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援助

國際援助是指國際組織或外國政府提供無償援助的進出口貨物。

國際援助的發展

國際援助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是殖民主義從復興、興盛到滅亡的一個歷史時期,一些歐洲國家曾經把整個地球瓜分成了它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受到了來自宗主國全面的干預與控制,這即是殖民統治。它是干預的一種極端形式,內容包括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方面面,或者說是一種早期形態。戰後殖民地相繼取得民族獨立,殖民國家失去了對被殖民國家的直接統治權,但並沒有放棄對獨立後的原殖民地的經濟干預,它往往體現在不平等的經濟與技術的交換。事實上,在現階段的國際舞台上,多種干預形式同時或互動發生著作用,同樣包括經濟上的干預、政治上的干預和軍事上的干預,甚至已經上升到了大國集團或聯合國對某一或某些國家的干預。國際援助不等同於上述任何一種干預形式,雖然它也許間接與經濟和政治干預相關。國際援助的最大特點是它給干預賦予了極大的人道主義色彩,因為其目標是為了促進援助國的發展進而促進世界的發展。一般意義上的國際援助主要是基於對欠發達或不發達狀態原因的假設從而實施一系列改變這一狀態的行動,在行動上主要表現實施一系列以資金或物資投入為主體的發展支持。

從歷史上看,國際援助作為一種國際關係現象雖然由來已久,但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實現了機制化、體系化、規範化,而且二戰前後的國際援助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特點。

(1)二戰前的國際援助大多是在盟國之間進行的,大多出於軍事和戰略上的直接目的。而戰後國際援助主要是從已開發國家流向開發中國家,是在幫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的名義下進行的。

(2)二戰前的國際援助多為雙邊行為,沒有形成國際性的制度體系。戰後的國際援助不僅形成了一個相當完備的國際體系,而且具有制度化、經常性、大規模的特點,不僅有專門的國際機構,各已開發國家也都設有專職政府機構。在戰後國際關係體系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完全游離於國際援助的系統網路之外。

戰後國際援助被認為成功的例子首推歐洲復興發展計畫,或稱馬歇爾計畫。歐洲復興發展計畫的實施使得遭受嚴重破壞的歐洲得到了很快的恢復,並在其後的年代達到了戰後空前的繁榮。隨後就開始了將這種經濟成長的經驗向欠已開發國家轉移的進程。這種增長的轉移建立在以下幾個基礎之上:

(1)已開發國家與許多欠已開發國家均有歷史上的利益關係,這種利益關係開始於殖民時代。

(2)經濟復興後,已開發國家需要穩定的海外市場從而保證足夠的有效需求,因此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發展也是為了滿足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需要。

(3)國際政治體系的運作使得已開發國家與欠已開發國家之間開始有了相互的依存性,聯合國系統為這種轉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增長轉移的促進主要是通過發展援助來操作的。聯合國為改善世界各國的貧富不均的狀況,自1961年起相繼提出了四個“聯合國發展十年”計畫。在1981年開始的第三個發展十年計畫中,根據第2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第2626號決議,已開發國家應每年拿出其國民生產總值的0.7%,用於對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援助,以緩和日益擴大的南北差距。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聯合國的輔助機構——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及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旨在開展對第三世界的技術援助活動,是當前國際上提供多邊技術援助的最大機構,其80%的資金用於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足600美元的最不已開發國家。聯合國貿發會議,一直是聯大一個協調南北關係和進行審議的論壇,其中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和發展問題受到特別關注。1968年它推動設立了對開發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實行“普遍優惠制”。2000年2月在曼谷舉行的第十屆貿發會議,即以全球化為其主題。該屆大會通過的《曼谷宣言》和《行動計畫》兩份重要檔案,充分反映了開發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形勢下,要求建立更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貿易新秩序的強烈願望,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國際經濟平衡、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建議。

直到20世紀70年代,國際援助主要還是集中在經濟領域,但到了80年代就開始寬化到社會發展領域,尤其是多邊和雙邊的技術援助項目。這種轉移體現了對發展的深層次的認識。經濟成長與社會全面進步的關係在80年代的國際援助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這期間,健康、教育、婦女、人口、環境、資源開始作為發展計畫中的重要方面。世界銀行的建立標誌著發展干預由個體國家的行動轉變成了全球性的行為,繼之建立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使得這種全球性的發展合作更加廣泛和規範。已開發國家開始以雙邊及多邊捐助國的身份參與國際援助事業,70年代和80年代是國際援助事業發展的頂峰階段。其原因在於西方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東南亞經濟的騰飛,使得國際資本有能力把其中的部分轉向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可以說,國際援助成為了西方對開發中國家實施政治、經濟控制的一種新的手段,這長期以來被批判為“新殖民主義”。

事實上,西方已開發國家在進行發展援助的同時,在某種意義上也在輸出其政治觀念與意識形態,從而為西方左翼發展學者們所批判。當然也應該看到,西方國家進步與積極的因素也隨發展項目而傳入欠已開發國家。國際援助既包括物質形式的資金、技術、物品、人力,也包括無形的智力和信息等多種要素,實際上又是各種政治、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超越市場機制以外,藉助政府行為和國際機制,在國與國之間流動、轉移和配置的一種重要形式。它之所以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現象,主要是因為近代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存在著以下幾種規律性的運行特點和發展趨勢:

(1)國與國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不合理的國際分工和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類型產生。國家間經濟實力的差距和貧富不均,從而使富國對窮國實施援助成為可能,也使窮國通過接受國際援助以發展本國經濟成為必要。

(2)國與國之間存在著親疏遠近的非等距離關係,各國為維護自身利益,需要經常通過各種政策行為對國際關係進行調整,在國際社會中占據優勢地位的國家,力圖藉助國際援助的政策行為實現本國的戰略目標和利益最大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開發國家以經濟合作為名,向開發中國家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固然有助於開發中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同時也有利於已開發國家自身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冷戰結束後的國際援助出現的兩個不容易忽視的現象與趨勢。

(1)各種超國家的、跨地區的、次區域的、縱向橫向的非政府組織(NGO)顯示出強勁的崛起勢頭,它們在國際援助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一段時問還可能進一步增強的世界“縮小和碎片化”趨勢,原有的維繫手段和尺度卻在日益失效;而環境、衛生、經濟、人權等領域的全球性問題越來越證明系統思維的必要性,說明世界問題在很多領域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區域問題的處理結果會越來越多地影響到千里之遙的他國居民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國際非政府組織開始關注特定領域的全球問題,在國際援助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2)開發中國家開始改變作為窮國和客體只是接受援助的形象,在國際援助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而已開發國家的主導地位相對削弱。後冷戰時期,國際援助作為帶有政治外交目的和長遠戰略意圖的經濟援助政策行為,Et益成為各國政府表達本國意志、調整國家關係、平衡國際格局、維持國際秩序、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即便已開發國家目前仍在國際關係體系和國際政治格局中處於毋庸諱言的主導性優勢地位,但開發中國家在國際援助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戰略動向和政策行為,必將對國際關係的演變和發展產生不可否認的重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