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道中

《夏州道中》為唐朝詩人黃滔的詩作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夏州道中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黃滔
【作品體裁】七絕

作品原文

夏州道中
隴雁南飛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頭。
征行渾與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詞語注釋

道中:路上。《後漢書·方術傳上·許楊》:“即夜出楊,遣歸。時天大陰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時人異焉。”
隴:古地名,在今中國甘肅省。
秦城:指秦長城。清黃景仁《擬飲馬長城窟》詩:“秦城蒼蒼漢月白,秋風飲馬城邊窟。”
征行:從軍出征。《三國志·魏志·曹真傳》:“真每征行,與將士同勞苦。”《晉書·劉弘傳》:“﹝劉弘﹞乃以侃為前鋒督護,委以討敏之任。侃遣子及兄子為質,弘遣之曰:‘賢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歸也。’”唐杜甫《清明》詩:“馬援征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
中旬:一個月的中間十天,即從十一日到二十日。《管子·宙合》:“歲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唐王建《宮前早春》詩:“內園分得溫湯水,三月中旬已進瓜。”丁玲《母親》三:“曼貞趕回來的那天,已是臘月中旬了。”

作者簡介

黃滔(840~911年),字文江,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閩中文章初祖”。《四庫全書》收《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黃滔出身貧寒,志向遠大。青少年時代在家鄉的東峰書堂(今廣化寺旁)苦學,唐鹹通十三年(872)北上長安求取功名,由於無人引薦屢試不第,直到唐乾寧二年(895)才考中進士。其時藩鎮割據,政局動盪,朝廷無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黃滔才被授予“四門博士”的閒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