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

土人

土人,指土著;本地人;泥塑匠人。見《後漢書·虞詡傳》:“其土人所以推鋒執銳,無反顧之心者,為臣屬於漢故也。”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1. [aborigines]∶發達地區的人對經濟、文化不發達地區人的稱呼(有輕蔑意)。

2. [original inhabitants]∶土著。

3. 也通常是指那些不入流,頑固不化的人。

引證解釋

土人 土人

1. 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汶水》:“出谷有平丘,面山傍水,土人悉以種麥。”

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若召募土人,必得豪勇,與賊相熟,知其氣力所極,無望風之驚。”

清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蘇縣境北際界平,兩山對峙,疊嶂復崖,莾為盜藪。土人李虎等潛踞其中,時出侵略。”

《老殘遊記》第二回:“後人敬他的忠義,所以至今春秋時節,土人尚不斷的來此進香。”

郁達夫《杭江小曆紀程·諸暨五泄》:“所謂五泄者,就是五個瀑布的意思,土人呼瀑布為泄,所以有這一個名稱。”

2. 指 經濟 文化 等不發達的 土著 (含輕視意)。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二》:“土人一字,本來只說生在本地的人,沒有什麼惡意。後來因其所指,多系野蠻民族,所以加添了一種新意義,仿佛成了野蠻人的代名詞。”

3. 本國人。

唐馬總《贈日本僧空海離合》詩:“何乃萬里來,可非炫其才。增學助之機,土人如子稀。”

鄭觀應《盛世危言·稅則》:“查中外各國請外國人為稅務司監收國稅者,只印度、中國、日本三國而已…… 日本初聘西人協理,今則全換土人,不用西人矣。”

4. 土偶

漢桓寬《鹽鐵論·殊路》:“今仲由、 冉求無檀柘之材, 隋和之璞,而強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礪鈆刀,飾嫫母畫土人也。”

5. 泥塑 匠人。參見“ 土工 ”。

6. 貶義詞,形容人老土。

7.蔑稱、辱罵。

日本警察辱罵沖繩民眾:你這土人! 日本警察辱罵沖繩民眾:你這土人!

“土人”一詞在日語中指未開化的土著居民,從近代以來一直是日本本土居民對沖繩人、阿伊努人等土著民族的蔑稱。《朝日新聞》19日也稱,從二戰前到上世紀70年代,日本本土居民在貶損侮辱沖繩居民時常使用“土人”一詞。兩個詞語都是歧視色彩濃厚的蔑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