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電腦組裝與故障處理深度技術

內容介紹

《多核電腦組裝與故障處理深度技術》由北京中關村資深硬體專家田勇先生結合多年電腦組裝、維修實踐以及市場經驗精心編寫。全書涵蓋對電腦配件的全新認識、電腦配件搭配深度技術、獨特的電腦選購經驗、利用最新多核CPU組裝電腦、裝機後各種疑難雜症的快速處理等幾大主題,是迄今為止內容最新(最新硬體和Windows7系統)、技術最深(搭配更合理、組裝後的故障最少)、市場知識最豐富(選擇最佳購買地點、退貨處理、避免假貨技巧和解讀網站上的配件參數)、操作最為規範的電腦組裝與維修書籍。全書內容以個人經驗為主,組裝電腦部分講究配件搭配關係,而電腦維修部分的特點是:突破傳統的以配件為分類的思路,改為以階段故障現象為索引來排查故障,更切合實際。《多核電腦組裝與故障處理深度技術》適合具有一定的裝機維修基礎,想進一步提高裝機、維修技術的愛好者、發燒友學習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1章 多核電腦的組成與裝機精髓
1.1多核電腦硬體的組成、識別與性能 2
1.1.1多核電腦的硬體組成 2
1.1.2多核電腦的識別、性能和監控 4
1.2多核電腦的裝機精髓 11
1.2.1電腦組裝失敗案例的啟示 11
1.2.2組裝電腦與品牌電腦的差別 14
1.2.3掌握組裝電腦的精髓 17
1.2.4嚴謹科學的電腦組裝流程 21
第2章 CPU(含散熱器)的再認識
2.1CPU的再認識 27
2.1.1CPU的基礎知識 27
2.1.2CPU的產品線 28
2.1.3CPU的外觀與接口 30
2.1.4多核CPU的發展趨勢 31
2.1.5CPU的性能天梯圖 32
2.1.6CPU的規格參數 33
2.1.7CPU的分類 38
2.2CPU散熱器的再認識 40
2.2.1CPU散熱器的外觀與接口 40
2.2.2CPU散熱器的分類 41
2.2.3CPU散熱器的主要規格 44
第3章 主機板的再認識
3.1主機板的基礎知識 48
3.2主機板的產品線 49
3.3主機板的外觀與接口 49
3.4主機板的規格 60
3.5主機板的分類 61
3.6主機板晶片組的分析 62
第4章 顯示卡、顯示器的再認識
4.1顯示卡的再認識 67
4.1.1顯示卡的基礎知識 67
4.1.2顯示卡的外觀與接口 68
4.1.3顯示卡的性能天梯圖 70
4.1.4顯示卡的規格 71
4.1.5顯示卡的分類 74
4.1.6顯示卡的新技術 74
4.1.7顯示卡的選購工具和GPU分析 76
4.2顯示器的再認識 80
4.2.1顯示器的外觀與接口 80
4.2.2顯示器的分類 81
4.2.3顯示器的規格 82
4.2.4顯示器的搭配 83
第5章 存儲設備的再認識
5.1記憶體的再認識 87
5.1.1記憶體的外觀與接口 87
5.1.2記憶體的分類與規格 88
5.2硬碟的再認識 90
5.2.1SATA硬碟的再認識 91
5.2.2固態硬碟的再認識 100
5.2.3混合硬碟的再認識 101
5.3光碟機的再認識 101
5.3.1光碟機的外觀與接口 102
5.3.2光碟機的分類 103
5.3.3光碟機的規格 104
5.3.4光碟機的其他規格與技術 105
第6章 電源、機箱的再認識
6.1電源的再認識 108
6.1.1電源的外觀與接口 108
6.1.2電源的分類 110
6.1.3電源的參數 112
6.1.4電源的規格 112
6.1.5電源的功率計算 114
6.2機箱的再認識 116
6.2.1機箱的外觀與內部結構 116
6.2.2機箱的分類 117
6.2.3機箱的規格 118
第7章 電腦配件的深度搭配與選購
7.1電腦配件的深度搭配 121
7.1.1與CPU的深度搭配技術 121
7.1.2與主機板的深度搭配技術 135
7.1.3與電源的深度搭配技術 137
7.2電腦配件的選購知識 138
7.2.1選購可靠、兼容的CPU 138
7.2.2選購安靜、易維護的CPU散熱器 141
7.2.3選購可靠、兼容的主機板 144
7.2.4選購可靠、兼容的顯示卡 145
7.2.5選購可靠、兼容的記憶體 147
7.2.6選購可靠、安靜、高性能的硬碟 148
7.2.7選購可靠、兼容、安靜的電源 150
7.2.8選購可靠、兼容的顯示器 151
7.2.9選購可靠、兼容的光碟機 153
7.2.10選購可靠、兼容的機箱 154
7.2.11選購可靠、兼容的鍵盤和滑鼠 158
7.3電腦配件的選購秘技 159
7.3.1購買時機的選擇 159
7.3.2購買地點的選擇 160
7.3.3購買配件的現場檢驗 160
第8章 電腦配置清單的檢驗與設計
8.1檢驗電腦配置清單 165
8.1.1快速檢驗硬體的可靠性與兼容性 165
8.1.2快速檢驗硬體的接口是否搭配 169
8.2設計電腦配置清單 171
8.2.1用於運行Windows 7的電腦配置和檢驗 171
8.2.2用於觀看高清的電腦配置和檢驗 173
8.2.3用於辦公上網的電腦配置和檢驗 175
8.2.4用於遊戲的電腦配置和檢驗 176
8.2.5用於專業套用的電腦配置和檢驗 178
8.2.6最安靜的電腦配置 180
第9章 科學規範的全新電腦組裝操作
9.1電腦組裝前的準備工作 186
9.1.1電腦組裝前的工具準備 186
9.1.2電腦組裝中的風險 187
9.1.3電腦組裝的操作流程 188
9.2最小系統法——CPU安裝 190
9.2.1安裝Intel LGA 1366/1156/1155/775 CPU 190
