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儲氣庫

地下儲氣庫

地下儲氣庫是用於儲存天然氣的地質構造和配套設施。

定義概念

用於儲存天然氣的地質構造和配套設施。

功能

主要功能是用氣調峰和安全供氣、戰略儲備、提高管線利用係數節省投資、降低輸氣成本等。城市燃氣市場需求隨季節和晝夜波動較大,僅依靠輸氣管網系統均衡輸氣對流量小範圍調節,難以解決用氣大幅度波動的矛盾。採用地下儲氣庫將用氣低峰時輸氣系統中富餘的氣量儲存起來,在用氣高峰時采出以補充管道供氣量不足,解決用氣調峰問題。當出現氣源中斷、輸氣系統停輸時,可用地下儲氣庫作為氣源保證連續供氣,起到調峰和安全供氣雙重作用。地下儲氣庫深度範圍一般為250~2000m,全世界大部分含水層儲氣庫、枯竭油氣藏儲氣庫的深度不超過1000m。地下儲氣庫注氣、採氣、增壓等工藝技術參數根據具體工程項目要求確定。地下儲氣庫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地下儲氣層、注采井、與輸氣幹線相連的地面天然氣處理、加壓、輸配、計量、自控等主要工程設施及供水、供電、通訊等輔助設施。

分類

按不同用途地下儲氣庫通常分為氣源儲氣庫、基地型儲氣庫、調峰型儲氣庫和儲存型儲氣庫等4種類型。按建設儲氣庫的不同地質構造通常分為枯竭油氣藏儲氣庫、含水層儲氣庫、鹽穴儲氣庫和廢棄礦穴儲氣庫等4類。

氣源儲氣庫

位於氣源或輸氣幹線首站附近,用於調節氣源供氣能力的儲氣庫。由於遠離天然氣消費中心,技術經濟指標不合理,其實際套用數量較少。

基地型儲氣庫

位於用氣市場附近,主要用來調節和緩解大型天然氣消費中心天然氣需求量的季節性不均勻性的市場儲氣庫。一般為枯竭油氣藏儲氣庫和含水層儲氣庫,儲氣容量較大,工作氣量為50~100d的峰值日採氣量。

調峰型儲氣庫

提供晝夜、小時等高峰用氣調峰和輸氣系統事故期間短期應急供氣的市場儲氣庫。一般為鹽穴或廢舊礦穴儲氣庫(也有枯竭油氣藏儲氣庫),採氣速度高,容量相對較小,工作氣量為10~30d的峰值日採氣量。

儲存型儲氣庫

用作戰略儲備和備用氣源的市場儲氣庫,多為主要依靠進口天然氣的國家所需。

枯竭油氣藏儲氣庫

建於枯竭油氣田中的地下儲氣庫。多數建於枯竭氣藏,少數建於含伴生氣的枯竭油藏。枯竭氣藏的採氣程度達到70%最為合適;枯竭油藏的含水率達到90%時,儲層既有含水層特徵,又有油藏特徵,最適於作儲氣庫。這種儲氣庫內殘留有少量油氣,其運行較簡單;原有部分氣(油)井、工藝設備等經檢查、維修之後可供利用,只需新建部分設施,投資較小,套用最普遍。

含水層儲氣庫

建於含水層的儲氣庫。儲氣原理是將氣體注入含水地層,將岩石孔隙空間中的水擠壓下移到構造邊緣而儲氣。該儲氣庫一般構造完整,鑽井完井可一次到位;但氣水界面較難控制,成本較高。在沒有枯竭油氣田的地區,可以考慮利用含水層建造儲氣庫。

鹽穴儲氣庫

建於鹽丘或鹽岩的地下儲氣庫。通常利用溶鹽工藝開採地下鹽礦形成的空穴來儲存高壓天然氣。鹽溶工藝涉及大量水的循環和排放,造成鹽穴儲氣庫的建設投資和運行成本都較高。

廢棄礦穴儲氣庫

建於廢棄礦穴的儲氣庫。原有井筒難以嚴格密封,存在氣體向地面泄漏危險;煤礦中尚存一定量的煤層氣,使庫中采出氣熱值有所降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