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黃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

圖解黃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

《圖解黃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是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戰國)秦越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解黃帝八十一難經:回歸中醫養生之道》

《黃帝八十一難經》簡稱《難經》,與《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並稱中國古代中醫學四大經典,是養生家、道家、氣功內丹家、武術家、醫家尤其針灸家必讀的首選書籍。雖然《難經》全文不到1.2萬字,但文簡意賅,地位重要,除《黃帝內經》外,至今仍然沒有任何一本醫書可代替它。因為自《難經》之後,中醫理論日益紛亂,欲溯本求源,探明完整的古代醫理,通過正統的中醫理論了解真正的古代養生之道,必須要細讀《難經》。如此重要的經典之作,在中醫悄然復興,偽中醫養生圖書欺世盜名、遺害國人的今天,更是顯得彌足珍貴。本書編寫特點:吸取兩千年來的《難經》研究成果,化紛亂繁複為簡潔統一,終極精確解讀原著。補入與《難經》相關的知識,使讀者獲得更完備、更系統的中醫理論知識。以圖表、流程圖、表格代替冗長艱澀的文字,使閱讀更加輕鬆,理解更加透徹。通過正統中醫理論闡明養生原理,使讀者得到更本真、更實用的養生知識。《黃帝八十一難經》是古代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講述了在2000多年前、甚至更遠的年代裡,人們對人體生理與病理的認識,可以稱之為古代人體使用手冊。閱讀本書,你就會驚奇地發現,2000多年前的古老醫學,並沒有隨歷史一起塵封起來,也沒有因人類科學的飛速發展而顯得落後。今天中醫課本中的經絡腧穴,依然是2000多年前醫書上的內容;2000多年前的針灸療法,不但沒有被現代醫學取代,反而在國際上備受推崇。通過本書,你不但可以了解古老而正宗的中醫理論,更重要的是,可學習到古代許多實用而有效的治病方法與養生知識。和所有醫書一樣,《黃帝八十一難經》艱深難懂,不為普通人所熟識。因此,我們將通過淺顯易懂的文字,簡潔清新的圖解手法,生動有趣的精美插圖,為你精確解讀、細緻闡釋《黃帝八十一難經》的微言大義,既便於初學者入門,又適合專業者精研。

編輯推薦

《黃帝八十一難經》是古代中醫學四大經典之一,養生家、道家、氣功家、武術家、醫家之首選必讀經典,中醫理論的源頭活水。400餘幅手繪插畫,200餘張流程圖表,全新的圖解手法,精確解讀,讓人人皆可輕鬆領悟,擁有健康。權威實用,由淺入深,內容翔實,既便於初學者入門,又適合專業者精研。

