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府[漢語詞語]

城府[漢語詞語]

城府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chéng fǔ,現在多用來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測,也指城市及官署。出自《後漢書·龐公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城府

【拼音】chéng fǔ

【基本解釋】比喻令人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

詳細解釋

1、猶官府。

《後漢書·龐公傳》:“居 峴山 之南,未嘗入城府。”

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詩:“主人薨城府,扶櫬歸 鹹秦 。”

宋 王安石 《覺海方丈》詩:“往來城府住山林,諸法翛然但一音。”

2、城池和府庫。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測)。

晉 乾寶 《晉紀總論》:“昔 高祖 宣皇帝 ……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

《宋史·傅堯俞傳》:“ 堯俞 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明 楊慎 《封君樂隱李公墓志銘》:“賦性高朗,洞無城府,然立已峻,而矢言直。”

《明史·張居正傳》:“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測也。”

沙汀 《淘金記》第二章:“本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見過的局面也不少了,他是能夠沉住氣的。”

描述

一、城府深淺標誌著一個人素質修養的高低.人世間有花開花落,月盈月虧;人生中有酸酸甜甜,坎坎坷坷;這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少年的時候,對任何事情,總會只知其一,不想其二;哪怕芝麻粒大的事情,也會誇大其詞,心中感到不是滋味.如果是大事,更是坐臥不安,誠惶誠恐.那個年齡是沒有城府的年齡,如果有的話就叫做老成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國小,中學,大學;學得知識不斷增多;走向社會,經過許許多多事件的磨練,該忍的忍住了,該等的等起了.不再會怒形於色,不再會聲嘶力竭,更不再會氣急敗壞了。這說明城府已由淺入深。

城府標誌在一個人的言行上。

二、“城府”特指人們在待人處事時的心機,還特意舉例做了說明:心無城府即為人坦率。如此看來,城府的深與淺代表著世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心機的多與少,而“心機”一詞倘若用以人們改造客觀與主觀世界的活動中尚有它的積極意義,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城府”一詞則涵括著更多的貶義,緣於它限定在了為人處事的上面。

三、城府是人的一種功力,內斂而不外露的功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