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姓

來源

源於祁姓,是杜氏的後代。周宣王時大夫杜伯被殺,其子隰叔逃往晉國,被任命為士師(法官),他的兒子以官為姓,子孫稱為士氏。隰叔的曾孫士會任晉國元帥。士會子士燮任晉中軍副帥。士會先得到封邑隨(今山西介休),後得范邑(今河南范縣),所以其子孫後來分成士氏、范氏、隨氏三支。公元前XXX年,晉獻公擔心桓莊家族勢力威脅公室,大夫士為說:去(除)富子(勢力大的),則群公子可謀也已。公曰:爾試其事。士為獻計散其黨謀,因誘而盡殺之。獻公嘉其功命為大司空。

相關典故

大司空為掌管工程建設和水利事務的最高官員。《左傳》記載:莊公二十六年夏,士為修建絳都(即翼都)的城牆,以深(高)其宮(屏障)。看來士為深受國君信任。士丐(士會孫)曾說:丐也先君守官之嗣也。士為擔當司空一職,築城的目的是守衛,他的職務性質也當稱守官。士為是公卿封地叫邑;此隨邑在今山西介休市附近,而非湖北的隨州。士為的先人是士會,諸侯的大夫進入周王室任職稱為士,士姓來歷有可能是其前人做周王室的士,因官名而得姓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