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桑菊顆粒

夏桑菊顆粒

“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源自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典名方“桑菊飲”。主要由夏枯草、桑葉和野菊花配伍而成。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並可作清涼飲料。清涼、去火,防治感冒,可作為夏季常備感冒藥。夏桑菊顆粒是風熱感冒和溫病常用的中成藥。方中夏枯草為君藥,性味苦、辛、寒,重在清肝火,散痰火鬱結,降血壓,熊果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桑葉、野菊花具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療效,綠原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三味藥都有清肝解毒、消炎退熱、抗菌之功效,但又各有不同的藥用靶向,相輔相成,共奏“清熱祛邪、保津養陰”的功效。

基本信息

成份

夏枯草、野菊花、桑葉。輔料為蔗糖。

性狀

本品為淡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並可作清涼飲料。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10克,一日3次。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咳嗽。

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三天后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6.小兒、年老體弱者、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脾胃虛寒,症見腹痛、喜暖、泄瀉者慎用。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組方分析

夏枯草:歸肝膽經。稟純陽之氣,補目肝系之厥陰血脈,以陽治陰,療效如神!為清肝、護肝“聖藥”。專治目珠夜痛、頭目眩暈。

桑葉:善平肝風,葉芳香亦走肺絡而宣肺氣。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之功效。

野菊花:芳香味甘,能補金水二髒。可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行水祛淤、消瘡散結。

桑葉、野菊花均可清透肺絡之熱,與夏枯草合用,既可清肝熱,明目止眩暈;又可疏散風熱。三藥共奏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疏風散熱、解瘡毒之奇效。

現代研究

成分研究:唯一擁有特有有機酸類、生物黃酮類保密功效成分;

藥理研究: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抗病毒、解熱鎮痛作用;直接殺滅或抑制肺炎 克雷伯氏菌、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還可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腦血管,增加心腦血管血流量;

臨床評價:用於目赤昏花,咽喉乾燥、腫痛,頭暈耳鳴,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可防治 中老年冠心病、高血壓。還可減慢腸蠕動頻率,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毒理研究:安全性高、無任何毒副作用,可長期服用。

產品概述

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源自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典名方“桑菊飲”,在江浙局部地區嘉慶十九年(1814年)大旱之後疫癘流行期間,桑菊飲可是拯救瘟疫有名的“神藥”。1980年,星群藥業採用獨家保密工藝,通過添加多一味主藥材——夏枯草,在全國首創夏桑菊,工業化大生產超35年。

夏桑菊顆粒是風熱感冒和溫病常用的中成藥。方中夏枯草為君藥,性味苦、辛、寒,重在清肝火,散痰火鬱結,降血壓,熊果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桑葉、野菊花具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之療效,綠原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三味藥都有清肝解毒、消炎退熱、抗菌之功效,但又各有不同的藥用靶向,相輔相成,共奏“清熱祛邪、保津養陰”的功效。

曾經甲型H1N1 流感肆虐的時候,西醫對於疫苗和新藥的研究往往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可中醫的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的治法有優勢,溫病論治表明,瘟疫並不可怕,有方可鑑,有藥能醫,瘟疫當治。由於溫病為感溫熱之邪,因此溫病的治療原則為清熱祛邪、保津養陰。溫病經方夏桑菊的配伍及功效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原則。

中醫應對“實火”與“虛火”

按中醫分析,燥熱、盜汗、口熱乾燥不欲飲、心煩、失眠、耳鳴、頭暈為虛火;牙齦疼痛、喉痛、口腔內生瘡、口渴欲飲、內熱、大便乾結症狀為實火。虛火,宜用養陰清熱的藥;實火宜用清熱瀉火的藥。

白雲山星群夏桑菊顆粒最大特點在於藥性平和,既可清熱明目又可潤肺養陰,能輕鬆應對實、虛火,同時還能調節陰陽增強人體抵抗力。

專家指出,對於“虛火”、“實火”的人群藥性太強的藥物都不適合,不僅會傷及脾胃,更會使人體系統紊亂。通過夏桑菊顆粒的辛涼配伍既可防治“虛火”、“實火”,又不會傷及人體陽氣,對人體毫無副作用。

鑑別

(1)取本品5g,研細,加乙醇25ml,微熱半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滴加三氯化銻飽和的氯仿溶液,再蒸乾,即顯紫褐色。

(2)取本品6g,加水100ml、鹽酸15ml,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濾過,棄去濾液,藥渣揮乾,用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25ml,濾過,合併乙醚液,回收乙醚,殘渣加乙醚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溶化性 取本品3g,加熱水200ml,攪拌5分鐘,應全部溶化(允許有輕微渾濁)。

其他 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Ⅰ C)。 正丁醇提取物 精密稱取本品2g,加水1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5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3次,每次50ml,取正丁醇液,置於已乾燥至恆重的蒸發皿中,蒸乾,在105℃乾燥3小時,移至乾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計算,即得。 本品含正丁醇提取物不得少於1.5%。

白雲山星群夏桑菊

品牌簡介
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源自於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典名方“桑菊飲”,味道甘甜,氣味芳香,可以清熱解毒。1980年,星群藥業採用獨家保密工藝,在全國首創夏桑菊,工業化大生產超35年。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深受消費者歡迎,暢銷國內及東南亞等市場。白雲山星群夏桑菊主要成分為夏枯草,桑葉,野菊花,可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高血壓,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並可作清涼飲料。
品牌榮譽
1、中華老字號
2006年12月,廣州星群藥業獲國家商務部頒授首批“中華老字號”殊榮。
2、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7日,由廣東省文化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涼茶被國家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慶祝大會在廣東大廈隆重舉行。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的涼茶產品,標誌著白雲山星群夏桑菊擁有原創“獨特保密工藝、涼茶秘方、專用術語”的專有權,更標誌著白雲山星群夏桑菊列入“國家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和保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