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縣2012年度林業生態建設方案

第四階段:2011年3月底前,對造林地進行排查補植,落實林業育苗任務。 五、實施措施(一)進一步深化林業改革。 (六)進一步加強對林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基本信息

固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固始縣2012年度林業生態建設方案的
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固始縣2012年度林業生態建設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方案抓好落實。
固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詳細內容

固始縣2012年度林業生態建設方案
為進一步改善林業生態環境,鞏固林業生態縣創建成果,加快我縣林業發展,努力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省、市及我縣林業生態建設中期調整規劃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九屆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充實完善、鞏固提高,努力構建比較完備的生態體系、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比較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實現現代林業建設目標,為建設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生態固始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
(一)造林6000畝;
(二)森林撫育36039畝;
(三)義務植樹293萬株;
(四)四旁植樹200萬株;
(五)林業育苗1500畝。
三、重點造林工程
(一)水土保持林工程:新建水土保持林1500畝。在武廟、方集、祖師、胡族、汪棚、黎集、趙崗、草廟等八鄉鎮及林場,建設以油茶、杉木、楊樹為主要樹種的水土保持林1500畝。
(二)農田防護林體系改擴建工程:結合農水、農開工程,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10萬畝(折合片林面積1000畝),進一步鞏固林業生態縣創建成果,平原鄉鎮要對農田林網薄弱村、薄弱地塊進行重點規劃,重點綠化。四旁植樹200萬株。
(三)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全縣各鄉鎮轄區內的所有生態廊道已綠化的做好補植補造、未綠化的要全部綠化。重點是各鄉鎮要對轄區內的縣鄉公路、鄉村公路、村組公路、乾渠、支渠、斗渠、堤壩,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對路肩陪護到位的要全部進行綠化,對高低壓線路下的路、渠、塘要採用園林綠化苗木進行綠化。做到路渠修到哪裡,綠色通道建到哪裡。乾渠、支渠每邊不少於5行,縣鄉公路每邊不少於3行,鄉村公路、村組公路、斗渠不少於1行。
(四)經濟林產業建設工程:結合退耕還林後續產業工程,建設以茶葉為主的經濟林產業工程基地2200畝。
(五)森林撫育工程:共實施森林撫育36039畝。其中實施退耕還林後續產業工程中的中幼林撫育32780畝,國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3259畝。
(六)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按照《河南省義務植樹條例》的要求,各鄉鎮要組織對適齡公民進行登記建卡,分村統一提供義務植樹基地,組織適齡公民落實植樹義務。
四、時間安排
2012年度林業生產活動從2011年11月開始,2012年1月起全面掀起城鄉植樹造林高潮,截止3月底全面完成林業生產任務。共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1年11月全縣各鄉鎮迅速規劃,全面動員,做好冬春造林準備工作,全面實施中幼林撫育工作。
第二階段:2012年1月底全面完成成片造林的整地任務,以及36039畝的中幼林撫育任務,屆時縣政府、縣綠化委員會將對中幼林撫育完成情況進行驗收。
第三階段:2011月2月底前,全面完成成片造林和義務植樹任務,並落實管護措施。
第四階段:2011年3月底前,對造林地進行排查補植,落實林業育苗任務。
第五階段:2011年4月上旬,縣政府、縣綠化委員會組織全面檢查驗收。
五、實施措施
(一)進一步深化林業改革。把改革作為促進林業生產的動力,貫穿在林業工作始終。一是深入開展林業經營體制改革。通過明晰產權,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鼓勵各種社會主體投資發展林業。同時,依法嚴格保護林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二是全面開展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靈活運用各種政策,全面加快推進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激活林產品要素市場,理順林地、林木使用權、經營權的抵押、拍賣管理體制,加強流轉管理,激發社會各界投身林業生態建設的積極性。三是根據我縣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要求,積極引導廣大林農建立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社,增強廣大林農抗禦自然災害、保產增收能力;四是充分發揮林業的生態效益,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做大做強林業產業。
(二)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堅持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建設資金,加強林業專項資金、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復費、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徵收、使用和管理,強化信貸扶持,繼續對林業實行長期限、低利息的信貸扶持政策,並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
(三)進一步搞好林業技術推廣。有針對性的選擇一批先進的實用技術和科技成果,作為我縣林業發展的支撐。廣泛採用優良樹種,新建茶葉、油茶、冬棗等林業基地,全部採用豐產、品質優良的良種壯苗。能間作的要廣泛採用間作套種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使用效益。要利用現有技術推廣體系,採取舉辦培訓班,送科技下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等方式,對全縣林業生產進行全面指導,提高林業效益,增強林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進一步提高造林質量。所有的成片造林都要實行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雙重責任制。從造林的規劃設計到組織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督和服務。全面推行造林質量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落實各項技術措施和監管制度,高標準、嚴要求,造林工程精品率達到80%以上。特別對高、低壓電線下的路、渠、塘要高標準、高質量進行綠化,綠化苗木採用園林綠化苗木。
(五)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一是切實加強對《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防火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依法興林,依法治林。二是切實加強對幼林地的保護。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制訂鄉規民約,切實保護新栽幼樹不受毀壞,使林木經營者利益不受損失。三是嚴格限額採伐制度。採伐跡地要一律在冬春季節完成更新造林。四是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生態安全。五是加強征占用林地管理。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征占用林地行為。
(六)進一步加強對林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在冬春林業建設工作中,實行縣、鄉、村三級責任制,一把手為主要責任人,縣包片、鄉(鎮)包村、村包地塊。縣綠化委員會要切實加強對林業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新聞媒體要將林業宣傳納入公益性宣傳範圍,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督,不斷提高全民的生態安全意識。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項林業建設任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