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爾·戴·劉易斯

Impulse)(1965年)、《詩選》(Selected Poems)(1967年)、《細語根莖》(The Roots)(1970年)。


在牛津大學就學期間,與奧登、斯彭德、麥克尼斯一起致力於新詩運動,參加<牛津詩刊>的編輯工作.1927年從從牛津大學畢業後,受W·H·奧登的影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早期,他成為共產主義的倡導者。1935年參加共產黨,三年後退黨,政治熱情消失,轉向個人化,缺乏社會和政治性的議題。。他曾任教於幾所大學,1941-46年,他在英國信息部做編輯,1946年,到劍橋大學講學,後來又在牛津大學(1951-56年)和哈佛大學(1964-65)擔任詩歌教授。在這期間出版了他翻譯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
其他詩歌和評論作品包括:《詩歌的希望》(A Hope for Poetry)(1934年)、《詩集:1943-47年》(Poems1943–47)(1948年)、《抒情衝動》(The Lyric Impulse)(1965年)、《詩選》(Selected Poems)(1967年)、《細語根莖》(The Whispering Roots)(1970年)。《埋藏的歲月》(The Buried Day)(1960年)是他的自傳。
他兒子:丹尼爾·戴-劉易斯(三屆奧斯卡影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