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鮎

大口鮎

大口鯰(Silurus meriaionalisChen),原名南方大口鯰,俗稱河鯰,大河鯰。主產於長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種以魚為主食的大型經濟魚類,常見個體重約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30公斤以上。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口鮎大口鮎

大口鮎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無肌間刺,是老少皆宜的席上佳肴。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不僅國際市場偏愛鮎魚類,而且國內市場對大口鮎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所以其開發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大口鮎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故不能依賴增殖江河天然資源大幅度提高其產量,而只能通過人工養殖的途徑增加其產量,滿足社會的需求。四川是最早(1985年)從事大口鮎人工養殖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省份,其成果先後獲得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農業部豐收計畫一等獎。10多年推廣養殖的生產實踐證明,大口鮎具有生長速度特快(當年魚苗當年就能長到平均尾重0.5~1千克以上的商品規格)、飼養周期短(只需飼養5~7個月就能上市)、適應低溫的能力強(它在我國北方亦能自然越冬,適合在全國推廣)、食性可以改變(可用冰鮮低值魚蝦或人工配合飼料投喂,適合規模化、集約化養殖)、苗種易得、抗病力強、消費市場廣闊。經濟效益較高(其利潤是飼養常規家魚品種的4倍以上)等七大優點。

分布

現四川省已普及養殖,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河南、天津、甘肅、寧夏、北京、新疆及遼寧等省、自治區也正在大力推廣,一些地區已初具規模;飼養方式也由開始時的池塘養鮎發展到如今的池塘、小水庫、流水池、網箱、網圍、稻田等都在飼養大口鮎。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僅四川省就生產了大口鮎苗種數千萬尾,商品成魚4400噸以上。

詳細介紹

它與分布很廣的那種小個體鯰(俗稱土鯰、鯰拐子)是同屬不同種。大口鯰含肉率高,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產地民眾極為推崇的高級魚之一。四川省水產研究所從1985年即開始對其進行了移養馴化和池塘人工養殖的探索性試驗,結果表明,大口鯰具有生長快(在池養條件下,當年4月份繁殖的魚苗到年底平均尾重可達0.4~0.5公斤,第二年可長到1.5公斤,第三年達2.7公斤)、養殖周期短(當年魚苗飼養5~6個月即可成為商品魚)、適應低溫能力強(我國南、北方都能在野外自然越冬)、食性可以改變(由專吃活魚蝦轉化為吃配合顆粒飼料)、消費市場廣闊(國內外都暢銷)、經濟效益較高(畝利潤是養殖常規品種的3~6倍)並具備出口創匯的競爭潛力等優點。目前,用當年魚苗進行成魚養殖當年就能達到大面積畝產250公斤的生產水平,高產的已逾450公斤。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自己獨有的優良品種--大口鯰養殖業的順利發展,現將其一般生物學特性和養殖技術簡介如下:形態特徵大口鯰屬鯰形目鯰科魚類。頭部寬扁,胸腹部粗短,尾部長而側扁,眼小,口大,牙齒細密銳利;長須2對;背鰭短小,無硬剌;胸鰭有一硬剌,其內側光滑無鋸齒狀缺刻;臀鰭特長並與尾鰭相連。體長無鱗,極富粘液。腸短,有胃。大口鯰體色多變,不同生長階段體色不同。剛出苗的體色是透明,以後變為淡黃色;灰黑色和全黑色的。小魚體色淡黃,成魚體色在背部及體側多為灰褐色、黃褐色、黃綠色、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體側沒有雲狀的花絞。各鰭為灰黑色大口鯰與鯰(Silurusasotuslinnj、也就是常見的土鯰)的主要區別在於:
⑴前者的胸鰭剌內側光滑而後者則有鋸齒,手摸很容易區分;
⑵前者的成熟卵呈油黃色而後者是草綠色,前者4齡、體重3公斤以上才達性成熟,而後者1~2齡、體重75克左右就達性成熟;
⑶前者長得快也長得大而後者長得慢也長不大。土鯰一年只長到100克左右,一般很難見有超過1公斤重的大個體。大口鯰與革
鬍子鯰的區別在於前者只有2對須而後者有4對須。這些分辨特徵在認購苗種或成魚時有實用意義。

