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寬頻接入

多點頻寬接入系統是基於點對點的微波解決方案,它改善了打包的性能,從而降低了網路中心繫統的成本。第一代系統空中傳輸的格式是時分復用(TDM)遠端站採用頻分多址(FDMA)接入,能夠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連線。

概念

對於對稱的固定比特率業務的傳輸,例如語音和電視會議,這種傳輸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但對於突發數據通信來說,頻譜的利用率不高,同多個點到點的鏈路相比,平均只能節約50%的開銷。

LMDS技術

採用時分多址(TDMA)技術開發的LMDS解決方案,能夠滿足網際網路通信容量可變的要求,同時也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業務的需求,而不僅僅是固定比特率業務或者電路交換業務的需求。採用該解決方案,能夠使一個扇區內的多個CPE共享上行鏈路的頻率信道。這樣就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頻譜分配,並按照CPE的實際需要分配頻寬,此外,通過採用爭用方案和技術,還能夠在通信的空閒期將信道容量重新分配給其他用戶。上述這些動態分配方案和技術能夠更加有效地共享扇區內的信道容量,從而提高了總的有效容量。

由於一些實際中的實現問題,對於給定的調製電平,TDMA的效率不如FDMA。在每一數據子幀的數據頭中都需要編排同步頭。此外,為了避免數據碰撞,在到達解調器的每個數據子幀之間還必須留有一定的保護時間。由於這些實現問題,降低了數據傳輸的整體效率。

典型的第二代設備只採用QPSK調製方式,並且將容量限制在16Mbit/s扇區,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成本。對於小型企業來說,這種方式也許足以支持小型的系統,但對於大型企業的寬頻服務來說,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有些設備也只限於在28MHz的信道上運行。這就意味著即便扇區只有很少量的用戶,整個28MHz信道也要被完全占用。

特性特徵

最佳化頻譜利用效率,就能夠確保最有效地利用可用頻譜,並用於用戶的連線。這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個扇區中的CPE數量,從而降低每個用戶的總鏈路費用。

我們已經看出,最佳接入方式的選擇取決於各個通信類型的特點。理想的接入解決方案是將FDMA和TDMA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夠滿足扇區內的每個直接用戶的需求。TDMA適合於小頻寬的用戶,尤其適合具有突發特性的通信業務。對於具有多個網際網路用戶和電話線路的大型客戶,其通信特點是數據的比特率基本恆定,因此,理想的解決方案是FDMA。由於租用線路的比特速率具有必須滿足的固定要求,所以非常適於採用FDMA方式。

同時為了支持多媒體業務,系統基於ATM傳輸方式,而不是TDM方式。這不但使系統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和視頻在內的各種業務,而且能夠在通往客戶住所的傳輸網路中對不同等級業務的服務質量(QoS)進行管理。這使得網路運營商能夠更好地控制和監視網路性能,確保其符合客戶服務等級協定(SLA)。與基於分組的系統不同,ATM傳輸模式考慮到了不同種類的通信對延遲敏感度的差異,確保語音傳輸等對時間延遲敏感的通信業務線上路分配中享有優先權。在提供電信服務的實際經營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投資利潤率(ROI)的最大化,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初始資本支出。初始資本支出包括LMDS基站的安裝和部署。假定,在市中心部署四個提供全向覆蓋的扇區基站可以為全部客戶提供服務。在有些情況下可能只需要一個扇區,因為工商區可能只位於一個較小的局部區域,一個山坡上的基站可能就足以覆蓋全城,或者需要三個獨立的重疊扇區來擴大覆蓋區域。

因此,當只需要針對一個扇區的運行進行設備設計和最佳化時,就能夠減少初始資本支出,並隨著與系統連線的客戶數量的增加進行設備擴容。

LMDS系統不僅能用於目前的GSM網路,同時還可以支持未來的3G網路。在3G網路中,無線基站(RBS)的容量是動態的,可擴展每RBS10Mbit/s以上。

根據第三代產品的特性,我們就3.5GHz的點到多點和LMDS頻率的運營情況進行了分析對比。針對配置基站和CPE的總資本支出建立了分析模型。模型中的基站成本包括安裝和空載傳輸(返回信程),並且基站成本作為每個CPE的額外成本分配。投資利潤率(ROI)等於每個CPE的總資本支出除以每月的服務收入。3.5GHz的設備能夠支持低容量的服務,因而能夠為居民住戶、SOHO和小型企業提供服務。3.5GHz設備所採用的射頻(RF)技術的成本低於LMDS頻率的成本,但低容量服務所收取的每月的服務費用也較低。

可以看出,對這兩種解決方案來說,所提供的容量越高,投資利潤率就越高。另外,還可以看出LMDS設備的投資利潤率(ROI)的範圍與3.5GHz設備的投資利潤率範圍是非常相近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