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濟論--中國國有經濟的發展趨勢研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解龍,男,1961年生,長沙
電力學院社會科學部副教授,主
要致力於政治經濟學、市場經濟
學及生產力經濟學等方面的研
究,已發表論文100餘篇,曾獲
中國生產力學會“全國15年生
產力經濟學優秀著作”一等獎、
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曾
獲“湖南省首屆優秀理論工作
者”、“湖南省優秀教師”光榮稱
號。
唐未兵,男,1962年7目生
於湖南省平江縣。1983年獲湖
南師範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7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
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破格晉
升為經濟學副教授。1995年被
湖南省教委選拔為湖南省普通
高校青年骨幹教師。現任湖南師
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助
理、消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碩
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產權經
濟與國有經濟等問題。已出版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
踐》等教材(任主編或副主編)、
著作(參著)7部,在《經濟學動
態》等報刊發表論文50餘篇。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國有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國有經濟的基本理論
一 國有經濟的內涵
二 國有企業的一般界定及其分類
三 國有企業制度
第二節 外國國有經濟的比較與借鑑
一 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
二 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
第三節 中國國有經濟的形成與發展
一 中國國有企業的形成
二 改革前的國有經濟發展狀況
第四節 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一 資本主義國家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二 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體制轉軌與國有企業的改革
第一節 傳統體制中的國有企業
一 傳統體制中的國有企業的基本特徵
二 傳統體制中的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矛盾
第二節 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關係
一 我國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內在兼容性
二 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的兼容取決於國有企業本身
的改革
第三節 國有企業的改革及其模式比較
一 國有企業改革的歷程與模式
二 國有企業改革模式的比較分析
三 基本結論:國有企業改革的出路在於以產權改革
為突破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第四節 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思考
一 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針和主要原則
二 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選擇與步驟
三 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
第三章 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
第一節 產權與產權制度
一 產權的含義
二 產權制度
三 產權與市場經濟
第二節 國有企業制度創新的關鍵:產權制度的重構與
最佳化
一 傳統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效率與面臨的挑戰
二 傳統國有企業產權制度形成的制度背景
三 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國有企業產權
制度
四 國有企業產權改革需要強調的若干問題
第三節 國有企業制度創新的目標:建立現代企業
制度
一 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
二 法人財產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石
三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配套改革
第四節 國有企業制度創新過程中的債務重組
一 國有企業過度負債的現狀
二 國有企業過度負債形成的原因
三 國有企業過度負債的治理
第四章 國有企業的管理創新
第一節 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動因
一 市場經濟體制與企業管理
二 傳統體制下國有企業的管理缺陷
三 改革實踐呼喚國有企業管理創新
四 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制度協同
第二節 國有企業管理觀念創新
一 國有企業管理觀念創新的重要性
二 國有企業管理觀念創新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國有企業組織制度創新
一 國有企業組織制度創新的必要性
二 國有企業組織制度創新的形式及選擇
第四節 國有企業組織結構創新
一 企業組織結構及其基本要素
二 國有企業組織結構創新的重要性
三 國有企業組織結構創新的形式及選擇
第五節國有企業領導制度創新
一 國有企業領導制度創新的必要性
二 國有企業領導制度創新的目標模式
三 國有企業領導制度創新的難點:“新三會”與
“老三會’的矛盾及其解決
第五章 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第一節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理論依據
一 傳統理論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矛盾
二 不變資本在價值創造中的新功能
三 間接活勞動縱向剖析:多環節化與產權收益
四 間接活勞動的發展:標準化、多樣化與一般化
五 價值創造與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第二節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實踐
一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原因與目的
二 國有資產的分類及其保值增值的特殊性
三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具有多元性
四 國有資產的流失與貶值問題
第三節 建立科學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一 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設的成績和目標
二 有中國特色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第六章 培育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第一節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含義與基本特點
一 經濟控制力和國有經濟控制力
二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基本特點
三 重塑國有經濟控制力的主要原因與目的
四 評價國有經濟控制力的主要指標
第二節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形成與實現
一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形成基礎
二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作用領域
三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實現層次
四 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實現形式與機制
第三節 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的主要途徑
第七章 國有經濟的結構調整
第一節 國有經濟實現形式結構調整
一 公有制實現形式的理論創新與國有經濟改革
二 國有經濟實現形式結構的最佳化調整
第二節 國有經濟的產業結構調整
一 國有經濟的產業分布特點
二 國有經濟的產業適應性
三 國有經濟的產業結構化調整
第三節 國有經濟的區域結構最佳化調整
一 國民經濟與國有經濟區域化
二 最佳化國有經濟區域結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戰略
第四節 國有經濟的資產形態結構最佳化調整
一 國有經濟的資產形態概述
二 國有資產商品化和資本化的必然性
三 促進國有經濟的資本經營和資本結構最佳化
第八章 市場體系與國有經濟
第一節 市場體系對國有經濟的影響
一 對市場體系的認識要拓寬
二 市場體系對國有經濟的影響
第二節 國有經濟市場化改革的目的與特徵
一 國有經濟的三層次結構
二 國有經濟市場化改革的主要目的與特點
三 國有經濟在市場體系中的作用
第三節 促進國有經濟發展的市場建設
一 市場體系建設
二 市場主體建設
三 市場規則建設
第九章 促進國有經濟發展的配套改革
第一節 塑造推動國有經濟改革的多元主體
一 政府主導型改革觀需要調整
二 市場中介組織與國有經濟改革和發展
三 人大和銀行的職能與國有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四 勞動者和企業家主體與國有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第二節 國有經濟的巨觀性與巨觀調控
一 國有經濟的巨觀性
二 國有經濟與巨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
三 促進國有經濟發展的巨觀管理體制和巨觀經濟
政策
第三節 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國有經濟的改革和
發展
一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
二 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與國有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第十章 國有經濟與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第一節 國有經濟與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含義與特徵
二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本情況
三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與國有經濟
第二節 國有經濟與科教興國戰略
一 科學技術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二 國有經濟與科教興國戰略
第三節 國有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 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二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國有經濟的使命
後 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