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雕大圖解:人物鈕雕

出版社: 1、牧羊童(四股四高山石) 5、東坡賞硯(高山石)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福建美術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 人物鈕雕
平裝: 39頁
開本: 20
ISBN: 7539322608, 9787539322605
條形碼: 9787539322605
尺寸: 21.8 x 21 x 0.4 cm
重量: 181 g

作者簡介

馮志傑,號石癲。1949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64年進福州石雕廠當學徒,師從林依友。現為著名壽山石雕刻家,以雕刻田黃石圓雕聞名。1991年至今,先後出版三本個人專輯:《石癲壽山石雕薈萃》、《石癲精品集》、《癲自石來——馮志傑田黃圓雕藝術》,以及田黃類鑑識書籍《慧眼識寶一田黃》。現為同濟大學兼職教授,福建省壽山石文化研究會名譽副會長,中華老字號“馮華記圖章店”傳人。

內容簡介

《壽山石雕大圖解:人物鈕雕》主要內容:印鈕又稱印鼻,指的是在璽印上方穿孔繫上印綏可隨身攜帶之物。在漢代,印鈕在功能性的基礎上又有了裝飾性的作用,如皇帝、皇后以及諸侯王大臣等所用之官印分別以虎、蛇、龜、駝等形象作為鈕飾以顯示其權利與地位,至於民間則不受此限制,花樣款式更加豐富。這種裝飾性上的發展,賦予了印鈕功能性之外的特殊內涵與意義,這正是印鈕雕刻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壽山石的套用得益於篆刻藝術的發展。元末大畫家王冕以“花乳石”入印,私自刻印,因其風格獨特,受到很多文人的效法,由此逐漸形成了一門藝術。於是,此類易受色彩豐富、品質優良的“花乳石”,被大量套用於印石材料,壽山石便是其中之一,印鈕雕刻藝術也由此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升華。與官方性質的“官印”不同,以“花乳石”雕刻的私印,是以一種文化傳承、精神升華的姿態而誕生的。所以印鈕的功能性在此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一一種純粹的美,將印鈕與印身完美融合,以一種深具時代氣息的具體形象與文人的精神世界相結合,由此誕生出一類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印鈕的雕刻種類繁多,有古獸、花鳥、人物等題材。其中人物題材,是上述雕刻題材中比較少見的。

目錄

概述
一、壽山石雕的基本工具
二、人物鈕雕的創作過程範例
1、牧羊童(四股四高山石)
2、羲之愛鵝(水洞硃砂石)
3、李白醉酒(黃巢凍石)
4、劉海戲蟾(高山桃花石)
5、東坡賞硯(高山石)
6、太白醉酒(汶洋石)
7、漁獲之喜(水洞高山石)
三、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