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鳳鄉鎮

團鳳鄉鎮,武漢對外開放的東大門,是通向鄂東的門戶。


區位優越
淋山河鎮東接黃岡市區,距黃岡市區僅40公里,西鄰武漢市,距武漢市區僅60公里,南望鄂州、黃石,集四個大中城市輻射一身。 武漢素稱“九省通衢”,以武漢為圓心,在半徑400公里範圍內,輻射45箇中等以上城市;在半徑1200公里範圍內,涵蓋中國14個GDP超千億元城市中的12個,淋山河是武漢對外開放的東大門,是通向鄂東的門戶。
黃岡、鄂州、黃石三城市隔江相望,是湖北重要的輕紡、服裝、飲品、副食生產基地。淋山河鎮形成了副食、建材、日用飲品、服裝、生產的主要配送基地,已成為鄂東連線武漢與黃岡、鄂州、黃石的橋樑。
交通便捷
106國道、318國道、京九鐵路貫穿全鎮,京九鐵路團風站就設在鎮區內,連線鎮區與車間的站前大道已建成通車。西距團風縣城15公里,南距黃岡市區36公里,距武漢市區60公里。淋山河鎮距武漢天河機場75公里,距正在建設的陽邏新機場僅45公里,距滬蓉高速、京珠高速公路45公里。縱橫交錯的公路與鐵路構成了淋山河西進東出,南來北往,快速便捷的交通網路。
產業鏈條已經形成
按照“調整興鎮,開發富民”的工作思路,全鎮“五帶產業”(萬畝林果帶,萬畝蔬菜生產帶,萬畝鮮魚養殖帶,5000畝藥茶棉種植帶,6000畝蓮藕種植帶)已經形成並已發揮效益。其中:蔬菜生產帶、藥茶棉生產帶被納入縣級“三帶產業”,特別是棉花、馬蹄種植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棉紡織業歷經200多年的發展,造就了大批棉紡企業和技術人員,目前團風縣種植棉花10萬畝,年產棉花60萬擔,為大規模紡織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素有“地下雪梨”之稱,吃後順氣養顏的馬蹄種植有3萬畝;以山河建工集團為龍頭的國家民建一級企業享譽省城武漢,建築市場遍布全國百個大中城市,正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年建築業承接工程量10億元,為建材生產與銷售提供了廣闊的銷售市場。
基礎設施齊全
淋山河鎮經歷屆鎮委、鎮政府的努力建設,目前已形成功能齊全的集鎮。街道整潔寬敞,市場繁榮活躍,以山河大道為紐帶,以山河大市場為龍頭,從事各類個體私營業主達800餘戶,從業人員近萬人,年集市貿易成效額過5億元。鎮區擁有515KVA的變電站一座,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已經建成通水。移動通信、有線電視、郵政、電信業務飛速發展,鎮區建有移動和聯通發射塔各2個,移動、聯通及有線電視覆蓋全鎮每個角落。GSM工程已向全鎮提供優質的移動和寬頻網業務。
[編輯] 上巴河鎮
(一)全鎮掠影 上巴河鎮是團風縣的東大門,位於巴河之濱,黃上公路與柳界公路交接處,全鎮版圖面積68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574畝,轄28個行政村,一個居民委員會,24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378人,勞動力12755個,屬丘陵地貌。
上巴河山水靈秀,人文藪澤,隨著社會進步,優秀人物輩出,上巴河是著名哲學家熊十力的誕生地。上巴河鎮區位優越,南距黃岡市區34公里,距黃州火車讓5公里,東臨巴河與浠水縣隔河相望,距浠水縣城22公里,北鄰總路咀鎮和但店鎮,西距團風縣城20公里。
上巴河鎮是鄂東重鎮,城區基礎設施良好,水、電、路、通訊等各項設施日趨完善,投資環境優越,黃沙、鐵砂開採是國內外客商投資置業的首選佳境,建築建材是上巴河鎮支柱產業。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實收入2.3億元,全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財政收入過50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1596元。
(二)鎮情鎮況
1、土壤:土壤為石灰性沖質母質,土層渾厚,PH值為中性到鹼性。土壤中有氮、磷、鉀、硼等多種元素。
2、氣候:屬亞熱帶委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40.3℃,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2.2℃。日照時數多年平均2986小時,日照率為47.2%。雨量多年值為1240毫米,在夏季梅寸時期雨量相對集中,占全年總量的45%左右,日最大降雨量達301.7毫米,年最多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本地最多風向為東風,其頻率33%,無霜期263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十二月初,終霜期一般出現在三月上旬末,中旬初。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7%。
3、資源:黃砂、鐵砂資源蘊藏量大,淡水資源豐富,水量充沛,擁有水庫五座,巴河在上巴河境內全長14.8公里,東江河境內全長4.5公里,淡水養殖水面達5000畝,巴河藕3000餘畝,柑桔、板栗、石榴、銀杏等綠化經濟林5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70%。
4、人口分布:上巴河鎮總人口為32378人。其中男性17026人,占52.6%,女性15352人,占47.4%,年齡結構分為三階段,0至15歲人口6044人,男性3502人,女性2542人,16至59歲人口22617人,男性11225人,女性11392人,60歲以上人口3717人,男性2299人,女性1418人。
5、交通:上巴河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318國道、106國道貫穿全鎮。集鎮處於黃上公路、柳界公路交匯處,南距黃岡市34公里,黃州火車站5公里,東臨巴河與浠水隔河相望,距浠水縣城22公里,相鄰總路咀、但店、馬曹廟、黃州區陳策樓三個集鎮。西距團風縣城20公里。
6、供水:上巴河鎮城區有日供水能力在1000T以上的自來水廠一座,供水人口達5000餘人。
7、供電:鎮區新建“三五”變電站一座,為從事各業生產提供充足的電力能源供應。
8、通訊:鎮區建有移動、聯動發射塔2個,移動和聯通電話全境貫通,GSM工程已向全鎮提供優質的移動和寬頻業務。
(三)人文風采
1、歷史傳說:
上巴河自清代至民國時期,巴河上下,運載貨物的竹排帆船常在此地停靠,因之逐漸形成了集鎮,解放前,鎮區水運暢通。解放後,巴河河床不斷升高,航道游離,水運終止。
2、名人名事:
熊十力(1885—1968),名繼智,、定中、升恆,號子真,中年之後更名十力。晚年自號漆園老人。上巴河鎮熊坳張家灣人,熊對清朝的腐敗政治不滿,立志改革社會,積極投身民主革命,新中國誕生後,曾被選為全國政協二、三、四屆政協委員,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陳毅以及徐特立、林伯渠、郭沫若等都很關心他,與他談論學術。熊十力先後撰有《原儒》、《體用議》、《明心篇》等哲學著作,這些著作傳布歐亞,影響深遠,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熊十力是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
3、地方文化:巴河在上巴河地段有一個水潭子,故名叫馬家潭,馬家潭村民從古至今每逢端午節民間舉行劃龍船比賽,歡度佳節。
4、名勝古蹟:有柳公堡、保華寺、普濟寺、竹陂寺、仙人石、天山風景區等名勝古蹟。
(四)小康建設
1、小康建設目標:到2010年末實現工農業產值過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1個億,財政收入突破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過3500元,村村通柏油路,組組通有線電視,戶戶通電話。
2、發展方向:建設高產穩產商品糧基地1萬畝。建設三大經濟帶:即水產經濟帶5000畝,巴河藕蓮米經濟帶5000畝,以石榴和板栗為主綠色經濟5000畝,建設三大支柱產業企業建築建材產業過億元。黃沙、鐵砂開採過億元,工業園區企業產值過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