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皮埃斯

塔皮埃斯

塔皮埃斯出生於西班牙卡達盧尼亞區,是繼畢卡索(Pablo Picasso)、米羅(Joan Miró)、達利(Salvador Dalí)之後的又一偉大藝術天才。

安東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1923-2012)

塔皮埃斯作品 塔皮埃斯作品

他是綜合材料繪畫藝術進行分析研究的先驅者,他的作品採用現成物材料質感和隨意性繪畫綜合的表現手段,通過“物化”的過程,並轉化為審美的形式來作為表達思想的方式,而被歸入非形式主義畫家之列,塔皮埃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在藝術創作中綜合材料大膽的、不合常規的運用,打破了傳統的形式美的法則,以及人們傳統的審美經驗,成為後世的楷模

塔皮埃斯 塔皮埃斯

他的藝術作品給當代繪畫極大的啟示,當五十年代中期,他那如“牆”般的繪畫的出現,立即在歐洲藝壇掀起了極大的波瀾。此後,他的藝術幾乎與“物質繪畫”劃上等號,或被 視為“非形式主義繪畫”的代表畫家。誠然,塔皮埃斯對於當代的藝術史上最大的貢獻,便是在物質材料肌理的表現上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面目,然而一些研究者往往一味關注於可見的表現形式,而忽略了藝術家所投注於材料的一種精神性。事實上,他以類似雕塑造型的厚塗材料手法所創出的的肌理幻象以及對綜合材料的直接利用,不僅顯示材質不再淪為線條、色彩的附庸,而是具有獨立表現性的主角,更說明了藝術家與作品材料之間的微妙互動,亦是使材質展現生機的的重要因素。而本文研究的重點,除了塔皮埃斯作品中的材料呈現種類及藝術風格外,亦將加深論述其作品中材料的材質與結構間所呈現的意象及隱含語義、凸現的意義。

塔皮埃斯簡歷

1923

塔皮埃斯5歲時 塔皮埃斯5歲時

安東尼? 塔皮埃斯,(ANTONI-TAPIES)生於西班牙卡塔盧尼亞地區的港口城市巴塞隆納。父親是位律師,母親來自令人尊重的書商家庭,這個家族在當地有一定的政治影響。1926-34

入學後,中途不斷轉學,進入高中階段,開始畫畫和接觸藝術,並對當時流行的藝術運動產生廣泛的興趣。受充滿文化氣氛的家庭環境薰陶,塔皮埃斯在此期間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名著。在巴塞隆納出版的一些介紹世界現代藝術的刊物是他從事藝術的最初引導。

1936-40

西班牙爆發內戰,塔皮埃斯深受戰爭創傷,再加上這期間他不幸催患多種疾病,不得不中斷學習,以休養為主,作為寄託,開始嘗試畫了一些素描。

1942-44

療養中,他加強素描進展,畫了不少自畫像,也臨幸梵谷、畢卡索的畫。讀尼、采、叔本華和薩特等的著作,對東方哲學也有興趣。在音樂上則推崇浪漫派,偏愛華格納、勃拉姆斯、舒曼的作品。1943年,在其父親的建議下,去法學院攻法律,並修些藝術課程。也曾在一個素描學校學畫幾個月。結果,大失所望,他覺得自己與學院式的石膏素描學習格格不入,意識到自己必須另闢蹊徑,獨自探索藝途。

1945-47

青年時的塔皮埃斯 青年時的塔皮埃斯

塔皮埃斯越來越荒廢他的法律學習,到最後完全放棄,而對美術則越來越投入,並嘗試多種物質材料的拼貼技術。一次在巴塞隆納舉辦的法國藝術展中,塔皮埃斯對馬蒂斯五體投地。從1947年開始,結識詩人瓊? 布羅沙,他們在藝術上趣味相投,互相支持,結下深厚的友誼。1948-51

第一次參加巴塞隆納的十月沙龍,但他的作品遭到抵制。此時,他也初試版畫,以腐蝕版作插圖。他和布羅沙等志同道合者發起創辦《般子七點》藝術雜誌,參與者有藝術家、作家和批評家等。首次拜訪米羅,接受他的超現實主義藝術觀,米羅對他影響巨大。

1950年,他的首次個人展覽在巴塞隆納舉辦,並獲法國政府給予他的在巴黎逗留一年的獎勵及資助,1950年他的作品在美國匹茲堡展出,獲卡耐基學會獎。

1951年,塔皮埃斯先後拜訪了畢卡索、布拉克和達利等。此時,他對東方藝術興趣益濃,並注意收麻和閱讀這方面的書籍。

1952-54

1952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再次獲卡耐基學會獎。1953年,首次訪問紐約,參加瑪沙、傑克遜畫廓舉辦他的個展的開幕式,後移至芝加哥展出。參加聖保羅雙年展並獲獎。1954年再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同年與特麗莎? 巴巴結婚。

