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指護包括天.龍.阿修羅、夜叉、迦樓羅、緊那羅、乾闥婆和摩喉羅迦八類的佛教護法.因為以天部和龍部為首領,故統稱為“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人數眾多,掌管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佛教神明.同時也是最容易使修持者獲得加持的神明。

基本信息

圖解天龍八部

內容簡介

《圖解天龍八部:獲得平安、財富、健康最直接的藏密法門(圖解經典)》:圖解認識最靈驗可靠的佛教庇護神明

獲得平安、財富、健康最直接的藏密法門。

直接掌管生活的所有方面,與我們現實利益密切相關,是你身邊最熟悉的佛教神明。

為自己選擇一個最靈驗的專屬守護神,獲得人生與事業最堅實的庇護與加持。

100幅精美的佛像繪畫鑑賞,辨識特徵一目了然,讓你輕鬆找到自己的有緣護法。

在佛教世界中,身心皈依佛菩薩,就如同人生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而在人漫長的一生中,隨時可能會遭遇困頓,災難,變故,背叛,孤獨,無助等實際的困難和障礙,這時我們更加需要具有世俗利益的護法來庇佑我們,帶給我們安全感。相比於大家熟悉和景仰的佛菩薩,天龍八部等護法神更像是我們的貼身護衛,能守護我們遠離痛苦與磨難。天龍八部作為佛教護法中最強大的一支隊伍,具有消災、降福、增益、招財等實際功德,能幫助我們平穩度過人生中的困難期,對我們的實際利益進行加持與庇護。

《圖解天龍八部:獲得平安、財富、健康最直接的藏密法門(圖解經典)》採用獨特的圖解編輯方法,通過左文右圖的閱讀模式,讓讀者在愉快的視覺享受中,輕鬆了解佛教天龍八部的方方面面,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修持神明。同時,通過天龍八部奇異的個性與生存狀態,了解佛法對生命存在與價值的判斷,以天龍八部為鑑,給自己人生和事業帶來啟發與幫助。

天龍八部聽法圖

此圖選自清代丁觀鵬所繪《法界源流圖》,正中是正在說法的釋迦牟尼佛,兩旁是天神和摩喉羅迦,圍繞四周的是天龍八部中的其餘六部。佛經中記載,天龍八部常隨佛聽法,莊嚴道場,此圖表現的即是這一情景。

