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興村

坭興村

坭興村大事記一、2013年4月11日,共有11家工作室參加坭興村第一次村民會議,選舉出坭興村第一屆領導成員;並確實和落實坭興村指示牌、門樓、平面圖及各工作室招牌的製作。 三、至2013年5月28日止,加入坭興村的第一批工作室(作坊)共有31家,並得到李達旭、羅權、梁邦龍、夏創義、梁辛、黃岳逢、蘇武業等一大批坭興愛好者,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八、坭興村的《坭興村簡介》,《欽州坭興陶簡介》,《坭興村村民公約》,《坭興村平面示意圖》由李宏榮負責撰寫、編制。

坭興村簡介

1956年,在政府的鼓勵號召下,舊竹巷坭興老藝人李四達會同車工顏乾卿,刨工張國良、雕工潘鏡光、黎啟銓等工匠借缸瓦窯辦公室作臨時廠房,正式開工生產坭興;1958年,政府投資在欽江橋畔籌建欽州市坭興工藝廠,至此,欽州坭興從零散的小作坊發展為規模生產。並以泥料製作,成型、燒成等進行了革命性的工藝技術改革,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這是欽州坭興陶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大事。經過幾代坭興人四十多年的辛勤努力,欽州坭興陶早已名揚海內外,其中功不可沒的是幾代坭興老藝人,老師傅及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傳承和發揚欽州坭興陶的悠久歷史和傳統工藝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欽州市坭興工藝廠不愧是藏龍臥虎神奇地,陶都坭興傳承處。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老藝人:李四達、顏乾卿、章國良、潘鏡光、黎啟銓、黎啟權、鍾瑞明、 范盤谷、黎明都、曽萬聲、黎不老、范年堂、潘建三、張晾珍、李照允、章國勝、顏釗明等。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技術骨幹及老藝人:鄧敦偉、龐德齊、何日揚、李人帡、林朱勛、顏昌金、朱克中、彭國勝、梁乃龍、趙善潮、符深修、黎昌權、黎仕清、潘雲清等。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廠領導也十分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相繼招收錄用了一大批大中專畢業生如:陸景平、顏欽永、李宏榮、胡國章、李燕、黃盈等充實工藝設計、及生產管理第一線,經過十幾年的磨練,他們已成長為能獨擋一面的技術骨幹和管理行家。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欽州坭興陶的發展又迎來了一個春天,相當多的“老坭興人”又有了用武之地,其中顏昌金、陸景平、朱克中、顏欽永、李科正、顏良欽、黃盈、冼應梅等十幾個“老坭興”骨幹也相繼在坭興廠生活區內創辦了各自的坭興陶工作室,他們所設計製作的坭興陶產品功底深厚,風格獨特,富有老坭興韻味,吸引了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坭興愛好者。
為了利用欽州特有的陶土資源,傳承和發揚欽州市坭興工藝廠幾代坭興人的工藝精華,挖掘和弘揚坭興陶深厚的文化底蘊,並依託欽州市坭興工藝廠及生活區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把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整合各工作室的技術資源,決定在坭興廠生活區這塊人傑地靈的寶地組建坭興村,把欽州坭興陶獨有的綠色環保、原生態、原汁原味的傳統工藝發揚光大,讓老百姓重溫“老坭興”的古樸韻味,並通過坭興村這個宣傳視窗,讓欽州坭興陶走進尋常百姓家。

坭興村大事記

一、2013年4月11日,共有11家工作室參加坭興村第一次村民會議,選舉出坭興村第一屆領導成員;並確實和落實坭興村指示牌、門樓、平面圖及各工作室招牌的製作。
二、2013年5月1日,有廣西民族學院教授李達旭題字的坭興村指示牌安裝在入村路口。

三、至2013年5月28日止,加入坭興村的第一批工作室(作坊)共有31家,並得到李達旭、羅權、梁邦龍、夏創義、梁辛、黃岳逢、蘇武業等一大批坭興愛好者,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共有54人捐資20100元,用於製作指示牌、門樓、平面圖等開支。
加入坭興村的第一批工作室共有21家統一訂製木板招牌,並由陸景平負責題字。
四、由朱克中監製的坭興村開村紀念壺有朱克中、顏欽永、顏良欽、李科正、王志平、羅志勝、李宏濤共7人參與,每人設計製作一款壺型,每款限量68把,作為開村贈送嘉賓和坭興村村民紀念,剩餘少量紀念壺在開村日出售。
五、由陸景平、顏昌金、潘雲清、董煥俊、洪建海、李利宏、趙善潮、顏忠永、冼應梅、陶艷華、黃蘭、覃周華、馬武宏、盧紀祖共14人參與開村紀念壺的圖案設計和雕刻工作;由黃岳逢、黃桂琪、韋紅河負責文字雕刻工作。
六、由朱克中監製,顏欽永創意和設計的坭興村開村紀念鍾《共鳴鐘》,由陳文春拉坯製作,董煥俊負責附屬檔案設計,褚權和負責附屬檔案安接,顏忠永負責圖案裝飾,李宏榮負責《坭興村簡介》文字撰寫;黃岳逢負責文字雕刻。
七、坭興村的門樓由李達旭、黃岳逢題字。坭興村各工作室的招牌及門樓由夏創義、梁辛負責製作。
八、坭興村的《坭興村簡介》,《欽州坭興陶簡介》,《坭興村村民公約》,《坭興村平面示意圖》由李宏榮負責撰寫、編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