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司法程式價值論

國際司法程式價值論

國際司法程式價值論,王林彬著,法律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相對於國內社會而言,國際社會的最根本特徵在於它的“無政府”的性質。“無政府”是對國際社會最直觀的一種描述,意味著國際社會缺乏中央的權威機關,即國際社會並不存在統一的立法機關、司法機構和法律執行機構,缺乏像國內社會一樣自上而下的科層式管理,獨立平等的主權國家和國家主權仍是國際體制的基石。

在全球化時代,國家間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應對,在不能奢望世界政府的情況下,法律的治理便成為合理和必然的選擇。在當代國際關係中,成千上萬的條約和協議覆蓋了國際關係的每一個領域,以至於上至外層空間下到海底區域,國家社會存在於一個國際法規則的網路之中。

作者簡介

王林彬,安徽滁州人。復旦大學法學博士,現為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兼職律師。近年來先後合譯出版格老秀斯《捕獲法》(上海人民出版社),參編《WTO法律大辭典》等著作,並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教育部課題一項。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法、國際經濟法。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國際司法的基礎理論探討

第一節 國際司法的含義與功能

一、國際司法的詞義分析

二、國際司法的概念及特徵

三、國際司法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 當代國際司法制度的新發展

一、國際司法制度的新發展

二、國際司法蓬勃發展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法律及司法程式價值的一般理論

一、法律的價值:內涵和特徵

二、司法程式的獨立價值

三、司法程式的價值標準

第四節 國際司法程式的價值:從國內法到國際法

一、國際司法制度起源於國內司法制度

二、兩種司法程式有著相同的本質和運行模式

三、國內司法程式的價值理念同樣可以指導國際司法程式

第二章 國際司法的基本程式分析

第一節 起訴程式

一、訴訟程式的啟動:訴訟請求的提出

二、初始階段程式

第二節 審判程式

一、書面程式

二、口述程式

第三節 附帶程式

一、不出庭

二、第三方參與

三、反訴

四、訴訟停止

第四節 判決與抗訴程式

一、審議

二、宣判

三、對判決的解釋和覆核

四、抗訴

第五節 諮詢程式

第六節 國際司法判決的執行機制

一、建立在自願和合作基礎上的執行機制

二、極為有限的強制執行機制

三、對國際司法執行機制的評價

第三章 國際司法程式的獨立性

第一節 司法獨立的價值理念及其國際立法

一、司法獨立的價值理念

二、司法獨立的國際立法

第二節 國際司法獨立的程式保障

一、國際法官獨立的程式保障

二、國際司法機構獨立的程式保障

第三節 對有關國際司法獨立的程式爭議及評價

一、有關法官獨立的程式爭議及評價

二、有關司法機構獨立的程式爭議及評價

第四章 國際司法程式的公正性

第一節 司法程式公正的價值

一、司法程式公正的價值理念

二、司法程式企正的價值標準

第二節 國際司法程式公正的體現

一、司法中立原則

二、程式參與原則

三、當事方平等原則

四、程式公開原則

五、程式糾正原則

六、程式時效性原則

第三節 國際司法程式的公正性評價

一、國際法院司法管轄主體上的局限

二、在程式糾正原則方面的缺陷

三、分庭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四、諮詢程式中不進行口述程式是對聽審權利的剝奪

五、安理會對國際司法公正性的影響

六、國際刑事司法程式中一些有爭議的規定

七、法律援助方面存在缺陷

第五章 國際司法程式的效率性

第一節 司法的效率價值

一、司法效率的內涵

二、司法效率的價值屬性

三、國際司法程式中的效率價值

第二節 國際司法程式對效率價值的保障

一、國際司法程式的時效性

二、國際司法的成本分析

第三節 國際司法的效率評價

一、主要國際司法機構的效率評價

二、制約國際司法程式效率的主要因素

三、提高國際司法程式效率的建議——以國際法院的改革為例

第六章 中國與國際司法

第一節 中國與國際司法的歷史與反思

一、近代以來中國與國際司法的關係回顧

二、對中國與國際司法關係的反思

第二節 國際司法的中國選擇

一、理性的參與——國際司法的中國選擇

二、中國參與國際司法的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