圖書目錄

不完美的護法——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之天部與龍部

藥師佛壇城中的天龍八部

編者序:找到你今世的庇護神

本書閱讀導航

第一章 打開佛教護法的第一扇門:天龍八部

1 佛教世界中最具特色的神魔護法:天龍八部

2 佛教兼容並蓄的體現:天龍八部的來源

3 貪、嗔、痴三毒:天龍八部的特徵

4 佛教護法的主力軍:天龍八部的地位

5 世間護法與出世間護法:天龍八部的分類

6 因果與業力:天龍八部的存在之因

7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的世界觀

8 業力、平等、超脫:佛教的生命觀

9 打開中國文人的想像之門:天龍八部對中國文學作品的影響

10 崇聖寺塔頂的大鵬金翅鳥:建築中的天龍八部

11 石窟壁畫的傳承發展:繪畫藝術中的天龍八部

第二章 天神的生活領域:天界

1 三界二十八天:天界的結構

2 天衣、天樂、天花:天界的環境

3 須彌山:天人的所在地

4 天人的宮殿、飲食:天人的生存環境

5 天人生命終結的過程:天人的衰老和死亡

6 中陰身:天人轉世輪迴的中間站

第三章 遍布三界的天神:天部諸尊

1 須彌山腰北部護法財神:多聞天王

2 須彌山腰南部護法善神:增長天王

3 須彌山腰東部護法樂神:持國天王

4 須彌山腰西部護法龍神:廣目天王

5 天界的統治者:帝釋天

6 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大自在天

7 佛教哼哈二將之合口將:那羅延天

8 大日如來應現的化身:大梵天

9 藏傳佛教的首席護法:大黑天

10 掌管生死的護法神:閻王天

11 守護西方的水族之王:水天

12 養育群生、繁生土地的護法女神:地天

13 掌管智慧、才藝的護法神:辯才天

14 帶來吉祥與安樂的護法神:吉祥天

15 擅長隱身、消除障難、增進利益的佛菩薩化身:摩利支天

16 給予人們名譽、福滿、子孫的護法神:風天

17 給予繁榮富足、保障居家平安的護法神:火天

18 保護智慧的白色象頭財神:大聖歡喜天

第四章 具有強大威力的護法:天龍八部之龍

1 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靈物:龍

2 地下寶物、伏藏的守護者:天龍八部之龍眾

3 蛇形或半人半蛇形的龍:佛教中的龍

4 龍的不同定位:佛教龍與漢地龍的區別

5 龍的八種幻化身形:漢地的龍形象

6 護持世間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龍領袖:八大龍王

7 龍形象發展變化的產物:龍之九子

8 最早見到佛陀的龍王:文鄰龍王

9 迦葉皈依佛門的緣由:佛陀降伏火龍的故事

10 菩薩慈悲示現:龍女“即身成佛”的故事

11 八宗之祖龍樹菩薩的佛緣:龍樹菩薩入龍宮求法

12 九龍吐香水為佛洗浴:浴佛節

13 西藏的龍神崇拜:祭龍節

14 龍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感:漢地龍的影響

第五章 天龍八部的其餘六部:阿修羅、夜叉、迦樓羅、緊那羅、乾闥婆、摩睺羅迦

(一)阿修羅

1 與天界統治者爭權奪勢的護法神:阿修羅

2 永無停休的戰爭:阿修羅與帝釋天的恩怨

3 須彌山四面海:阿修羅的住處

4 阿修羅的統率者:阿修羅王

5 日食、月食:阿修羅手障日月的產物

6 古印度神話中的阿修羅:鑽石與阿修羅的故事

7 六道中的阿修羅道:善道卻沒有善人

(二)夜叉

1 半人半神的眾生:夜叉

2 佛經中的夜叉:佛陀前世與夜叉的故事

3 藥師佛的眷屬、《藥師經》的守護神:藥師十二夜叉

4 多聞天王的眷屬:八大夜叉

5 《般若經》及其持誦者的守護神:十六善神夜叉

6 安胎、產婦、幼兒的守護神:女夜叉鬼子母

7 夜叉的孿生兄弟:羅剎

8 傳統文化中的羅剎:羅剎的職能

9 不宜舉百事、必有殃禍之日:羅剎日

(三)迦樓羅

1 與佛法因緣甚深的護法神:迦樓羅

2 佛陀慈悲教化的故事:迦樓羅與龍王

3 《西遊記》中的大鵬金翅鳥:文學中的迦樓羅

(四)緊那羅與乾闥婆

1 天界演奏音樂的天神:緊那羅

2 半人半神的天界樂師:乾闥婆

3 佛教中的香文化:香神乾闥婆

4 經文中職屬各異的乾闥婆:乾闥婆的四種職能

5 古印度神話中的夫妻:乾闥婆與緊那羅

6 乾闥婆與緊那羅的化身:飛天

(五)摩睺羅迦

1 與天龍相對應的地龍:摩睺羅迦

2 梁武帝妻子的化身:大蟒蛇摩睺羅迦的傳說故事

第六章 天龍八部的生存環境:三界

1 天龍八部的生存形式與狀態:三界

2 有情生命世界與無情環境世界:三界的基本構成

3 天龍八部的不同生活環境:佛陀的三種宇宙觀

4 三界有情生命生死的中間狀態:中有

5 十二因緣:三界有情生命輪迴的模式

6 六道輪迴圖:三界的縮影

7 脫離三惡道:三界內的生命最佳化

8 天龍八部修行的目的:涅盤

9 到達涅的驛站:淨土

10 推動三界運轉的根本:業因

11 佛教的世界觀:三世十方界

第七章 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天龍八部的神通

1天龍八部神秘現象的背後:神通

2 六道眾生的解脫:如何得到神通

3 修習禪定與智慧所獲得的超能力:佛教的神通

4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神通不敵業力

5 佛法的最高神通:禪定與智慧

6 帝釋天以如意通試煉修行人:天人的神通

7 依時節降雨、促五穀豐收:龍的神通

8 傳說中的鬼類之一:夜叉的神通

9 阿修羅化現神通與天人戰爭:阿修羅的神通

10 能大能小,能顯能隱:迦樓羅的神通

11 佛陀的種種瑞相:佛陀的神通

12 向蛇王借山的故事:菩薩的神通

13 目犍連降伏龍王:聖者的神通

……

創作背景

人活一輩子,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健康、快樂、智慧、財富、還是……?大幹世界,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定位都各不相同,但是,大家的目的卻都是一致的——得到快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那么怎樣才能快速直接地達到目的、實現理想呢?不同於世俗的觀念,佛教認為,在通往這個目標的路上,信仰可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並且能使人得到最長遠的利益。