9.2.2安裝AMD Socket AM3+/AM3/AM2+/AM2 CPU 194
9.3最小系統法——記憶體安裝 197
9.3.1安裝記憶體的規則 198
9.3.2安裝記憶體的操作 199
9.4最小系統法——顯示卡安裝 200
9.4.1安裝顯示卡 201
9.4.2拆卸顯示卡 203
9.5最小系統法——顯示器安裝 204
9.6最小系統法——主機板電源接口連線 206
9.6.1安/拆主機板供電組合接口 206
9.6.2安/拆CPU供電4/8/16腳輔助電源接口 208
9.7最小系統法測試 210
9.7.1不用按鈕開機 210
9.7.2可能出現的問題 211
9.8將最小系統裝入機箱 211
9.8.1安裝光碟機 212
9.8.2安裝電源 213
9.8.3安裝機箱背板 214
9.8.4安裝主機板跳線 215
9.8.5安裝主機板 223
9.8.6安裝顯示卡 226
9.9安裝/拆卸SATA硬碟 227
9.10準備開機、檢查安裝 229
第10章 超大容量硬碟系統的安裝與檢驗
10.1BIOS的啟動設定和超大硬碟分區 232
10.1.1BIOS的啟動設定 232
10.1.2突破2TB以上硬碟分區的限制 235
10.2安裝Windows 7作業系統和驅動程式 244
10.2.1安裝Windows 7作業系統 244
10.2.2安裝Windows 7驅動程式 249
10.3系統安全與網路連線 250
10.4拷機與性能測試 251
第11章 改進的電腦維修思路、方法與工具
11.1改進的電腦維修思路 256
11.1.1傳統維修思路的改進——分段故障處理 256
11.1.2傳統維修思路的新註解 257
11.2改進的電腦維修方法 259
11.2.1常用的兩種維修方法 259
11.2.2改進的維修方法 260
11.2.3快速診斷硬體故障的絕招 268
11.2.4快速檢驗電源、主機板好壞的絕招 269
11.2.5快速處理藍屏故障的絕招 271
11.3改進的電腦維修工具 272
11.3.1了解併購買診斷卡 272
11.3.2使用診斷卡 276
11.3.3精通診斷卡 278
第12章 加電與否的故障處理
12.1開機不加電的故障處理方法 282
12.2開機不加電的故障處理案例 284
12.2.1機箱內無法開機 284
12.2.2有時不能開機 285
12.2.3風扇轉一下就停 285
12.3加電過程異常的故障處理方法 286
12.4加電過程異常的故障處理案例 287
12.4.1電源指示燈一直在閃 287
12.4.2開機後自動關機處理 287
12.4.3不能從指定顯示卡開機 287
12.4.4連續開機幾次或插拔一次電源線才能正常開機 288
12.4.5按復位按鈕才能開機 288
12.4.6開機後反覆按復位按鈕才能開機 289
12.4.7加電後等一會才能開機 289
12.4.8開機自動進入BIOS 290
12.4.9反覆自動斷電 290
12.4.10開機自檢很慢 291
12.4.11自動超頻使用 291
第13章 開機黑屏的故障處理
13.1外部供電原因導致黑屏的解決方法 293
13.2顯示器原因導致黑屏的解決方法 295
13.3主機原因導致黑屏的解決方法 296
13.4開機黑屏有報警聲的故障處理案例 301
13.5開機黑屏無報警聲的故障處理案例 303
13.6開機黑屏的其他原因故障處理案例 304
第14章 自檢顯示錯誤信息的故障處理
14.1CPU故障 308
14.2記憶體故障 312
14.3硬碟故障 314
14.4主機板高速快取故障 318
14.5主機板ROM故障 318
14.6CMOS自身故障 319
14.7軟碟機故障 322
14.8自檢操作提示 322
第15章 系統安裝至關閉階段的故障處理
15.1系統安裝過程中的故障 325
15.1.1不能安裝Windows 7 325
15.1.2不能安裝Windows XP 326
15.2進入桌面前的故障 328
15.2.1進入桌面前重啟 328
15.2.2進入桌面前關機 329
15.2.3進入桌面前當機 329
15.2.4進入桌面前顯示異常 330
15.2.5進入桌面前顯示藍屏 330
15.3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故障 330
15.3.1改善散熱的方法 330
15.3.2運行大型軟體時經常當機或重啟 331
15.3.3利用3D MARK軟體測試不超過半小時便自動關機 333
15.3.4線上玩遊戲時不定時當機 333
15.3.5聲音異常 334
15.3.6不能識別稍大容量的移動硬碟 334
15.3.7不能使用PCI-E 16X插槽 335
15.3.8顯示卡不能工作在PCI-E 16X模式下 335
15.3.9HDMI的輸出螢幕四周有黑邊 335
15.3.10使用HDMI後圖像正常但沒有聲音 336
15.3.11無法開啟AHCI 337
15.3.12H55主機板集成顯示卡無輸出 338
15.3.13全螢幕播放網路視頻時畫面停止但聲音正常 338
15.3.14無法使用智慧型風扇 339
15.3.15利用HD Tune軟體檢測到B8、C7故障 339
15.4關機過程中的故障 340
15.4.1關機時當機 341
15.4.2關機時藍屏 341
附錄A電腦配件常見品牌標誌(LOGO) 342
附錄B主機板BIOS報警聲故障說明 346
附錄C診斷卡故障代碼含義速查表 3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