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智慧

墨子的智慧

《墨子的智慧》是2008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舒大剛。

內容介紹

《墨子的智慧》共分十五大章節和附論,從墨子的生平著述,到墨子的思想行為以及墨學淵源或流傳,均有精當論述,允稱博洽,是不了解墨子及墨家學術思想的理想讀本。在今日中華文化蓬勃復興之際,重新認識和理解墨子,儒墨互補,或許是真正的文化解決之道。因此,當我讀到舒大剛教授的《墨子的智慧》書稿時,即刻被其生動詳實的文字所打動。舒教授既精通儒學,目前正主持編纂曠世儒學文獻巨製《儒藏》,復淹通墨家,且見解獨特,視野開闔縱橫,立論異彩紛呈。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一為節用。或日並孔子時,或日在其後。(《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其為人也,“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莊子·天下篇》),“不求名、不求利、不違時、不亂法,以救世為務。為傳道救世,墨子席不暇暖、突不得黔,居無寧日;短葛麻履,以自苦為極。縱然‘摩頂放踵利天下’,也在所不惜(《孟子·盡心上》!”

毛澤東曾說:“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聖人。”

胡適也說:“墨翟也許是中國出現過的最偉大的人物。”

作者介紹

舒大剛,生於1959年,重慶秀山縣人。1982年畢業於四川南充師範學院歷史系,199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3年起在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先後做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95年起,歷任古籍所副所長、所長,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現任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儒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文獻、儒學史、經學史,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10餘種,另有古籍整理成果10餘種、工具書5種。

先後完成國家省部級課題20餘項,發起並主持大型宋代文獻珍本《宋集珍本叢刊》(108冊,線裝書局,2004年)再造和研究工程,大型儒學文獻《儒藏》(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2007年已出版兩批共100冊)整理工程和大型儒學流派史《中國儒學通案》(人民出版社即出)研究工程,大型“三蘇”文獻《三蘇全書》(語文出版社,2001年)整理研究工程等。

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三屆理事兼學術委員,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兼職教授,四川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作品目錄

黑色之鏡:尋找失落的墨子(代序)
第一章 撲朔迷離的身世——墨子生平考述
第一節 姓甚名誰——墨子姓名的糾紛
第二節 何方人氏——墨子籍貫之謎
第三節 來去兩無蹤——墨子生卒疑年
第四節 燈火闌珊,伊人宛在——墨子傳略
第二章 千古墨學有遺篇——墨子著作簡介
第一節 《墨子》的流傳
第二節 《墨子》的篇目與分類
第三章 理想的用人之道——尚賢
第一節 尚賢為政之本
第二節 尚賢三本
第三節 惜才護才
第四章 專制的統治之術——尚同
第一節 尚同的前提——選擇“賢可者”為君
第二節 尚同四法——不失於民主的專制
第三節 下級服從上級
第五章 仁慈的處世哲學——兼愛
第一節 愛的原因
第二節 愛的原則
第六章 廣泛的世界和平——非攻
第一節 春秋無義戰
第二節 善戰者服上刑
第三節 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第四節 玩火者必自焚
第七章 保守的生財之道——節用
第一節 實用?實利?制度?文章
第二節 利國·利民·備戰·備荒
第八章 理性的生死觀——節葬
第一節 仁人孝子“三務”
第二節 厚葬——窮民貧國之道
第三節 久喪一寡民傷人之術
第四節 以死妨生——亂國敗家之法
第五節 厚葬久喪,聖王不為
第六節 移風易俗,薄葬節喪
第七節 歷史的遺憾
第九章 反對高消費——非樂
第一節 不切實用的耗費
第二節 勞民廢事
第三節 樂可節而不可非
第十章 最高的終極裁判——天志
第一節 天——至高至尊,至明無隱
第二節 天——至善至美的化身
第三節 天——正義的源泉-
第四節 天——兼愛的典範
第五節 天——公正的裁判
第十一章 古老的傳說——明鬼
第一節 良心的呼喚
第二節 生民的經驗
第三節 不避權貴
第四節 善意的謊言
第十二章 向命運挑戰——非命
第一節 驗之“三表”,天命無有
第二節 命運不可靠
第三節 有命與非命
第十三章 實惠的義利觀——利即義
第一節 以義至上
第二節 利就是義
第三節 義利合一
第四節 儒墨義利觀之分歧
第五節 儒墨義利觀的不同效果
第十四章 自重的立身之道——修身
第一節 君子務本
第二節 修身十法
第三節 慎師擇友——當染
第十五章 治國禁忌——七患
第一節 七種易犯的錯誤
第二節 重農與固本
附論
第一節 見仁見智說墨源——墨學源流敘說
第二節 由顯學到絕學——墨學的流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