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路:權威學者和你聊聊中國與世界

大國之路:權威學者和你聊聊中國與世界

/31中國應有新的外交風骨/34中國崛起進入更嚴峻磨合期/36第二篇 /49為何中國不會崩潰/51何為“中國模式”,認識仍未深入/55總結中國模式,火候遠遠未到/58西方模式在後冷戰時代潰敗/60中國模式的生命力很強大/62第三篇 中國更缺/229在中國創業需注意制度風險/231知識分子須接受民間的啟蒙/234中國經濟應擺脫對美依附/236第十篇

基礎信息

書名:大國之路:權威學者和你聊聊中國與世界
書號:978-7-5088-40048
作者:《環球時報》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叢書名:環球時報創刊20周年特別出品
定價:42.00元
開本:16
裝幀:平裝
字數(千字數):25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21世紀,崛起的中國要與世界磨合協作,大國的國民也得學會用冷靜客觀的視角看待世界。
本書是2008-2012年《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文章精選。它集中了全球最優秀的國際問題學者們的深刻思考。分為中國崛起、中國模式、制度改革、海洋戰略、今日美國、大國博弈、亞太變局、金融風暴、社會民生、產業財經十個篇章。

作者介紹

《環球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一份時事新聞報刊,創刊於1993年1月3日,從2006年1月起改為日報,如今在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駐有500多位特派、特約記者,單期發行量超過240萬份。

編輯推薦

《環球時報》20年磨一劍,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讀者對象

以中青年讀者為主,公務員、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白領人群和專業人士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中國崛起
中國需要“為後代考慮”的戰略 /2
數百年的西方主導權已動搖/5
用國際貢獻贏得世界認同/8
中國人需要“普通國家”心態/12
中國要學會掌控崛起的力量/15
中國外交要適應崛起大勢/17
國際格局:中國需要“稀釋戰略壓力”/20
中國是世界第二強國嗎/23
從美國當年崛起看中國今日機遇 /26
中國和平崛起的三個“不”/28
“一超多強”開始向“兩超多強”演變 /31
中國應有新的外交風骨/34
中國崛起進入更嚴峻磨合期/36
第二篇 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可能是最不壞的模式/40
中國模式打破民主專制兩分/43
打造“中國夢”感召力任重道遠/46
“中國模式”能否被複製? /49
為何中國不會崩潰/51
何為“中國模式”,認識仍未深入/55
總結中國模式,火候遠遠未到/58
西方模式在後冷戰時代潰敗/60
中國模式的生命力很強大/62
第三篇 制度改革
美國不是中國唯一的榜樣/66
競爭性民主形式會撕裂中國/70
中國要良政,而非不成熟的民主/72
中國走西式民主之路是危險的/75
中國應恢復“八級工”制度/77
共同富裕,當今中國“中心課題”/80
認識民主,謹防陷入七大誤區/85
改革不能“等社會成熟”/88
應多一些“社會安全閥”/90
第四篇 海洋戰略
中國必將成為現代海洋國家/94
保衛海外利益,要建一流海軍/97
中國需全民普及海島知識/101
對首艘航母的四點感慨/103
海洋圈地,中國不能再失良機/105
中國可牽頭建“海上合作組織”/107
再造一個“藍色中國”/109
維護海洋權益,證據和法制要先行/111
南海爭議早有,美國在搞平衡/113
第五篇 今日美國
中美“共主”論不可取/116
美國的戰略能力在衰落/119
如果美國背叛了全球化/123
七大隱患或使美國整體衰退/126
讓我們共同緬懷“9·11”逝者/128
美國體制危機十年前就開始了/130
中美做生意,到底誰賺誰賠/132
美國即使衰落也將是緩慢的/134
對華經濟合作,美國缺少平等心/136
第六篇 大國博弈
中印應成為全球貿易監管者/140
俄羅斯需克制民間對華不良情緒/143
印中差距13 年並非不可逾越/145
金磚國家發展面臨十重關卡/147
歐債暴露歐洲體制危機/150
歐洲應反思歐元“大躍進”/152
要適應“三慢”的歐洲/155
為何鮮有“印度威脅論”/157
金磚國家要小心西方挑撥/159
上合發展,不必操之過急/161
第七篇 亞太變局
別以為日本發展沒後勁/164
中日如何邁過“心理坎”/167
日本需要開放的國家利益/170
百年前的中日變革/172
共同貨幣開拓亞洲未來/175
亞太浮現“雙領導體制”/178
日本:走向復興和新生之路/181
發現東亞模式:權利與權力對沖/183
懲戒“賴鄰”,才能睦鄰/186
中日再吵一百年也無妨/188
應重返亞洲的,其實是中國/190
第八篇 金融風暴
美國人還能這樣過多久/194
美國金融危機是中國的機會?/198
金融危機還是價值觀危機/201
轉嫁危機,美國屢屢得手/203
金融海嘯衝垮現行國際制度/206
金融危機教我們互相學習/208
更大金融災難可能還在後頭/210
第九篇 社會民生
中國的開放不能只開放自己/216
如何將美元儲備變成能源資源/219
調控中國物價,未來形勢嚴峻/222
尖端技術要多鼓勵民間參與/224
13 億人的口糧是安全生命線/226
美國缺人才?中國更缺/229
在中國創業需注意制度風險/231
知識分子須接受民間的啟蒙/234
中國經濟應擺脫對美依附/236
第十篇 產業財經
金融,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入場券/240
人民幣處在國際化“嬰兒期”/243
實體經濟才是強國根基/245
合法獲取情報,要學日本財團/247
中國樓市不會馬上崩潰/250
中國不能總當“賣炭翁”/252
中國要老老實實先做財務投資者/254
人民幣值多少,歐巴馬說了不算/257
中國經濟應走出“低技術陷阱”/259
中國是貨幣大國,金融小國?/261
中國民間的金融饑渴亟待解決/26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