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社會

國家與社會

國家與社會圖書由文史哲編輯部編著,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國家與社會國家與社會
《國家與社會:構建怎樣的公域秩序?》內容簡介:《文史哲》雜誌創辦於1951年5月,起初是同人雜誌,自辦發行,山東大學文史兩系的陸侃如、馮沅君、高亨、蕭滌非、楊向奎、童書業、王仲犖、張維華、黃雲眉、鄭鶴聲、趙儷生等先生構成了最初的編輯班底,1953年成為山東大學文科學報之一,迄今已走過六十年的歷史行程。

由於一直走專家辦刊、學術立刊之路,《文史哲》雜誌甫一創刊便名重士林,馳譽中外,在數代讀書人心目中享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她所刊布的一篇又一篇集功力與見識於一體的精湛力作,不斷推動著當代學術的演化。新中國學術范型的幾次更替,文化界若干波瀾與事件的發生,一系列重大學術理論問題的提出與討論,都與這份雜誌密切相關。《文史哲》雜誌向有與著名出版機構合作,將文章按專題結集成冊的歷史與傳統:早在1957年,就曾與中華書局合作,以“《文史哲》叢刊”為名,推出過《中國古代文學論叢》、《語言論叢》、《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司馬遷與史記》等;後又與齊魯書社合作,推出過《治學之道》等。今者編輯部再度與商務印書館攜手,推出新一系列的“文史哲叢刊”,所收諸文,多為學術史上不可遺忘之作,望學界垂愛。

圖書目錄

總論

國家與社會:一種法學思維模式的重新解讀

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政治生態理論訴求

上控視野下的法、社會與國家——兼評日美學者之間的一場論爭

全球化與公民社會

全球公民社會:一種跨國公共社會領域

全球公民社會:一個概念性考察

全球公民社會的作用及其變革

公共權力與公民社會

權威與依附——傳統社會主義模式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社會主義市民社會的當代可能性

論政府創新的若干基本問題

領域分化後的道德寓所——兼論公共行政的道德原則

中國轉型期地方庇蔭網形成的制度因素

論公共職位的資源稀缺與配置方式

新公共管理的衝突:對一種統一範式的詰問

論公共權力的異化及其向互利的回歸——以“交易成本”為視域

中國政治與公民社會

社會轉型後的法律體系重構

改革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權力變移的關鍵

轉型期的國家可以成為推動市場化進程的力量

中國政治傳統與現代公民政治

中國化“資產者公共領域”:從民間商會到市民

社會的路徑選擇

論中國實現有效治理的社會政治心理基礎

中國公民社會的先聲——以業主委員會為例

“跨單位組織”與社會整合:對單位社會的一種解釋

社會轉型時期單位體制的政治功能與生存空間

民主憲政與公民社會

論古典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精神

公民文化建設的價值尺度

當代公民社會與民主化關係的新解讀

論民主的實現形式——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比較

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協精神

憲政制度與現代政治合法性

社會控制:關於司法與社會最一般關係的理論分析

鄉村治理與公民社會

村民自治對國家與農村社會關係的制度化重構

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村政治變遷——一個“國家與社會”的分析框架

市民社會與當代鄉村結構轉型

後記

……

作者鄧正來

ISBN:10位[7301132093] 13位[978730113209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32.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所收錄的是鄧正來先生從1992年以來就“國家與市民社會”論題發表的一些論文和譯文。它是從一個特定的維度出發對“我們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秩序的正當性”問題及其研究狀況所做的一個個案性的分析、反思和批判。在“國家與市民社會”這個題域中,本書的努力主要是透過對既有的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解釋模式的批判和反思而試圖建構起中國社會理論中的“國家與市民社會”或“國家與社會”分析框架,並努力依據此一分析框架揭示出中國在步入全球性現代化進程以後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更為深層的結構性困境。這一努力的要旨在於為既有的以國家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中引入“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的概念或向度,主張中國社會的發展以及存於其間的秩序在缺失國家建設的特定情勢中都必須依賴於社會與國家之間的互動,更是強調指出不同的知識系統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遭遇需要改變原有的社會結構並步向國家與社會相分離但卻良性互動的社會結構。

作者簡介

鄧正來 1956年2月生,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自由主義和知識社會學、法律哲學和政治哲學。創辦並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和《中國書評》。主要論著有《國家與社會》、《自由與秩序》、《哈耶克法律哲學的研究》、《規則·秩序·無知》等。主要譯著有《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地方性知識》、《自由秩序原理》、《法律史解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等。

目錄

社會秩序的建構及其正當性——《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自序

致謝

建構中國的市民社會

市民社會與國家——學理上的分野與兩種架構

台灣民間社會語式的研究

中國發展研究的檢視——兼論中國市民社會研究

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的研究

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

中國近代史中的國家與社會——序《轉型時期的社會與國家》

“國家與社會”研究架構的建構與限度——對中國鄉土社會研究的評論

市民社會與國家知識治理制度的重構——民間傳播機制的生長與作用

關於國家與市民社會研究的答問錄

國家與社會之間——鄧正來先生訪談錄

國家與市民社會的研究及其相關問題——《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自序

附錄一

市民社會與國家權力型態

晚清帝國的“市民社會”問題

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

附錄二

關於市民社會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中文部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