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機械設計(第二版)

塑膠機械設計(第二版)

《塑膠機械設計(第二版) 》是1995年12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幾級

本書通過對塑膠加工機械的基本理論的闡述及幾種典型塑膠成型機械的討論,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塑膠成型機械的設計計算。本書以塑膠擠出機、塑膠注射機、塑膠壓延機為主,對塑膠液壓機、塑膠開煉機、塑膠密煉機的設計亦作了必要的介紹。本書按照塑膠機械機台的特點劃分為篇、章、節等。有插圖、公式的推導,力求理論聯繫實際。

編輯推薦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塑膠機械專業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及中等專業學校師生參考。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篇 塑膠擠出成型設備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塑膠擠出成型的特點及其設備
一、塑膠擠出成型的重要性及其特點
二、塑膠擠出成型設備的組成部分
第二節 塑膠擠出機的分類及單螺桿塑膠擠出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一、擠出機的分類
二、單螺桿擠出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第二章 塑膠擠出理論
第一節 擠出機螺桿的基本參數和擠出過程
一、熱塑性塑膠在不同溫度下的三態變化
二、擠出機螺桿的分段及其基本參數
三、擠出過程和螺桿各主要區段的基本職能
第二節 塑膠在擠出機加料段中的固體輸送理論
一、固體摩擦輸送理論的基本方程――固體輸送段流率和功率的計算
二、其它有代表性的固體輸送理論
第三節 熔融塑化理論
一、熔融理論簡介
二、熔融理論的基本方程
三、熔融所消耗的功率
第四節 熔體輸送理論
一、熔體輸送機理
二、熔料在螺槽中的速度分布方程
三、螺槽中的壓力分布
四、計量段生產率的基本方程
五、計量段所需功率計算
第五節 擠出機的效率
一、加料段的輸送效率
二、計量段的輸送效率
三、熔融段的工作效率擠出理論小結
第三章 擠壓系統的設計
第一節 衡量螺桿設計質量的標準及其考慮的問題
一、衡量螺桿設計質量的標準
二、設計擠壓系統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節 普通螺桿的設計
一、普通螺桿的主要形式及其確定
二、普通螺桿主要參數的設計
第三節 新型螺桿的設計
一、普通螺桿存在的問題
二、分離型螺桿
三、屏障型螺桿
四、分流型螺桿
五、波狀螺桿
六、新型螺桿設計小結
第四節 機筒設計
一、普通機筒的結構類型及其選擇
二、新型機筒的設計
三、加料口
四、機筒和機頭的連線方式
第五節 排氣擠出機的螺桿和機筒設計
一、排氣擠出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二、排氣螺桿的生產能力、壓力平衡及其功率
三、排氣螺桿及排氣口的設計
第六節 螺桿和機筒材料選擇、強度計算及其配合要求
一、螺桿和機筒的材料選擇
二、螺桿和機筒的強度計算
三、擠出機主要零部件的安全係數的確定
四、螺桿與機筒的配合要求
第七節 分流板設計和過濾網快換裝置
一、分流板設計
二、過濾網快換裝置
第八節 靜態混合器
一、羅斯ISG靜態混合器
二、蘇爾澤靜態混合器
三、斯塔梯克靜態混合器
四、靜態混合器的壓力降
五、靜態混合器的套用
第四章 擠出機加料系統、傳動系統和加熱冷卻系統的設計
