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評傳

墨子評傳

該叢書從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教、農、工、醫、政治等等)有傑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選二百餘人作為傳主,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從各個側面展現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績,從而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這段歷史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總體面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主要內涵,以利於開門見山、引人入勝地批判繼承、古為今用,也為進一步全面系統地總結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打下基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墨子評傳》系統地考察、分析、論述了墨子的生平活動、學術思想和歷史影響,並且從時代的經濟政治結構、科學技術水平、思想文化環境諸方面,探討、論證了墨子思想體系產生、發展及其衰亡的主要原因;對墨子思想體系的整個結構,對墨子學研究中的一些聚訟未決的問題,作者在博採眾議的同時,依據墨子本義和時代背景的實證材料,較為客觀地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論證,使墨子的科學思想、社會政治思想、認識論和邏輯學得以構成一個有機結合的、具有內有邏輯結構的思想形態。

目錄

第一章西周官學與諸子私學的衝突

一、文化衝突的社會基礎

二、文化衝突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墨子與墨學派

一、墨子生平和《墨子》全書的結構

二、墨子的工匠和學者的結合

三、墨家三派

第三章重視物質生產是墨子思想的基礎

一、墨子的功利觀

二、賴其力者生的社會史觀

第四章孕育科學發展新方向的科學思想

一、墨子科學思想形成的科學基礎

二、從《考工記》到《墨經》

三、墨子科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五章烏托邦的政治理想和失敗的政治實踐

一、墨子交相利、兼相愛的理想社會

二、墨子政治實踐失敗的歷史必然性

第六章經驗論和叭理論初步結合的認識論

一、重實、求實是墨子認識論的基礎

二、墨子理性主義的認識過程

三、墨子認識論的內在矛盾

第七章墨子邏輯學體系

一、墨子邏輯學的特點和貢獻

二、墨子邏輯學體系的結構

第八章墨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一、墨子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

二、墨子思想與農民起義

三、墨子科學思想和興衰與中國傳統科學的模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