生活習性

大口鯰屬溫水性魚類,生存適溫0~38℃,因此在我國南、北方都能自然越冬。在池養條件下的最佳生長水溫是25~28℃。當
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正常,低至2毫克/升則出現浮頭,低於1毫克/升時就窒息死亡。適應pH值範圍是6.0~
9.0,最適範圍是7.0~8.4。
在大江河中,大口鯰喜棲息於敞水水體,營“底棲”生活,“等吃自來食”。三月初沿河上溯作產卵洄游,九月份陸續退到河道深處
或洞穴中越冬。在池塘里,多在池底活動,只有到了深秋時節的晴朗天氣,才集群到水面上來“曬太陽”,即民眾中流傳的“鯰魚曬
背”的現象。大口鯰性較溫順,不善跳躍,喜集群成團,較易捕撈,第一網的起捕率常達90%左右。

食性

大口鯰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其攝食對象多是魚類,也吃水生昆蟲和鼠類等,能捕食相當於自身長度三分之一的魚體。冬季減食
或停食。在池養條件下,也能夠改吃配合顆粒飼料,要求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在40%左右,苗種階段甚至高達45%以上,其中
動物蛋白質應占30%。

生長特點

1~3齡的大口鯰生長速度最快。當年4月份人工孵出的魚苗養到年底全長可達40厘米、體重0.65公斤;第二年最大個體可達60
厘米、體重2.25公斤;第三年最大個體能達3.7公斤。在長江以南各省區,一年四季都能生長,但以夏、秋長勢最猛,日增重可
達3~5克,冬季生長較緩,日增重為0.01~0.5克。

繁殖

大口鯰的繁殖季節,在長江上游嘉陵江段,為三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在長江中游的湖北江段卻為四月至六月。繁殖期間,在嘉陵
江平均水溫為15-24度C,在湖北地區卻為18-28度C。為一次產卵類型。
在天然水域中,大口鯰產卵均在流水卵石淺灘,水面較為寬闊的江段,水深在0.4-1.5米,水流速在0.7米/秒左右。產卵在半夜
進行於清早結束。大口鯰的性成熟年齡為4齡,少數3齡的雄魚或5齡的雌魚剛達性成熟。產卵季節在3~6月,3月中、下旬
到4月上旬是產卵盛期。人工催產多用絨毛膜激素和鯉魚垂體。雌雄的主要區別在於:雄魚胸鰭剌上的鋸齒強大,外生殖乳突長
而尖,雌魚胸鰭剌上的鋸齒較細弱、外生殖乳突短而圓,且腹部膨大、卵巢輪廓明顯。產卵水溫為18~26℃,最適水溫20~
23℃。卵具有粘性,但較弱,油黃色,可附著在聚乙烯紗窗布或其它附著物上孵化。每公斤親魚體重可產卵3000~5000粒。
在水溫22~23℃時,受精卵約需50~60小時孵出魚苗。剛出膜的仔魚有一個很大的卵黃囊,側臥於水底只能緩緩顫動,2~3
天后就可自由游泳並開始覓食。

