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與解釋

地震勘探原理與解釋,在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著重講述了在實際地震勘探過程中地震資料野外採集、數據處理,並詳細解說了地震地質解釋的各種具體工作方法和步驟。同時,本書還簡要介紹了地震地層學及地震烴類檢測等理論和技術的原理和套用。

基本信息

書名:地震勘探原理與解釋
叢書: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氣類規劃教材
作者:張明學
市場價: ¥25 元
ISBN:9787502178697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2010-08-01 第1版
2010-08-01 第1次印刷
開 本:16開
頁 數:237頁
類 別: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地球科學

內容提要

本書在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著重講述了在實際地震勘探過程中地震資料野外採集、數據處理,並詳細解說了地震地質解釋的各種具體工作方法和步驟。同時,本書還簡要介紹了地震地層學及地震烴類檢測等理論和技術的原理和套用。
本書可作為資源勘查工程等非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供從事地震地質綜合解釋方面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油氣勘探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地震勘探方法簡述
第三節 地震勘探的發展概況
習題與思考題
第一章 地震波運動學
第一節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地震波的傳播規律
第三節 一個分界面情況下的反射波時距曲線
第四節 多層介質情況下的反射波時距曲線
第五節 連續介質中地震波的運動學
第六節 折射波運動學
習題與思考題
第二章 地震波動力學特徵
第一節 地震波的頻譜
第二節 地震波的振幅
第三節 影響地震波傳播的地質因素
習題與思考題
第三章 地震勘探數據的野外採集
第一節 野外工作方法
第二節 多次覆蓋觀測系統
第三節 地震波的激發與接收
習題與思考題
第四章 地震資料數字處理
第一節 地震資料數字處理概述
第二節 預處理
第三節 動校正與靜校正
第四節 數字濾波
第五節 反濾波
第六節 共反射點疊加
第七節 地震波偏移成像
習題與思考題
第五章 地震波速度
第一節 幾種速度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
第二節 地震波速度的影響因素與分布規律
第三節 地震波速度的來源
習題與思考題
第六章 地震資料的構造解釋
第一節 地震資料解釋概述
第二節 地震剖面的特點
第三節 地震剖面的對比解釋
第四節 各種地質現象在時間剖面上的特徵和解釋
第五節 地震構造圖的繪製
第六節 三維地震資料解釋
習題與思考題
第七章 地震地層解釋及儲層預測
第一節 地震反射信息的地震地層解釋
第二節 地震信息的岩性解釋與烴類檢測技術
第三節 發展中的新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導語

《地震勘探原理與解釋》是為資源勘查工程等非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編寫的本科生通用教材。在剖析了國外及國內各院校所編相關教材特點的基礎上,編寫小組廣泛開展了國內外文獻、專著及科研成果的調查研究,結合20世紀90年代以來培養大學生、研究生的教學經驗,建立新的教材體系,擬定了新的編寫大綱。編者在多年教學和科研實踐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地震勘探的現狀和發展及石油工業生產與科研的需求,編寫了此教材,它適用學時數約為48~64學時。
本教材主要介紹關於地震波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地震資料的地質解釋與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