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命海心

“地命海心”是形成於2013年下半年的網路詞,“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縮略形式。引申:“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生日本人的氣,砸中國人的車。”在新華網等權威媒體以“網路用語”、“網路成語”(加雙引號定義)的定義在新聞報導中引用“地命海心”,網路辭彙。是網路短句“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縮略形式。引申:“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生日本人的氣,砸中國人的車。

基本信息

內涵意蘊

在網路時代,信息十分發達並傳遞迅速,以前只能由高層掌握和了解的訊息即使普通民眾也很容易知曉並在包括論壇、部落格、貼吧等場合對某些事物提出自己的觀點,從國家大事到柴米油鹽均是,民眾對大事小情的關注度也遠遠高於以往任何一個時代。而中國以前的觀念有較深的只掃自家門的影子。地命海心可以說是在現代條件下新舊觀念的一種碰撞。即掃一屋和掃天下之間能有多大聯繫。

這種觀念絕不能簡單認為是瞎操心,也不能簡單認為說對千里之外的事件怒髮衝冠、義憤填膺,對近在咫尺的災難視而不見,或者上微博便是勇士,下微博便是懦夫。胡適早已講過: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

假如中南海的心,只有官員才能操、才去操,那倒令人憂慮了。問題在於,平民或中國古代所謂的窮者如何操中南海的心,如何在地溝油與中南海之間建立一種聯繫。換言之,窮者當然應該兼濟天下,天下本來就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只是,應該如何兼濟天下?尤其是在網路導向無序的情況下如何理性地兼濟天下。

形成影響

地命海心在網路最先興起後,傳統媒體《青年報》2013年9月的報導中,“地命海心”被稱為“網路辭彙”。

新華社翌日轉載後,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並雙引號定義為“四字成語”。

這顯示了其一定的存在潛力及空間,之後,該次在網路中更為廣泛,網路、簡訊隨處可見,時評文章等也時有所見。

專家說法

中山大學語言文字學專家陳煒湛,當聽到此類“新詞”時,陳煒湛表示,“這是不能成立的,同時也是漢語辭彙沉積性所不允許的。”他表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漢語沉積需要經過一定時間,“而這些‘新詞’只是網友在網路上感到好奇的東西,胡亂拼湊起來的,所以客群較少,而且普通人看不懂,應該予以糾正,也不能出現在正常文章上。”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認為,語言的發展都是約定俗成的,說得簡單點,用得久了習慣了,就成詞語了,網路上的這些新成語,不用替它們操心,只要看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乾淨、合適的詞語,生命力較強,人們習以為常地使用,老人小孩都

知道,這樣的詞就能留下來。“語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過程,一個詞語能不能流傳,要看它的生命力。有些詞語現在網上很火很熱,可能兩周后,就沒了蹤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