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山堂外紀

堯山堂外紀

《堯山堂外紀》是古典小說,類似於史記的紀傳體通史,起上古黃、虞、三代至明初,附錄秦漢至宋元的歷史評價。作者是明代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明代江蘇武進人,歷官靈川知縣、京師西城指揮使、南京刑部主事。有書齋曰“堯山堂”,萬曆二十五年刻有王崇慶《山海經釋義》。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堯山堂外紀堯山堂外紀
《堯山堂外紀》一百卷,明蔣一葵撰。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又號石原居士,南直隸武進(今江蘇常州)人。舉萬曆甲午進士,歷官靈川知縣、西城兵馬指揮使、南京刑部主事、郎中等。

《堯山堂外記》收錄上起古初,下迄明代“正集不錄”的一二二三名作家詩賦詞曲,間或加以評述,綴其本事;且附一小傳,或詳或略,一目了然。

史料價值極高。鄭振鐸先生說,此書“有豐富的史料,對研究文學史的人特別有用”。不僅在撰寫文學史時“引用不少”,還“頗想花點時間,將每事來歷寫注出來”。謝國楨先生亦稱此書“最可以推薦”。

作者介紹

蔣一葵蔣一葵
明代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明代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進士,歷官靈川知縣、京師西城指揮使、南京刑部主事。有書齋曰“堯山堂”,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刻有王崇慶山海經釋義》。

作品有《堯山堂外紀》、《堯山堂偶雋》、《長安客話》。

《堯山堂外紀》是類似於史記的紀傳體通史,起上古黃、虞、三代至明初,附錄秦漢至宋元的歷史平價。

內容選讀

文君與相如書曰:“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死漢宮有木。彼物而親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再與書曰:“朱弦斷明鏡缺。朝露?芳顏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毋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初孟賓於獻主司詩云:“那堪雨後更聞蟬溪隔重湖路九千。憶昔故園楊柳岸全家送上渡頭船。”主司見之自謂得之之晚。其年中第後歸連上吉守贈之詩末句曰:“今日還家莫惆悵不同初上渡頭船。”

桑民懌宿茶陵五峰庵留題曰:“攀蘿躡磴路盤紆山澗流泉百折余。地獻秫田充佛供天留松徑作僧居。數聲清磬紅塵隔一瓣名香黑業除。喜共山雲分半榻通宵魂夢寄空虛。”

元?四年東坡累章請郡遂出守杭別文潞公公曰:“願君至杭少作詩。”臨別上馬潞公笑曰:“若還興也便有箋雲”。時吳處厚取蔡安州詩作注以上安州遂遇禍故潞公有“箋雲”之戲。(公到杭謝表云:“江山故國所至如歸;父老遺民與臣相問。”又謁先聖廟祝文云:“昔自大史通守是邦;今由禁林出使浙右。”蓋去杭十六年故云。)

楊循吉〔字君謙吳縣人其父夢人告郎君當中五十四名。已而鄉、會、廷試皆得一十八名合之果五十四除儀部主事。性好山水嘗論郡中奇勝得金山因結廬居焉。後徙南峰號南峰山人。每讀書得意則手足不能禁人謂之顛主事。〕

張筱庵眇一目嘗《贊千眼觀音》云:“汝有千目眾皆了了。我有雙目一明一眇。多者忒多少者忒少。”

七姐妹花似薔薇而七朵連綴楊孟載詩云:“紅羅斗結同心小七蕊參差弄春曉。儘是東風兒女魂蛾眉一樣青螺掃。三妹娉婷四妹騷綠窗虛度可憐宵。八姨秦虢休相妒腸斷江東大小喬。”

書籍卷目

01:堯山堂外紀顛末

02:卷一·黃、虞、三代

03:卷二·列國

04:卷三·漢

05:卷四·漢

06:卷五·漢

07:卷六·漢

08:卷七·漢

09:卷八·三國(魏)

10:卷九·三國(蜀吳)

11:卷十·六朝(晉)

12:卷十一·六朝(晉)

13:卷十二·六朝(晉)

14:卷十三·六朝(宋)

15:卷十四·六朝(齊)

16:卷十五·六朝(梁)

17:卷十六·六朝(梁)

18:卷十七·六朝(陳)

19:卷十八·六朝(前趙、後趙、前涼、秦、燕、後涼、北涼)

20:卷十九·六朝(北魏)

21:卷二十·六朝(北齊、周)

22:卷二十一·六朝(隋)

23:卷二十二·唐

24:卷二十三·唐

25:卷二十四·唐

26:卷二十五·唐

27:卷二十六·唐

28:卷二十七·唐

29:卷二十八·唐

30:卷二十九·唐

31:卷三十·唐

32:卷三十一·唐

33:卷三十二·唐

34:卷三十三·唐

35:卷三十四·唐

36:卷三十五·唐

37:卷三十六·唐

38:卷三十七·唐

39:卷三十八·五代(梁、唐、晉、漢、周)

40:卷三十九·五代(吳、越、荊南、湖南)

41:卷四十·五代(前後蜀)

42:卷四十一·五代(南唐)

43:卷四十二·宋

44:卷四十三·宋

45:卷四十四·宋

46:卷四十五·宋

47:卷四十六·宋

48:卷四十七·宋

49:卷四十八·宋

50:卷四十九·宋

51:卷五十·宋

52:卷五十一·宋

53:卷五十二·宋

54:卷五十三·宋

55:卷五十四·宋

56:卷五十五·宋

57:卷五十六·宋

58:卷五十七·宋

59:卷五十八·宋

60:卷五十九·宋

61:卷六十·宋

62:卷六十一·宋

63:卷六十二·宋

64:卷六十三·宋

65:卷六十四·宋(遼金)

66:卷六十五·宋(金)

67:卷六十六·宋(金)

68:卷六十七·宋(金)

69:卷六十八·元

70:卷六十九·元

71:卷七十·元

72:卷七十一·元

73:卷七十二·元

74:卷七十三·元

75:卷七十四·元

76:卷七十五·元

77:卷七十六·元

78:卷七十七·元

79:卷七十八·國朝

80:卷七十九·國朝

81:卷八十·國朝

82:卷八十一·國朝

83:卷八十二·國朝

84:卷八十三·國朝

85:卷八十四·國朝

86:卷八十五·國朝

87:卷八十六·國朝

88:卷八十七·國朝

89:卷八十八·國朝

90:卷八十九·國朝

91:卷九十·國朝

92:卷九十一·國朝

93:卷九十二·國朝

94:卷九十三·國朝

95:卷九十四·國朝

96:卷九十五·國朝

97:卷九十六·國朝

98:卷九十七·國朝

99:卷九十八·國朝

100:卷九十九·國朝

101:卷一百·國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