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氏細猛蟻

基氏細猛蟻

細猛蟻有行軍遷移的習性,常在林間能看到它們行軍的隊伍。也是少數幾種會集體作戰的猛蟻,行動迅速,性情兇悍,更為奇特的是會嘶叫通知同伴和警告來犯之敵。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省份。

基本內容

【群落壽命】幾年至十幾年

群落規模】成熟群落上千隻

【繁殖速度】快

【蟻 後 制】單後制

【性 情】兇悍

【戰鬥武器】螫針

【作戰方式】集體作戰

基氏細猛蟻基氏細猛蟻

【戰 斗 力】超強

【食 物】小昆蟲

【採集難度】★★★★★

【珍稀程度】★★★★★

【飼養難度】★★★

【人氣指數】★★★★★

【生活習性】分布於廣西、江西、雲南、四川、湖南、福建、廣東、海南、台灣。土中營巢,喜歡陰涼潮濕的生境。巢穴入土較淺,結構簡單,分2-3室。採集時候,只要一不小心讓它們爬到手上,憤怒的它們立即將毒刺狠狠的刺進去,傷口刺痛難忍,並且會紅腫,群落大的時候就比較恐怖了,往往都會把我們刺得落荒而逃。

【體形特徵】工蟻單型,工蟻體長約7.5-8.5mm。蟻后體長約8.6mm。

頭長大於寬,矩形,兩側緣近平行,後頭緣幾平直。上顎長三角形,僅具端齒。唇基較寬,中部凸,無中央縱脊,其前緣圓凸。觸角柄節約1/3超過後頭緣。複眼大,較平,位於頭側近前端。並腹胸長;前、中胸背板凸,背板縫清晰,略凹陷;中-並胸腹節縫處深凹;並胸腹節基面凸,圓形過渡到斜面,背面觀後端寬於前端。結節厚,近長方形,微前傾;其前面凸,後面直,背面凸,向前傾斜;背面觀梯形,前窄後寬。腹柄下突小,齒狀。後腹部長卵形,基二節間縊縮明顯。螫針發達。

上顎、唇基、頭部和並腹胸均具密集均勻的細縱刻紋;前胸背板刻紋會聚;並胸腹節斜面刻紋較粗;結節具細刻紋和稀疏刻點;後腹部光亮,頭和體背面具豐富的直立、亞直立短毛;茸毛僅存在於觸角和足。體黑色,具藍紫色金屬光澤。觸角鞭節和足跗節暗紅褐色;基瘤、鞭節未節和後腹部未端橙黃色。幼年工蟻全體黃褐色。

蟻后頭小;上顎退化成小葉片狀;缺齒。複眼極大而突出;單眼3個。觸角柄節短,約為鞭節第2節長的1/2;鞭節第1節最短,約為第2節長的1/3。並腹胸厚實,中胸背板由一"V"形溝縫分為前、後2部分,前部凸,後部較平;小盾片與中胸背板後部等高;並胸腹節斜面短,中央略凹;基面平滑進入斜面。後腹部細長;外生殖器發達,其兩側為寬大片狀的生殖器。立毛細短密集,體色深黃色。其餘特徵同工蟻。【特 色】1、大體型集體作戰品種。

2、異常兇悍,獵食非常精采。

3、會行軍,會嘶叫。

4、爬不上光滑的壁面,方便飼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