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57年,是國家糧食局直屬的公益性科研機構。 研究院主要業務結構分為公益性科研、工程設計和產品開發三部分,其中公益性科研部分總體劃分為糧食儲運、質量安全、加工與營養、生物技術和戰略研究等五個板塊。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設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糧食局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糧食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糧食局質量檢驗測試中心1個以及國家糧油標準研究驗證測試中心;院屬研究中心9個、中試平台4個、中試實驗基地2個;共有職工520人,其中科技人員有350多人;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7年1月,國家建委批准糧食部成立糧食部科學研究所和糧食部設計院。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1960年11月,糧食部科學研究所與糧食部設計院合併為糧食部科學研究設計院。

1964-1966年,經國家科委、糧食部批准,糧食部科學研究設計院在四川省綿陽市、河南省鄭州市、陝西省西安市、江蘇省無錫市和直轄上海市建立了分別以糧食儲藏、糧倉機械、油脂加工、小麥加工、稻穀加工為主的5個科學技術研究所。

1972年,糧食部和商業部合併,糧食部科學研究設計院併入商業部設計院,變為糧油設計室。

1979年,糧食部和商業部分開之後,糧食部科學研究設計院得以恢復發展,下轄穀物油脂化學研究和科技情報研究2個京內研究所及5個京外糧食科學技術研究所。

1984年12月,組建商業部科學研究院(同時使用商業部糧食設計院的名稱),管轄商、糧、供三部門所屬16個研究所,其中,京內4個,分別是:穀物油脂化學研究所、食品檢測技術研究所、科技情報研究所、商業機械研究所;京外12個,分別是:無錫糧科所、武漢糧科所、鄭州糧科所、西安油科所、綿陽糧食儲藏所、濟南果品所、杭州茶葉加工所、昆明食用菌所、鄭州棉麻加工所、西安生漆所、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所、天津廢舊物資回收利用所。

1989年,商業部決定將商業部科學研究院由管理院變為實體院,由院機關各部門、直屬的若干研究設計室、穀物油脂化學所和食品檢測所組成,其餘14個所劃歸部內相關專業司局和專業公司管理。

1994年,隨著商業部與物資部合併為國內貿易部,商部科學研究院(商業部糧食設計院)更名為國內貿易部科學研究院(國內貿易部北京設計院)。

1999年6月,隨著國家糧食儲備局從國內貿易部分立出來,國內貿易部科學研究院(國內貿易部北京設計院)也更名為國家糧食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國家糧食儲備局設計院)。

2001年4月,隨著國家糧食儲備局改組為國家糧食局,國家糧食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更名為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2002年10月,在列為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改革試點單位3年後,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正式被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批准進入國家啟動的第二批公益類院所改革行列。

2010年,研究院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科研條件

研究部門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設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糧食局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糧食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糧食局質量檢驗測試中心1個以及國家糧油標準研究驗證測試中心;院屬研究中心9個、中試平台4個、中試實驗基地2個,擁有清苑國家糧食儲備庫(科研示範庫)、國貿工程設計院、北京東方孚德技術發展中心等機構。

國家工程實驗室: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糧食局重點實驗室:國家糧食局糧食儲藏重點實驗室、國家糧食局糧油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糧食局糧油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國家糧食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糧油質量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糧食局質量檢驗測試中心:國家糧食局糧油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研究院研究中心:糧油儲藏技術研究中心、食品化學與品質研究中心、糧食加工技術研究中心、油脂化學研究中心、發酵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糧油微生物研究中心、糧食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研究中心、糧油營養研究中心、糧食安全戰略研究中心

中試平台:生物發酵中試條件平台、加工中試平台、糧食儲藏中試平台、糧油營養研究組動物實驗研究平台

中試實驗基地:昌平中試實驗基地、大興中試實驗基地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

人員編制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共有職工520人,其中科技人員有350多人,科技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的占55%。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杜政

全國糧油優秀科技工作者:趙會義

設備資源

•儀器設備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擁有科研儀器設備價值約1.5億元,實驗、中試及研究用房面積3萬平方米。

傅立葉變換顯微紅外光譜儀分子蒸餾器
離子色譜儀吹泡-稠度儀
圓二色光譜儀超臨界萃取器
低頻率核磁共振檢測儀超高速冷凍離心機
傅立葉近紅外光譜儀L-8800胺基酸分析儀
快速溶劑萃取Ix71倒置螢光顯微鏡
原子吸收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ICP)
氣相色譜分析儀F-4500螢光分光光度計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E型粉質儀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近紅外分析儀
納升液相色譜分析儀6890N氣相色譜
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串聯質譜聯用儀4100單粒穀物分析儀
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2300定氮儀
掃描電子顯微鏡2055脂肪測定儀
油脂氧化穩定性測定儀2010粗纖維測定儀
凝膠成像儀高效液相色譜儀
毛細管電泳儀218製備色譜
拉伸儀離子阱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資料庫共享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擁有糧油標準資料庫、科研成果資料庫、發展規劃資料庫、政策法規資料庫、糧食儲藏資料庫、質量安全資料庫、糧油品質資料庫、糧食營養資料庫、糧食經濟資料庫等資料庫共享資源。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近十年來,研究院承擔了國家各類重點研究課題200多項,制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110多項,設計大型糧食儲備庫、物流中心、糧油加工廠1000多座,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並在行業中得到廣泛套用。

