該村國土面積有11.71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年平均氣溫 13℃,年降水量800毫米,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大平坦村位於雲南省永平縣龍門鄉,西邊,距離大坪村村委會0.5公里,距離龍門鄉13.3公里,是大坪坦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11.71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85畝,其中人均耕地0.7畝;有林地12159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戶,有鄉村人口130人,其中農業人口121人,勞動力5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7人。2

村莊遠景村莊遠景

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9.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75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村黨支部立足實際、探索創新,圍繞發展抓黨建,立足黨建抓發展,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凝心聚力、帶領致富的作用,探索出了一條“黨建領村、產業富村、生態美村”的科學發展新路子,全村呈現出村美、民富、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村茶農僅茶葉收入就達16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從2003年的600多元增長到2010年的3000多元,全村呈現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局面,大平坦村的各項工作均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認可及表彰獎勵,2011年村黨支部被中共大理州委表彰為“大理州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縣委確定為縣級“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並得到表彰授牌。

農村經濟

大平坦村其實地形地勢並不是像村名一樣的平坦,它是龍門鄉海撥最高、交通最不便利的村,村內最高海拔2638.9米,最低海拔1930米,屬於典型的高寒冷涼山區。一直以來,民眾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玉米、苦蕎等單季農村作物和家庭粗放型養殖少數家禽為主,民眾收入微薄,生產生活十分困難,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2003年村“兩委”換屆以來,為改變貧窮落後的生活狀況,村“兩委”班子不斷探索適合村情發展的新路子,積極深入村組、農戶開展走訪調研,摸清村情,結合村情實際,總結出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生態茶生態茶

必須堅持保護生態,必須堅持發展生態農業”的“三個必須堅持”的科學發展新路子。該村發展了生態茶種植1000多畝,現在已發展到11327畝,目前茶園都已經產生效益。同時,為做好農戶在種植、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服務工作,村黨支部通過各方面的協調努力,組建了大坪坦生態茶生產經營協會,全面負責信息諮詢、技術指導、科技培訓和示範服務等工作。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9.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44萬元,占總收入的42.09%;畜牧業收入46.7萬元,占總收入的26.2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3頭,肉牛39頭,肉羊280頭);林業收入29.33萬元,占總收入的18.92%;第二、三產業收入11.09萬元,占總收入的10.52%;工資性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1.34%。農民人均純收入297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萬元。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2.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占總數的53.57%和14.29%)。該村到鄉道路為塘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3.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10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30口。

村內道路村內道路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5畝,有效灌溉率為88.2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2畝。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建有衛生所1個,村衛生所面積20平方米,村衛生所醫生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3.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坪坦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門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3公里,距離中學13.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人,其中小學生7人,中學生4人。該村建有圖書室1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