1955-58

塔皮埃斯個人作品展先後在巴黎、斯德哥爾摩、巴塞隆納、杜塞道夫、米蘭、紐約及大阪等地展出。在義大利獲利索納首獎。1958年,獲美國卡耐墓學會頭等獎,洛杉磯大衛? 布賴特墓金會大獎及聯合國教科文獎。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辟專室陳列。加深對東方藝術的認識,並盛加讚揚。

1959

二次訪問美國,在紐約與當地藝術家克蘭、德庫寧、馬瑟韋爾及霍夫曼等結識。巴塞隆納市政府收藏他的作品。

1960-62

在瑞士、美國、德國、法國、阿根廷、瑞典和義大利等國舉辦個人作品展

1963

塔皮埃斯獲美國羅得島普羅維登斯藝術俱樂部獎,作品在美國加州巴塞地那博物館展出。在義大利都靈國際美學研究中心展品。

1964

作品在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專室展出,獲古根海姆基金會獎。

1965

在倫教現代藝術館舉辦塔皮埃斯作品回顧展。與瓊? 布羅沙合作出版新書,並作石版畫插圖三十六幅。

1966

獲法國蒙多第六屆雙年展“共和國總統”大獎及第十六屆國際藝術評論大會金獎。多以記憶作畫,發表藝術評論。

1967

獲得增斯拉夫盧布爾雅那雙年展版畫獎,此期間作大量石版畫。

1968

在維也納、漢堡和科隆等地舉辦畫展。

1970

塔皮埃斯製作大型裝置組合藝術,作大幅腐蝕版組畫,為聖加爾劇院作壁畫。以卡塔盧尼亞文寫成的《藝術實踐》在巴塞隆納出版。

1971

塔皮埃斯和畢卡索在一起 塔皮埃斯和畢卡索在一起

在紐約、巴塞隆納和羅馬等地展出作品,為布歇詩集《空氣》作十四幅腐蝕版插圖。1972

獲德國西爾更市的魯本斯獎。

1973年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回顧展,後巡迴至瑞士、比利時展出。出版《塔皮埃斯版畫作品(1947-1972》,發表系列討論今日藝術的評論文章。

1974

獲倫敦國際版畫展大不列顛議會大獎,獲科隆市斯蒂夫羅希納獎。在柏林、倫教等地展出作品。出版大型畫冊《致妻子特麗莎的信》,收入五十多幅石版和拼貼作品。

1975-1976

為幾部詩麻作木刻和石版插圖。由米羅墓金會出面為塔皮埃斯在聖保羅和東京舉辦個人作品回顧展。

1977-78

在美國紐約、芝加哥、德克薩斯、愛荷華等及加章大的蒙特婁舉辦展覽。發表塔皮埃斯自傳和個人日記。

1979

當選柏林藝術院院士,獲巴塞隆納造型藝術大獎。

1980

在馬德坦克的現代藝術館及阿姆斯特丹的斯坦德利克博物館舉辦畫展

1981

受巴塞隆納市政府委託製作設計畢卡索紀念碑。製作陶藝作品。獲卡洛斯國王美術金獎及倫教皇家藝術院名譽博士。

1982

塔皮埃斯論著《藝術的現實》出版。與夏加爾一起獲敘利亞沃爾夫墓金會獎。

1983

“致畢卡索紀念碑”在巴塞隆納揭幕。塔皮埃斯被出生地政府授予金獎,獲歌德基金會倫勃朗獎。

1984

被西班牙聯合國際社會授於和平獎,藝術家授權建立安東尼? 塔皮埃斯墓金會。

1985-86

在馬德里和布魯塞爾博物館舉辦回顧展,在瑞士國際版畫三年展獲獎。法國政府授予其繪畫國際獎,被瑞典斯德哥爾摩提名為皇家美術學院榮譽成員。新作在維也納和荷蘭展出。

1988

被巴塞隆納大學授予名譽博士,法國政府聘他為文化藝術指志。《塔皮埃斯:完整的藝術》目錄第奮卷出版。

1989

在中國北京舉辦版畫作品展,這是他十分嚮往的,在他的作品中,版畫占著重要的位置。作品在德國杜塞道夫展出。

1990

《塔皮埃斯:完整的藝術》目錄第二卷出版,包括1961年1968年的作品。接受日本帝國藝術協會獎,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授予其名譽博士。

1991

裝置作品“現實的延伸”在馬德里國際藝術中心及巴塞隆納米羅塞金會展出。以及在蘇黎士、東京、巴黎、布拉格和紐約等舉辦個展。被馬德里的聖? 弗爾蘭多學院選為名譽院士。

1992

《塔皮埃斯:完整的藝術》目錄第三卷出版, 包括1969至1975年的作品。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塔皮埃斯作品及個人傳記出版物展覽,個展在西班牙和倫教展出,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和倫敦皇家藝術院授予名譽院士。

1993年,安東尼·塔皮埃斯與詩人柯里斯蒂娜·伊格萊西亞斯代表西班牙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並獲得裝置作品獎。

1994年至1995年期間,他的個人作品回顧展分別在巴黎的裘德·波姆國立美術館和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舉行。

2012年,安東尼·塔皮埃斯逝世,享年8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