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豆娘

夏威夷豆娘

成魚體呈卵圓形而側扁。 夏威夷豆娘與其他黑帶豆娘魚的區別在於體側下部具黃色橫帶,很容易分辨。 在1-3天裡,一條雄魚能與數條雌魚交配並在巢穴中置下一批批卵子。

dd

中 文 名: 夏威夷豆娘
俗名別名: 夏威夷軍士
英 文 名: Green Damselfish、Hawaiian Sergeant
拉丁學名: Abudefduf abdominalis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太平洋東部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中途島(midway Island)和夏威夷往南至玻利尼西亞(Polynesia,中太平洋群島,意為“多島群島”,包括夏威夷群島、薩摩亞群島、湯加群島核社會群島等)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15-30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置卵型
食性 雜食性

夏威夷豆娘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3條 背鰭軟條(總數):13-15條 臀鰭鰭棘:2條 臀鰭軟條:13-15條
成魚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具缺刻。眶下骨具鱗,後緣則平滑;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體被大櫛鱗,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尾鰭叉形,末端略呈圓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上半部白色,下半部具7-8條黃色橫帶;背鰭始端至胸鰭基部間具一黑色帶,後面另具3條自背鰭基部延伸至身體中央的黑色帶,尾柄上下各具一黑色斑點。頭部、胸部和身體各鰭均為紫灰色。當受襲或求愛時,雄魚體色轉變為淺藍或深藍色。夏威夷豆娘與其他黑帶豆娘魚的區別在於體側下部具黃色橫帶,很容易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30cm
習性 棲息於沿岸礁區或外礁區水深1-50米之間的水域,成魚通常成群生活在水流較緩的地方,而幼魚則時常出現在洶湧的區域。主要以各種海藻和浮遊動物為食。每年1-7月水溫較低,為繁殖期高峰期,雄魚在平坦的礁石或大石之間的空地上選定巢穴後,便改變自己的體色以及做出各種求愛動作以吸引來往的雌魚。當雌魚作出回應後,雄魚便把雌魚帶回巢穴,雌魚把卵置放在岩石面,而雄魚則在旁邊為卵子授精。在2小時的產卵過程中,雄魚不斷驅趕其他企圖授精的雄魚。在1-3天裡,一條雄魚能與數條雌魚交配並在巢穴中置下一批批卵子。魚卵紫紅色,5-9日後孵化。
夏威夷豆娘其他資料
補充說明 夏威夷豆娘在市場上不常看見,屬低價魚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