目錄

扁鵲行醫圖

編者序:不讀《難經》,必為庸醫

本書內容導航

總論

(一)一部解釋古醫知識難點的中醫典籍:《難經》概述/16

(二)不早於《黃帝內經》,承傳者扁鵲:追根溯源/20

(三)陰陽知識概述:關於陰陽/24

(四)五行知識概述:關於五行/28

第1-22難:論診脈

1.第一難 切脈為何獨取寸口?:寸口為脈之大會/34

2.第二難 尺、寸有何含義?:尺陰寸陽/38

3.第三難 何為反常的脈象?:太過與不及/46

4.第四難 如何區分陽脈與陰脈?:浮、長、滑為陽,沉、短、澀為陰/48

5.第五難 如何掌握切脈的輕重?:五種切脈力度/50

6.第六難 如何判斷脈象的陰陽虛實?:損小為虛,實大為實/52

7.第七難 什麼叫王脈?:每月皆有一旺脈/54

8.第八難 為何脈象正常也會死人?:元氣斷絕必死/58

9.第九難 如何辨別臟腑的疾病?:數脈腑病,遲脈髒病/60

10.第十難 什麼叫一脈十變?:一髒脈象的十種變化/64

11.第十一難 何為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腎氣已衰竭/70

12.第十二難 什麼是五臟的內外?:肺心為外,肝腎為內/72

13.第十三難 如何用多種手法診斷疾病?:脈象與面色、膚色的關係/74

14.第十四難 什麼是損脈至脈?:損脈似遲,至脈似數/76

15.第十五難 什麼是四時之脈?:論四時旺脈/82

16.第十六難 如何確診五臟的病變?:脈象與內症外症相結合/86

17.第十七難 如何通過切脈定奪生死?:五種死亡脈象/92

18.第十八難 什麼是三部九候診脈法?:寸關尺三部,浮中沉九候/94

19.第十九難 男女脈象有何不同?:男寸盛,女尺盛/100

20.第二十難什麼是脈的陰陽伏匿?:陽脈伏陰,陰脈伏陽,皆為病脈/102

21.第二十一難 什麼叫形病脈不病?:形病脈不病,雖病無妨;脈病形不病,終會短命/104

22.第二十二難 何為“是動”,何為“所生病”?:病邪在氣為“是動”,病邪在血為“所生病”/106

第23-29難:論經絡

23.第二十三難 什麼是經脈的度數與始終?:經脈的長度與循行/114

24.第二十四難 如何判斷脈氣的衰竭?:脈氣衰竭的徵兆/120

25.第二十五難 何為十二經脈?:論十二經脈/124

26.第二十六難 什麼是十五別絡?:十二經脈加陰絡、陽絡與脾之大絡/134

27.第二十七難 什麼是奇經八脈?:不拘於十二經的八個經脈/150

28.第二十八難 奇經八脈怎樣循行?:奇經八脈的循行起止/154

29.第二十九難 奇經八脈的病症都有哪些?:奇經八脈也會使人致病/158

第30-47難:論臟腑

30.第三十難 營氣是否與衛氣相隨而行?:營衛相隨,衛外營內/162

31.第三十一難 什麼是三焦?:上、中、下三焦的合稱/166

32.第三十二難 為何心肺位於膈上?:心肺君臨膈上的原因/170

33.第三十三難 什麼是肺金肝木沉浮說?:肺金非純金,肝木非純木/172

34.第三十四難 何為五臟的聲色嗅味與七神?:五行歸類法,辨證更輕鬆/178

35.第三十五難 為何心肺與小、大腸相距較遠?:臟腑各司其職,分工不同/180

36.第三十六難 為什麼人有兩個腎?:左腎右命門/182

37.第三十七難 五臟之氣通向哪裡?:五臟與九竅/184

38.第三十八難 為何髒五而腑六?:三焦亦算一腑/186

39.第三十九難 何為五腑六髒?:命門亦算一髒/188

40.第四十難 為何腎肺與聲嗅有關?:耳聞鼻嗅的原理/190

41.第四十一難 肝臟為什麼有兩葉?:因草木初生皆兩葉/192

42.第四十二難 腸胃長度與容量各是多少?:古中醫的解剖知識/194

43.第四十三難 為何人七日不飲食則死?:七天會將水谷津液消耗竭盡/198

44.第四十四難 什麼是七沖門?:消化系統的七個要衝之門/200

45.第四十五難 什麼是八會?:八會穴的名稱與意義/202

46.第四十六難 為何老少睡眠不同?:氣血的盛衰/204

47.第四十七難 人臉為什麼不怕冷?:頭為諸陽之會/206

第48-61難:論疾病

48.第四十八難 何謂人有三虛三實?:脈象、病症與診候/210

49.第四十九難 什麼是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兩類主要病因/212

50.第五十難 如何從生克關係區分五邪?:五邪的名稱與傳變/218

51.第五十一難 怎樣識別髒病與腑病?:髒病與腑病的區別/220

52.第五十二難 按診如何判斷髒病與腑病?:髒病與腑病的陰陽屬性/222

53.第五十三難 什麼是“七傳者死”?:論七傳與間髒/224

54.第五十四難 為何腑病好治而髒病難治?:髒病與腑病的傳變規律/226

55.第五十五難 什麼是髒積腑聚?:積病與聚病的區別/228

56.第五十六難 什麼是五積?:形成積病的原因/230

57.第五十七難 什麼是五泄?:腹瀉的分類與症狀/234

58.第五十八難 怎樣識別判斷傷寒病?:中醫的傷寒概念/236

59.第五十九難 如何鑑別狂癲病?:狂病與癲病的區別/246

60.第六十難 何為心腦疾病的厥痛與真痛?:厥痛可治,真痛必死/248

61.第六十一難 什麼是望聞問切?:早期中醫四診的內容/250

第62-68難:論腧穴

62.第六十二難 為何陽經的井滎穴數有六個?:陽經五輸另加一穴為原穴/256

63.第六十三難 為何五輸穴皆始於井穴?:井穴為脈氣始生之處/258

64.第六十四難 五輸穴與五行是怎樣配置的?:五輸與五行的關係/260

65.第六十五難 什麼是“所出為井,所入為合”?:脈氣自井穴出,自合穴入臟腑/264

66.第六十六難 什麼是十二經之原穴?:十二原穴的名稱/266

67.第六十七難 什麼叫陰募陽俞?:陰病行陽,陽病行陰/268

68.第六十八難 五輸穴主治哪些疾病?:五輸穴的名稱含義與功能/270

第69-81難:論針法

69.第六十九難 什麼是補母瀉子針法?:五行原理在針法上的套用/274

70.第七十難 為何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春夏陽升,秋冬陽潛/276

71.第七十一難 針刺營衛有何說法?:刺營不傷衛,刺衛不傷營/278

72.第七十二難 什麼是迎隨調氣法?:隨補迎瀉/280

73.第七十三難 什麼叫刺滎瀉井法?:瀉井須瀉滎,補井當補合/282

74.第七十四難 不同季節,如何對五輸穴用針?:五輸穴與季節的關係/284

75.第七十五難 如何調整五臟失衡?:補母瀉子法原理/286

76.第七十六難 補瀉的原則是什麼?:保障營衛的正常營運/288

77.第七十七難上工與中工有何區別?: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290

78.第七十八難 如何左右手配合施針?:要重視左手的作用/292

79.第七十九難 迎隨手法怎樣與補母瀉子法結合?:隨法補母,迎法瀉子/294

80.第八十難 什麼是“有見如入,有見如出”?:施針的進出火候/296

81.第八十一難 什麼是“無實實虛虛”?:補實瀉虛如同殺人/298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