在佛教世界,身心皈依佛菩薩,就好比人生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而在人漫長的一生中,隨時可能會遭遇困頓、災難、變故、背叛、孤獨、無助等實際的困難和障礙,這時我們更加需要具有世俗利益的護法來庇佑我們,帶給我們安全感。相比於大家熟悉和景仰的佛菩薩,天龍八部等護法神更像是我們的貼身護衛,能守護我們遠離痛苦與磨難。

本書以實用性為主,輔以知識性的介紹與鑑賞性的說明,通過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圖解方式,系統地、完整地介紹了天龍八部諸神,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慣、性格特徵、神通業力等。並在此基礎上從天龍八部的角度切入,引出了與之有關的眾多佛理,如佛教的世界觀、時間觀、宇宙觀、三界、十二因緣、六道輪迴、中陰、淨土等。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富有層次的圖解與圖鑑,儘可能地將深奧廣搏的佛理明了地展示給大家,並在此基礎上相應提出一些積德消業的切實可行的建議。此外,書中還在相關章節穿插了天龍八部諸神與地方習俗、傳統節日的聯繫,以及其對文學作品、建築等的影響,讓讀者能深刻地體會到身邊天龍八部的存在與影響。

讀者可以在字裡行間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有時或許會在某一句話上徘徊許久,有時也許會讓心緒慢慢沉靜。在一字一句咀嚼的過程中,探視不同生命細微之處的異同,體會生命最真實的一面。

精彩試讀片段

佛教兼容並蓄的體現 天龍八部的來源 天龍八部在佛教中雖然屬於護法神靈,但其形象並非都是由佛教原創而來,其中許多形象是從其他宗教或文化中吸收而來。總的來看,這類形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古印度神話與印度教。

天龍八部與古印度神話 由於佛教最早發源於印度,因此其中不免會受到古印度文化的影響,天龍八部中許多形象正是源自古印度神話。兩相對照我們可以發現,源自印度神話的神靈主要是其主神大梵天的後代。其中除大自在天是大梵天的兒子外,大部分後代的直接祖先是大梵天的長孫伽葉波,包括天神、阿修羅、龍、迦樓羅與乾闥婆。

伽葉波有十三個妻子,分別生下了不同的種族,大姐底提生下了底提取族,二姐擅奴生下了擅那婆族,這兩個種族被合稱為阿修羅;老三生下了十二天神。至此,就開始了阿修羅與天神間無休止的戰爭,其中最重要的是攪乳海,誕生了美麗的吉祥天,嫁給了十二天神中最小的毗濕奴。毗那陀生下了迦樓羅,伽德魯生下了那竭族(龍族),牟妮生下了乾闥婆族。

其他的妻子生下了別的動物,天龍八部中除了夜叉和緊那羅外都是伽葉波的直接後代。而夜叉首領,是大梵天第四子的孫子俱毗羅(即多聞天);緊那羅在古印度神話中是一種精靈,與乾闥婆一樣,為天神歌唱。

天龍八部與印度教 天龍八部還有一部分神靈來自印度教,其中最特別的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大梵天、濕婆、毗濕奴,都是天龍八部中天部的神靈。大梵天,是印度教中世界萬物的創造者,三大主神之創造之神;大自在天,印度教中的濕婆,三大主神之毀滅之神;那羅延天,印度教中的毗濕奴,三大主神之保護之神。

從天龍八部神靈的來源與演變,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形象傳人佛教後是經過了大的改造的。就大梵天而言,在印度教中是整個宇宙的創造者,而在佛教中,僅僅是世間護法神,與在印度教中的地位相差甚遠。

貪、嗔、痴三毒 天龍八部的特徵 天龍八部作為佛教護法神靈,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他們中的許多神靈在驕慢、嗔怒、貪吝、多疑、愚痴等習氣中都有一定偏執,佛教中將這些習氣歸納為貪、嗔、痴三毒。

天龍八部的特徵 天龍八部雖然貴為佛教的護法神靈,但是他們並非如我們通常認識的佛、菩薩那樣覺行圓滿,而是還具有如同我們人類般的憤怒、貪婪、偏見等,這是天龍八部諸神最重要的特徵。具體到每一部護法,他們的性格特徵各不相同。例如,天神雖然享有很大的福報,嫉妒心卻很強,據佛經記載,天人因嫉妒專心修法的鄔羅阿修羅王,派天女下界誘惑他,從而挑起了天界與阿修羅界的戰爭;統治水族的龍王們嗔心很大,動則發怒,興風降雨,給人間帶來災禍,而他們也因此忍受著“四苦”的折磨;阿修羅的脾氣很暴躁,執拗、疑心重,總是覺得佛祖偏袒天神,而易怒狂躁,與天神爭戰不斷。

