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於加強人口文化建設的意見

為促進新時期人口文化繁榮發展,2012年1月17日,國家人口計生委以人口宣教〔2012〕11號印發《關於加強人口文化建設的意見》。該《意見》分加強人口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人口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推進人口文化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增強人口文化傳播能力、大力發展公益性人口文化事業和人口文化產業、為人口文化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6部分。

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於加強人口文化建設的意見
人口宣教〔2012〕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計生委,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口計生委,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人口計生委,解放軍、武警部隊計畫生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促進新時期人口文化繁榮發展,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創造良好文化條件,現就加強人口文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人口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建設先進的人口文化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人口文化是指人口變動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觀念意識、倫理道德、制度習俗和行為規範,包括與人口變動和發展密切相關的性別文化、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養育文化、養老文化等。先進人口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文化建設旨在通過文化的先導作用,促進人口自身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等各要素的協調發展,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家庭和諧幸福和社會和諧發展。
(二)加強人口文化建設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國人口計生工作的一條寶貴經驗就是始終把宣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大力推進人口文化建設,引導人們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生育觀念,為人口計生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當前,我國人口計生工作進入到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新階段,切實落實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引導人口有序遷移和合理分布、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家庭和諧幸福等重點任務,都與人口文化建設息息相關。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更加多元,文化需求更加多樣,輿論環境空前複雜,必須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更加主動自覺地推進人口文化建設,進一步發揮人口文化對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推動作用。
(三)人口文化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當前我國人口文化建設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有: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等傳統人口文化觀念在一些地方的影響根深蒂固,用先進人口文化引領婚育觀念和行為的任務十分迫切;一些地方和單位對人口文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人口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有影響的人口文化精品力作不多,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力度需要加大;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提高,網路建設和管理亟待加強;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城鄉、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人口文化產業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束縛人口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人口文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亟待加強,隊伍能力尚需提高。加強人口文化建設,必須抓緊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
二、人口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人口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工作大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人口文化,培養高度的人口文化自覺和人口文化自信,提高全社會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為實現人口均衡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和良好文化條件。
(二)人口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人口均衡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明顯提高;滿足人民民眾需要的人口文化產品更加豐富,精品力作不斷湧現;人口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全國城鄉的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人口文化產業有較大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人口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三)人口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人口文化建設,在全社會倡導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發揮人民民眾在人口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家庭和諧幸福。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推動人口文化事業和人口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推進人口文化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一)倡導人口均衡型社會建設。通過理論教育、新聞宣傳、社會宣傳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大力宣傳倡導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好人口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最佳化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人口均衡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推動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設。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口生產的基本單位,是新形勢下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拓展和大力推進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關愛女孩行動、新農村新家庭計畫、生育關懷行動、幸福工程、創建幸福家庭活動、陽光計生行動等實踐活動,大力弘揚“計畫生育、優生優育、男女平等、敬老養老、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為提高家庭生活質量、提升家庭發展能力、促進家庭和諧幸福創造良好條件。把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緊密結合,積極推進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實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努力提高全社會文明素質。
四、增強人口文化傳播能力
 (一)加強人口新聞輿論工作。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充分利用人口計生系統新聞媒體和各級各類主流新聞媒體,加大正面宣傳力度,樹立人口工作“更加注重利益引導、更加注重服務關懷、更加注重宣傳倡導”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機等新興媒體開展人口新聞宣傳,形成網路正面輿論強勢。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建立健全人口輿情監測、預警和應對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對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二)加強人口文化陣地建設。整合人口計生系統資源,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進一步加強人口文化園、人口家庭服務中心、人口文化大院、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網等人口文化傳播陣地建設,積極推進人口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軍營、進企業、進社區、進村入戶。不斷最佳化人口計生戶外宣傳環境,宣傳內容準確規範、溫馨感人,宣傳載體形式多樣、新穎美觀,成為傳播人口文化的有效載體。拓展網上人口文化陣地,推動優秀人口文化作品的傳播。
(三)繁榮人口文化作品創作生產。要把新形勢下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要求和人民民眾的現實需求結合起來,加大人口文化作品的開發力度,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體現地域特色,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圖音像宣傳品、出版物、文藝作品以及適合網際網路、手機、現代遠程傳播等新媒體的人口文化精品佳作。完善評價標準和激勵機制,辦好中國人口文化獎等相關評獎活動,推動以人口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精品創作。廣泛團結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人口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人口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四)加強對外宣傳工作。堅持緊緊圍繞國內工作大局,通過新聞發布、組織採訪、舉辦展覽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深入宣傳我國人口發展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理念、進展和成效,樹立中國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加強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的對外宣傳和輿論引導,不斷提高駕馭新興媒體能力、網上輿論引導能力和對外宣傳能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強內宣外宣協調配合,不斷提高對外宣傳實效性和影響力。
五、大力發展公益性人口文化事業和人口文化產業
 (一)推進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人口為服務對象,針對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人群的特點,以人口文化活動中心、人口家庭服務中心、新家庭文化屋等為載體,開展人口文化公益服務。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通過文化信息資源、文化服務設施、文化活動場所的共享共建,滿足公眾對人口文化相關知識和服務需求。
(二)促進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通過實施新農村新家庭計畫、西藏和四省藏區幸福家庭等項目開展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務。從理念、項目、資金等方面全方位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人口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支持和幫扶力度。把流動人口納入城市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積極開展面向農民工的服務和倡導。
(三)加快發展人口文化產業。發展人口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的重要途徑。針對全人口不同生命周期特點,提供針對性強的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增加人口文化消費總量。引導社會力量和文化企業投資興建更多適合民眾需求的人口文化設施,鼓勵創作生產滿足民眾需求、適應民眾購買能力的人口文化產品。
六、為人口文化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人口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著眼於突出公益屬性、強化服務功能、增強發展活力,全面推進人口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明確服務規範,加強績效評估考核,增強面向市場、面向民眾提供服務的能力。
(二)加強資源整合和隊伍建設。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有效整合和共享各種人口文化建設資源。充分發揮各級人口宣傳教育隊伍、民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作用,形成共建人口文化的格局。加強人口文化隊伍能力建設,完善培訓制度,建立激勵機制,不斷壯大人口文化工作隊伍,團結熱心於人口文化的各界人士,為人口文化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三)加強組織領導和投入保障。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高度重視人口文化建設工作,將其作為新形勢下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向黨委政府宣傳倡導,爭取更大的支持力度,並在人員、經費、設施等各方面提供保障。要將人口文化建設專項資金作為人口計生公共服務支出列入部門預算,專款專用,務求實效,人口文化建設的投入要不低於人口計生經費投入的增長幅度。將人口文化建設納入責任目標考核,積極引導和有效激勵人口文化建設創新發展。
(四)充分發揮人民民眾的主體作用。廣泛開展民眾性人口文化活動,引導民眾在人口文化建設中自我宣傳、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積極搭建公益性人口文化活動平台,組織開展民眾便於參與、喜聞樂見的人口文化活動。精心培育植根民眾、服務民眾的人口文化活動載體,及時總結來自民眾、生動鮮活的人口文化創新經驗。
(五)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緊緊圍繞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點任務,積極發揮專家學者作用,加強對人口文化建設相關課題的理論研究;加強人口文化建設分類指導和典型培育,倡導各地結合地方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動;創作出版一批人口文化理論研討和實踐探索著作,推動人口文化建設創新發展。
國家人口計生委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