苗種生產

魚苗培育
培育魚苗、種之前,一定要進行消毒,防止其魚病發生,減少苗種的損失。
魚苗、種池未投養之前,只剩下水深10-13CM,每畝投放生石灰120-150公斤。兌成灰槳後全池潑曬,七天后試水,若池底毒性
消失,可投以上加新水。用荼餅消毒方法是:每畝用30-40公斤,用水侵泡過夜,要達24小時,兌成漿全池潑曬。13日後試
水查是否有毒性存在,再加水。
(一)、魚苗下池前準備與注意事項
1、掌握下池最合適的時機
魚苗體內含有卵黃基本消失,體色呈灰黑,能正常游泳及攝食,可立刻下池。這不能提前及退後,這可影響苗種的成長率、存活
率。
2、入池時間
大口鯰怕光及為了避開白天溫度高,影響成活率及生長率,採用傍晚下池。
3、掌握水溫差變化
魚苗出孵化池、運輸途中、下池等水溫最大不能超過2-3度C。
4、水質要求
池水要嫩綠色的,不能有毒性。可用魚苗在池邊拉一個網角,或用桶打此池水,放入數十尾魚苗,試養四至五小時,若毒性消
失,則魚苗不死。
(二)、魚苗放養密度及規格
必需放同一日齡的魚苗,以防止大的吃小的。在條件相當好的,能實現微流水,又是水泥池的,每平方米放一千尾。在半精養池
的,即是土底磚壁的池塘,每畝放苗50000-80000尾。粗放養的,或是土池一般是50000/畝。
(三)、投餌和飼料
餌料以水蚤為主,開始可輔之以蛋黃漿等。在飼料充足、水溫穩定(變幅不超過3℃)、水質清新的條件下,只需15~18天,魚
苗就能達到3厘米以上的長度規格,成活率一般在80%左右。此時,就應及時過篩、分級分池飼養,進入魚種培育階段。由於大
口鯰出膜2天后的仔魚就具有相互殘食的天性,故供足適口水蚤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1、小型精養池
採用清水下塘法。在下塘前後投放40-60目篩絹布過濾的小型浮遊動物,如輪蟲等。也投熟蛋黃漿(按1-2個/萬尾投餵),三天后
可直接投水蚤。當魚苗長二厘米,或以上,可投水蚯蚓或二日齡的蠅蛆。
2、粗養池
在放苗前三天把池育肥,繁殖出浮游生物,其方法是:三天之前,每天每畝用黃豆1.5公斤磨漿、豬血2.5公斤,全池潑曬。隨之魚
苗生長,可增投人工配合飼料蛋黃板(三份熟蛋黃加一份麵粉糊,塗在粗糙的要板上,等涼乾後,將其木板反扣於水錶層中,讓
魚苗攝食)或血粉和蠶蛹粉各半混合。一天投放三次。早上八至九點,12:00-13:00,18:00-19:00。每次投0.5-1.0/KG。
採用全池先四周潑曬,後中間投餵方法。
若有條件的可先投放鰱、鱅水花3-4萬尾/畝,作為大口鯰的飼料。
(四)、日常管理注意事項
1、適宜投飼量與施肥
大口鯰非常好吃,不能斷飼或少食。必須經常檢查水中活餌密度,若過稀,則要增投水蚯蚓、人工配合餌料、絞碎的魚肉等,以
少量多餐為原則。大口鯰怕光,喜歡夜晚沉底多攝食,故要在晚上多投一次沉底飼料。注意在長期低溫及多雨天氣,要少投飼,
則不能斷飼。在白天只投餌一次。僅在天氣悶熱及打雷時停投。採用餌料台投喂,便於掌握攝食及魚健康的情況。
2、調節水位和水質
分期注水可促進魚苗生長、成活率。其原因是改善水質,有利天然餌料的補充,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方法是:每三至五天注水
一次,使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左右。在高溫時候,每天要進行水上下層對流一次,即放出底層水,留上層水,每次二小時。
隔四至五天大換水一次,即保留1/3的換水。然後保持原先水位。
3、巡塘
每天清早太陽出來之前、中午12時、傍晚日落之前要到塘邊,觀看魚的動態,若有情況,一定要採取措施及時處理。
(五)、長江水產研究所培育大口鯰實例
該所育種於1996年5月28日至6月3日,在四個長方形水泥池培育大口鯰苗種,每個池面積為五平方米,一般溶解氧應在2-
3MG/L或以上。水中ph值在6.0-9.0之間。水溫在0-38度C均能生存,但最適宜水溫16至34度C之間。

魚種培育

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養3厘米長的魚苗50~100尾。經40~50天培育,全長可達10厘米以上的規格。本階段前期的主要餌料是水
蚯蚓。達5厘米的長度規格後就可以開始用添加了引誘劑的配合飼料進行食性轉化,日投量為魚體總重的3~10%左右。該階段
苗種間的自相殘食現象最為嚴重,曾觀察到一尾4.7厘米長的魚在兩小時內咬死2尾、咬傷3尾、吞食了一尾3.2厘米長的魚苗的
實況。控制的措施除供足餌料外,必須經常地(一般間隔10天左右)、嚴格地將全池魚苗過篩、分級分池飼養。當其全長達10
~12厘米、尾重7~8克時就可放入大池開始成魚養殖。