貪、嗔、痴三毒 天龍八部所具有的這些特徵在佛教都歸於貪、嗔、痴三毒之中,佛教認為,三毒是三界中一切眾生煩惱、痛苦的根源,因為它們能夠毒害眾生的修行處世之心,因此被稱為三毒。

其中,貪是指貪慾,是因為喜歡某物而產生的一種占有欲。世間萬物形形色色,在佛教看來,這些東西都是虛幻不實的,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會對它們產生強烈的占有欲。

嗔,指嗔恨之心。嗔恚的產生與貪慾相反,是由於對某物的厭惡而產生的一種不良情緒。嫉妒、傲慢、惱怒都是嗔恚的表現形式,都嚴重影響眾生的修行。

痴,指愚痴,又叫無明,是沒有認清世間真相的表現。世間萬物本來是沒有自性的,如果以為它們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就容易產生貪婪之心;眾生自身也是一個暫時的存在,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又會產生嗔恚之心,所以愚痴無明是三毒的根本所在。

天龍八部雖然是佛教護法,但並沒有擺脫三毒的毒害,因為各自的特徵而造下惡業,因此同六道中其他眾生一樣,依然要遭受輪迴之苦。

佛教護法的主力軍 天龍八部的地位 護法,在佛教神明體系中地位不高,但卻是最基礎的部分,其職屬與功能都不容小視,特別是天龍八部的八大部眾,是佛教護法中最重要最龐大最壯觀的一支隊伍。

佛、菩薩、羅漢、護法 佛,這個名稱是外來語,來自古老的梵文,是佛陀的簡稱,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是經過非常久遠世間的修持,破除了所有的障礙,圓滿了一切福德和智慧,徹底從凡問的迷失中覺醒的覺悟者,也是理智、情感和能力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之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菩薩,是菩提薩堙的簡稱,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神靈。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常為男相,傳入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以及菩薩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形象便逐漸轉化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菩薩既是已經“覺悟的眾生”,又是以覺悟他人為己任的有情。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指的是通過持戒修行,已經擺脫塵世一切煩惱的成就者。羅漢的陣容非常強大,足足有五百位之多,統稱為五百羅漢。在佛教不斷發展興盛的過程中,羅漢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以自己的功德與智慧教化世人,引導眾生脫離塵世間的苦難。

護法,顧名思義指保護佛法的神靈,其主要職責是護衛佛法免受妖魔的侵襲和打擾,維護佛教教義的完整性。在佛教龐大的護法隊伍中,主要分為世間護法與出世間護法兩類,天龍八部的八個部眾主要為世間護法,但也有個別是出世間護法,地位與職能也各有差異。因此,在佛教護法中,天龍八部占有無可爭議的主力軍地位。

世間護法與出世間護法 天龍八部的分類 天龍八部的八部眾雖被尊為佛教的護法神,但他們中的大部分神靈仍受業力制約,忍受六道輪迴之苦,這一類稱為世間護法;天部中也有一小部分神靈,出離六道輪迴,如大黑天、吉祥天、閻王天等,稱為出世間護法。

世間護法 世間護法是居住在今世間的神靈,受業力的制約,與眾生仍有情緣。

世間護法在前世的修行很盲目,再加上他們死亡時的善惡願望等業力,共同產生了世間護法賴以托生的條件,他們可托生為天界的統治者,如天部的帝釋天;也可托生為夜叉等,所有這些神靈都具有強大的行善作惡的能力。

世間護法的法力是在他們立誓護法之後,由釋迦牟尼佛或是其他上師所賦予,所以必須佑護佛法。世間護法中有很多神靈並非一開始就是佛教神靈,如大梵天,是印度萬神殿的三大主神之一,創造了整個宇宙,在印度教的地位極高,但在佛教中卻是天龍八部中的天部神靈,且為世間護法,僅占據次要的位置。在早期佛教中,大梵天與帝釋天被刻畫成釋迦牟尼身旁的兩位脅侍,地位已不如印度教中那般崇高。據說,大梵天的面相原本很柔和,轉變為護法後,呈現出令人恐怖的忿怒相貌。

出世間護法 出世間護法,指出離六道輪迴,已經進入或超出見道,獲得聖者位的神靈。出世間護法是由自身所生的強烈願望來佑護佛法的,包括在僧皈依的範圍之內,因而可以將出世間護法作為皈依處,或作為導師和靈魂護佑者。天龍八部中只有天部的幾位神靈屬於此類,如吉祥天、大黑天、閻羅天等都是出世間護法。這幾位神靈原本都屬於印度教,因干擾佛陀禪定而被佛陀作法收服,從而成為佛教的護法神靈。

P28-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