第一節 擠出機加料系統的設計
一、對加料系統的主要要求、加料系統的基本組成
二、擠出機的加料方式及其自動上料系統
第二節 擠出機傳動系統的設計
一、擠出機的工作特性
二、擠出機傳動功率的確定
三、擠出機的轉速要求及其調節
四、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其布置形式
五、螺桿軸承的結構形式及軸承的選擇
六、螺桿與傳動軸的裝配結構
七、擠出機的過載保護裝置
第三節 擠出機加熱冷卻系統的設計
一、擠出機加熱功率的確定
二、擠出機的加熱冷卻方法
三、擠出機溫度的測量及控制
第五章 雙螺桿擠出機設計
第一節 雙螺桿擠出機的基本概念
一、雙螺桿擠出機的基本結構和類型
二、雙螺桿擠出機的嚙合原理和齒形成型原理
三、雙螺桿擠出機的工作機理
第二節 雙螺桿擠出機生產率的計算
一、異向旋轉雙螺桿擠出機生產率的計算
二、同向旋轉雙螺桿擠出機生產率的計算
第三節 雙螺桿擠出機的設計
一、雙螺桿擠出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二、雙螺桿擠出機的螺桿和機筒設計
三、雙螺桿擠出機的傳動系統及止推軸承的布置
第六章 機頭設計
第一節 機頭設計的理論基礎
一、機頭的作用、分類及其設計的主要問題
二、熔融塑膠在圓柱形導管內的流動
三、熔融塑膠在通過平面窄縫時的流動
四、熔融塑膠在環形窄縫(管道)的流動
五、熔融塑膠在異形流道中的流動
六、各種流道的簡化計算公式
七、入口效應和壓力計算公式的修正
第二節 吹塑薄膜機頭設計
一、側進料芯棒式機頭(簡稱芯棒式機頭)
二 中心進料螺旋芯棒式機頭
三、旋轉機頭
四、共擠出複合機頭(多層膜機頭)
第三節 管材擠出成型機頭設計
一、管機頭的基本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二、分流器(分流錐)的設計
三、分流器支架的設計
四、口模的設計
五、芯棒的設計
六、管材壁厚的調節
第四節 擠出成型塑膠板、片和膜的機頭設計
一、魚尾形機頭及其設計
二、支管式機頭及其設計
三、衣架式機頭及其設計
四、帶分配螺桿的擠板機頭
五、口模間隙調節機構
第五節 異型材擠出成型機頭設計
一、異型材的特點和用途
二、異型機頭結構
三、異型機頭的設計
第六節 其它擠出成型機頭簡介
一、吹塑成型機頭
二、塑膠網擠出成型機頭
三、造粒機頭
第七節 機頭設計原則和製造
一、機頭設計原則
二、機頭材料
三、對機頭的加工裝配要求
第七章 擠出成型輔機
第一節 擠出成型輔機的類型
第二節 吹塑薄膜輔機
一、薄膜的吹塑生產過程及設備
二、冷卻定型裝置
三、牽引裝置
四、卷取切割裝置
五、其它附屬機構
六、吹塑薄膜輔機主要技術參數的確定
第三節 擠管輔機
一、管材擠出過程及設備
二、定型裝置
三、冷卻裝置
四、牽引裝置
五、切割裝置
第四節 擠板輔機
一、板材擠出過程及設備
二、擠板輔機的主要部件
第八章 擠出機的發展
第一節 塑膠擠出機的發展
一、高度重視理論研究,設計高性能、高效率的螺桿與機頭
二、按擠出理論改進機筒設計
三、提高擠出機的轉速
四、有較大的螺桿直徑及其長徑比
五、用電子計算機最佳化設計螺桿、機頭
六、研究新型材料製造螺桿、機筒
七、共擠複合工藝及其設備
八、機電一體化,不斷提高擠出機的自動化、連續化和輔機的配套水平
第二節 其它擠出機
一、混煉擠出機
二、兩段式擠出機
三、柱塞式擠出機
四、無螺桿擠出機
五、自熱擠出機
附錄
第二篇 塑膠注射成型機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注射成型機的基本組成與分類
一、注射成型機的單元操作
二、注射成型機的組成
三、注射成型機的分類
第二節 往復螺桿式注射成型機工作原理
一、塑膠在機筒內塑化
二、熔料的充模與成型
第二章 注射成型機的基本參數
第一節 注射部分主要性能參數