養殖技術

池塘單養
大口鯰的適應能力較強,既可在池塘單養,也可與其它魚混養,還可在網箱、流水池進行集約化養殖。目前已推廣的是池塘養
殖。
池塘單養:應當選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魚池。魚种放養前須先清除淤泥,再用生石灰消毒,務使底泥厚度不超過5厘米。
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池水清新,防止缺氧。浮頭是大口鯰養殖成功的又一關鍵。除每畝可配養80~100尾鰱、50~80尾鱅(規
格在16.5厘米以上)讓它們消耗池中的浮游生物外,平時應經常加注新水,如有微流水條件則更好。因此,排灌不便或水源緊張
的池塘應配備增氧機,保證池水有較高的溶氧量。
(一)、放養規格
全長7-12CM為好。規格太少些,應在小水泥池暫養等到些大小,才能放入主養池塘生長。超過12CM更好,但要同等規格苗
種,以避免大小差別太大,自相殘殺。
(二)、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大小,首先要看池塘養殖條件、飼料來源、投入成本、養殖技術水平、市埸銷路等情況而定的。
在飼料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保證的前提下,畝放10厘米的魚種800~1000尾養到年底平均尾重可達0.4~0.6公斤,平均畝產250
~300公斤。
生產經驗決定:在高溫季節,水深2-2.5米時,每畝水面可容魚400公斤。以食浮游生物的魚類,如以鰱、鱅為主外,餘下容魚量
為200公斤/畝,作為主養大口鯰並能充分利用天然飼料發揮池塘生產力的重要依據。計算放養量(尾/畝)有如下公式決定的:
放養量=畝估計毛產量/(預計年終均重X估計成活率)
單位:毛產量及平均體重為公斤
根據我們數年來及上述計算公式,特提出成魚池大口鯰魚种放養的密度表,參見表格。
一般各地結合自己的生產實際情況,選用表中的放養密度,經過3-5個月的飼養,平均尾重可達到0.5-1.0公斤。還可適當加養規格較
大的鰱、鱅魚種,以提高水面生產能力,切不能放入鯉魚、鯽魚、草魚等其他吃魚性的魚類,影響大口鯰的正常攝食。一般畝放
尾重100-200克的鰱、鱅魚種80-100尾,當年底可達到0.6-0.75公斤/尾,共產50-70公斤/畝鰱、鱅成魚。
(三)、飼料及池塘管理
每天投餵兩次,上午9:00~10:00、下午5:00~6:00,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3~8%,這就要根據水溫的高低,天氣的晴陰和
魚兒吃食的情況靈活增減。投餵應定時、定點,還應設定餌料台,以便檢查。
投放飼料品種有二大類:
1、鮮、活動物飼料:各種海、陸雜魚、泥鰍、魚苗種、水生昆蟲、蚯蚓、蠅蛆、家畜內臟等。也可以說是“以魚養魚”,即用小
野雜魚或家魚苗、羅非魚苗甚至蠅蛆、蚯蚓等來餵養。
2、人工配合飼料的原料:魚粉、各種植物餅類與糠和麩皮、蠶蛹、乾魚、血粉、腸衣、肉骨粉、酵母粉、麵粉、小麥、動物內
髒、次粉、維生素等。還有其他粘合劑,要達到一小時左右才全散開了。較大規模的養殖就必須用顆粒飼料投餵。
列出其中一種大口鯰成魚養殖配方:
魚粉25%,麵粉25%,血粉10%,蠶蛹粉10%,豆餅粉20%,麥麩8%,另增加礦物質1%、骨粉1%。其營養成份是粗蛋白
36%-40%,脂肪8-10%,糖25-30%,纖維素4-8%。其飼料直徑為2.5-4.0MM,其飼料係數在3.0-3.5之間。
日常管理,與其他池塘魚類一樣的,要實施“定時、定量、定質、定點”投飼原則。只在投飼量分配有些不同,夜晚投飼量為全日
量的2/3。適宜投飼量原則是:投飼後半小時內基本吃完,而略有多餘。投餵次數是:晴天是一日三次,陰雨天是一日一次,高
溫悶熱天氣,只是晚上投一回。在整個飼養時間應投餵充足、均勻、適量及根據天氣及實際生長情況,來調整投飼量,提高投飼
轉化率。

池塘混養

在小型野雜魚較多的家魚池或親魚池裡,畝放10厘米長的大口鯰30~50尾,或全長6-7C厘米大口鯰50-80尾/畝。可在不減少
其它魚种放養量和不增加飼料投入的前提下,年底便可收穫尾重0.5~1.0公斤,畝產20~30公斤商品鯰,增收300~500元。
應當指出,混養了大口鯰的魚池就不宜再套養其它家魚魚種,而且要特別注意水質的調控管理。主養魚類的規格一定要比大口鯰大,以免被大口鯰吞吃,影響主放養魚類成活率。在水質過肥,排灌不便,家魚都經常浮頭的池塘不宜混養大口鯰;靠成魚池套
養來年各類魚種的池塘不宜混養大口鯰;沒有清基的水庫、河堰不能放養大口鯰;此外,水深不足33.3厘米,又無深水魚凼的稻
田也不宜放養大口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