部分科研獲獎項目
獲獎名稱獲獎類別獲獎等級獲獎時間
糧食中四種常見真菌毒素溶液標準物質的研製與套用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4年
擠壓膨化食品中丙烯醯胺關鍵控制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2年
糧食中四種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研究與國家標準制定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2年
飼用抗生素及其替代產品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第七屆大北農科技獎一等獎2010年
大豆油等9種糧油標準物質的研製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0年
糧食儲備“四合一”新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創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0年
國家糧食儲備新技術研究開發和集成創新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09年
蛋白質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及套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9年
我國糧油儲藏加工重要科技基礎標準研究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8年
倉儲物流信息的全流程自動採集系統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5年
糙米加工副產品增值開發技術研究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5年
大米粉成分分析標準物質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5年
小麥粉中過氧化苯甲醯測定方法的研究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5年
部分專利發明成果
專利名稱類型專利名稱類型
一種儲罐容積測量裝置實用新型高效降解兩種真菌毒素的工程菌及套用發明
一種用於殺蟲活性物質篩選的生物檢測裝置實用新型一種全穀物掛麵的加工方法發明
一種儲糧蟎類和昆蟲飼養觀察裝置實用新型一種單元化儲備糧倉實用新型
一種同步檢測嘔吐毒素和伏馬毒素的免疫層析試紙條實用新型單元化成品糧儲備庫移載穿梭車系統、物流運輸系統及倉儲方法發明
一種同步檢測赭麴黴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免疫層析試紙條實用新型一種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降解酶及其編碼基因與套用發明
一種糧倉穀物冷卻設備實用新型糧情報警系統、糧情控制系統及糧堆安全狀態判別方法發明
紅外對流聯合乾燥裝置實用新型糧情預測系統、糧情控制系統及糧堆安全狀態判別方法發明
一種組掛式乾燥儲存倉實用新型一種雜糧豆掛麵的加工方法發明
一種基於溫度濕度場耦合的糧堆結露預警防控系統及方法發明一種降低擠壓膨化即食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的方法發明
利用無線控制技術的自動化儲糧害蟲誘捕器及使用方法發明多拉菌素微乳透皮劑及其製備方法發明
一種微生物泡騰片及其製備方法發明一種從油茶籽仁中提取油脂及回收皂甙和糖類活性物質的方法發明
一種從穀物中快速溫和提取重金屬的方法發明一種製備生物農藥多殺菌素微膠囊製劑的方法發明
一種飼用高活性乳酸菌固態製劑及其製備方法發明一種茶油酶催化改性製備功能性油脂的方法發明
一株德沃斯氏菌及其降解嘔吐毒素的套用發明一種糙米改性營養粉及營養飲料的製備方法發明
一種微生物發酵前包被微膠囊的製備方法發明一種食用豆改性營養粉及營養飲料的製備方法發明
一種利用普通發酵罐製備微生物發酵前包被微膠囊的方法發明糧倉橫向通風方法及其系統發明
一種工業化去除玉米胚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發明朴菇多糖粉在動物生產中的套用發明
一種穀物與澱粉質豆類搭配的速食粥的加工方法發明二氧化矽在製備殺蟲劑中的套用發明
一種全穀物方便粥的加工方法發明一種屎腸球菌微膠囊製劑及其製備方法發明
一種立體組合晾糧儲存倉實用新型一種微生物微膠囊大量製備的方法發明
一種糧食和/或其副產物中真菌毒素的生物降解方法發明一種攜帶型糧情檢測裝置發明
一種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毒素降解酶及其編碼基因與套用發明糧情線上監測系統發明

學術期刊

《糧油食品科技》主要欄目有專論、糧食加工、油脂加工、質量安全、營養與品質、生物工程、倉儲物流、糧油食品、科技與產業等,主要刊載小麥、稻穀、雜糧的加工工藝及研究成果、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油脂製取與精煉、新油源的開發及油脂化工的研究成果,糧油營養產品的基礎研究、加工製備、營養成分的分析檢測、鑑定及開發套用,以糧食、油脂為原料加工製造糧油食品的新技術、新工藝,糧食儲藏技術及管理,糧油食品中有關成分的檢測方法、標準的開發與套用研究,糧油行業最新科技發展動態及產業發展前景等論文。該刊是食品工業類核心期刊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科技部萬方期刊資料庫等收錄機構收錄。

人才培養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資質證書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工程設計部分(國貿工程設計院)擁有5項甲級資質,業務範圍涵蓋糧油工程諮詢、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及工程監理等全過程。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logo logo

研究院標誌呈金字塔結構,寓意為堆放的糧食,標誌顏色業與稻麥的顏色相似。ASAG為研究院英文簡稱,標誌也呈融入了兩個A。

精神文化

據2017年12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組織開展了糧油科普知識進社區、健步走、向實行計畫生育的貧困母親獻愛心捐款、家庭助廉行動、植樹踏青、趣味登山健步走、《動漫急救》進家庭知識競賽答題、“恆愛行動——百萬家庭親情一線牽”公益活動、春季體育健身月、攝影比賽等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黨委副書記杜政
總工程師李福君
副院長張雪
張永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