一、注射量(cm3、g)
二、注射壓力(MPa)
三、注射速率(cm3/s、g/s)
四、注射功及注射功率
五、塑化能力與回復率
第二節 合模部分主要性能參數
一、合模力(kN)
二、合模裝置的基本尺寸
第三節 機器技術經濟性指標
一、移模速度(m/min)
二、機器循環次數(h1)
第四節 參數確定方法(回歸統計)
第五節 注射成型機規格表示
一、注射容積表示法
二 合模力表示法
三、注射容積與合模力共同表示法
第三章 注射裝置
第一節 注射裝置的型式
一、柱塞式注射裝置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二、預塑式注射裝置的型式及其工作原理
第二節 螺桿式塑化部件的設計
一、螺桿
二、機筒(料筒)
第三節 螺桿的傳動裝置
一、螺桿傳動裝置的特點
二、螺桿的傳動形式
三、螺桿轉速與調速範圍
四、螺桿傳動特性及驅動功率的計算
第四節 噴嘴
一、噴嘴結構形式
二、噴嘴的口徑
三、噴嘴的頂推力
第五節 新型注射裝置
一、新型注射螺桿
二、高剪下注射裝置
三、無螺桿注射裝置
第四章 合模裝置
第一節 合模裝置工作過程中的特性
一、液壓式合模裝置基本特徵
二、肘桿式(機械式)合模裝置基本特徵
第二節 液壓式合模裝置的形式與設計
一、增壓式(增壓油缸)
二、充液式(增速油缸)
三、特殊液壓式(兩次穩壓式、程式聯鎖式、機械液壓式)
四、液壓式合模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 肘桿式合模裝置的結構形式
一、單曲肘合模裝置
二、雙曲肘合模裝置(對稱型)
三、複合型合模裝置
第四節 肘桿機構設計
一、肘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二、肘桿機構力的放大能力
三、機構變形力及其油缸推(拉)力計算
第五節 合模類型的選擇
一、合模形式與製品尺寸精度
二、合模形式與機器循環次數
三、合模形式與能耗
四、合模形式與成本
五、合模機構的調整與維護
第六節 調整模板間距與行程的結構
一、調模裝置的結構
二、合模力的測示
三、調模裝置的驅動功率計算
四、動模板行程調節
第七節 頂出裝置
一、頂出形式
二、頂出位置與結構
三、頂出速度與頂出力
第八節 合模裝置主要零件設計
一、模板
二、拉桿(導柱)
三、拉桿螺母
四、肘桿機構的銷軸與軸套
五、合模裝置的標準化
第五章 注射成型機的驅動與安全裝置
第一節 注射成型機的驅動
一、注射成型機的驅動類型
二、注射成型機液壓驅動的基本方式
第二節 注射成型機安全與保護裝置
一、人身安全保護
二、機器設備安全保護
三、模具安全保護
第六章 注射成型機的控制
第一節 注射成型機動作程式控制
一、注射成型機的動作程式
二、注射成型機的操縱方式
第二節 注射成型機過程控制及與製品質量的關係
一、影響製品質量的因素
二、過程參數與製品質量關係
第三節 實現過程控制的方式
一、開式控制
二 閉式控制(反饋控制)
三、計算機控制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第七章 注射成型機的發展
第一節 注射成型機的高速高效化
一、高速化
二、高效化
第二節 注射成型機的自動化
一、廢料把回收及原料供給裝置
二、製品自動取出附屬裝置
三、適應自動化生產要求的模具
第三節 專門用途的注射成型機
一、熱固性塑膠注射成型機
二、排氣式注射成型機
三、發泡注射成型機
四、多色注射成型機
五、注射吹塑成型機
第四節 新的注射成型工藝和設備
一、注射壓製成型
二、流動注射
三、伸縮型動態注射
四、反應注射
附錄
第三篇 塑膠液壓機
第一章 概述
一、壓製成型設備的發展過程
二、塑膠壓製機的基本結構
三、塑膠壓製機的工作原理
四、對塑膠壓製機的基本要求
五、塑膠壓製成型機的分類
第二章 塑膠壓製成型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一、最大總壓力(公稱壓力)
二、工作液的壓力
三、液壓機的最大回程力
四、液壓機的升壓時間
第三章 液壓機的主要零件及其設計步驟
一、液壓機的受力分析
二、液壓機的主要零部件
三、液壓傳動及安全措施
四、液壓機的設計步驟、主要零部件參數的選擇及總體布置
第四章 其它塑膠液壓機
一、塑膠層壓機
二、塑膠壓鑄機
三 角式塑膠液壓機
第四篇 塑膠壓延成型設備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壓延成型設備的結構組成
一、設備組成
二、壓延機的基本構造
三、壓延機的傳動系統
第三節 壓延成型基本原理
一、壓延操作的必要條件
二、剪應力和混煉作用
第四節 分離力和橫壓力
第二章 壓延機基本類型分析
第一節 壓延機類型
第二節 兩輥壓延機和三輥壓延機
第三節 四輥壓延機
一、倒L型和L型四輥壓延機
二、Z型四輥壓延機
三 傾斜Z型(S型)四輥壓延機
第四節 五輥與多輥壓延機
一、由粉料直接成型製品的多輥壓延機
二、為提高製品精度的多輥壓延機
三、多輥壓延機輥筒排列形式
第五節 異徑輥壓延機
一、以節能高速而設計的異徑輥壓延機
二、以提高製品精度而設計的異徑輥壓延機
三、異徑輥壓延機輥筒的排列形式
第三章 壓延機的主要特徵參數
第一節 輥筒長度和長徑比
第二節 輥筒線速度和生產能力
第三節 輥筒的速比
一、存料的正常迴轉運動
二、輥筒對被加工材料的剪下強度的控制
第四節 驅動功率
第五節 壓延製品的精度、最小厚度及其公差
第四章 壓延成型理論基礎
第一節 壓延成型和物料在捏合區域的物理狀態
第二節 壓延厚度均化理論基礎
第三節 壓延成型粘性流體輸送理論
一、粘性流體輸送壓力分布及其計算
二、粘性流體在捏合間隙的速度分布
三、剪下速率和剪應力
四、非等速輥筒的流速、剪應力和流動軌跡
五、輥筒分離力的計算
六、驅動功率的計算
七、物料在捏合間隙溫升的計算
八、輥筒受力分析及計算
九、模擬法則
第五章 輥筒與輥筒軸承
第一節 輥筒結構及其加熱冷卻方法
第二節 輥筒變形的計算
一、輥筒中部最大撓度
二、輥筒撓度差
第三節 輥筒撓度補償原理
一、輥筒中高度法
二、輥筒軸線交叉法
三 輥筒反彎曲法
第四節 輥筒的材料
第五節 輥筒軸承
一、輥筒滑動軸承的結構
二、輥筒軸承的邊界潤滑設計和軸承間隙的確定
三、輥筒滾柱軸承的套用
第六章 機架的設計
第一節 機體和機架
第二節 機架的強度計算
一、矩形機架強度計算
二、圓角形機架強度計算
第三節 機架的剛度計算
第四節 機架作用力的計算
第七章 輥距調節裝置和撓度補償裝置
第一節 輥距調節裝置
一、輥距調節裝置結構特點
二、調距裝置設計注意點
第二節 輥筒軸線交叉裝置
一、斜塊式軸線交叉裝置
二、液壓式與彈簧式軸線交叉裝置
三、偏心輪式軸線交叉裝置
第三節 輥筒反彎曲裝置
一、反彎曲裝置的結構特點
二、反彎曲裝置設計注意點
第八章 開放式煉塑機
第一節 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
一、基本構造
二、工作原理
三、規格表示和技術特徵
四、基本類型
第二節 開煉機主要性能參數
一、生產能力
二、輥筒直徑與長度
三、輥筒線速度與速比
四、分離力與橫壓力
五、電動機功率及型式
第三節 主要零部件及其計算
一、輥筒
二、輥筒軸承
三、機架與壓差
四、調距裝置
五、安全裝置
六、制動裝置
第九章 密閉式煉塑機
第一節 概述
一、基本構造
二、工作原理
三、基本類型
第二節 密煉機的基本參數
一、生產能力
二、轉子的轉速
三、上頂栓對物料壓力
四、驅動功率
第三節 傳動系統
一、帶大驅動齒輪的傳動
二、無大驅動齒輪的傳動
三、雙出軸傳動
第四節 主要零部件
一、轉子
二、密煉室
三、加料及壓料機構
四、卸料機構
五、密封裝置
附錄
全書附錄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