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座落於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四川成都,是四川省體育局直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副廳級),承擔著四川備戰全運會的主要任務,是四川為國家“奧運爭光計畫”培養和輸送優秀競技體育人才的主陣地,也是全省各類體育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先後被評為“中國田徑協會國家田徑隊訓練基地”、“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學院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前為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成立於1981年;1986年,學院獲國家教委批准備案為成人高等學校(舉辦專科層次成人高等教育)。2018年3月4日,經省政府批准,學院正式改制為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學院占地1005畝。四川省委編辦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1359個,現有教職員工452名,運動員572名。其中,國家級教練7名,高級教練58名,一級教練72名。 先後培養出了8名奧運冠軍、80多個世界冠軍、150多個亞洲冠軍、700多名全國冠軍。 2018年9月13日上午,四川體育職業學院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在學院太平寺校區舉行。

辦學歷史

太平寺校區 太平寺校區

學院的前身是1951年創立的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當年5月,黨中央、毛主席決定在北京舉行首屆全國籃排球比賽。主持西南區工作的鄧小平、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此十分重視,親自落實成都、重慶、昆明、貴陽等地選拔優秀大學生代表西南區參賽。賽後在賀龍元帥的關心支持下,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於同年10月成立,這是我國第一支專業運動隊。

1952年6月,毛主席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此後,全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西南區體育會籃排球隊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員隨之逐步增加,隊伍也先後更名為“西南體訓班”、“西南體育學院競技指導科”、“成都體育學院競技指導科”、“四川運動代表隊”、“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直到1971年正式定名為“四川省體育工作隊”。

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行,1978年國家體委提出“優秀運動隊向學校化過渡”的發展方向,積極倡導承擔國家競技體育主要任務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優秀運動隊(體育工作隊)逐步實現學校化,實行“競技體系與教育體系相結合”的體制。

華西壩校區 華西壩校區

198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在四川省體育工作隊基礎上正式組建,隸屬四川省體育運動委員會(現“四川省體育局”),享受省屬大專院校一級待遇,主要任務是培養高等專科學歷體育專業人才,開展田徑、體操、游泳、“三大球”、“三小球”、重競技、武術等運動項目的訓練、競賽、管理和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為國家隊培養和輸送尖子運動員。

1986年,學院獲國家教委批准備案為成人高等學校(舉辦專科層次成人高等教育)。1997年,學院被四川省教委評為“成人高等教育評估良好學校”。

2006年,為順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四川省體育局將學院教務處、體育系和四川省體育運動學校整合為學院教育中心。

2016年6月,學院就轉型組建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向四川省體育局請示並獲準。同年9月,省體育局正式向省教育廳提交了《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改制組建四川體育職業學院申報材料》。

2017年4月,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組到學院進行實地調研考察,聽取了學院有關情況匯報,對學院辦學條件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

2018年3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改制為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5月10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實施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的函》,正式批覆成立四川體育職業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犀浦校區 犀浦校區

學院共設田徑系、體操系、游泳系、桌球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網球運動管理中心、舉摔柔運動管理中心、拳跆運動管理中心、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排球運動管理中心、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武術運動管理中心11個訓練單位;此外還有教育中心、康復中心等,涵蓋18個奧運大項的運動隊。

學院已建立起包括大專、中專、義務教育和其它培訓在內的四級教育體系,為四川運動員勇攀世界體育高峰提供了文化教育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四川運動員體育職業技能培養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

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專業設定
序號專業名稱學制
1運動訓練3年
2體育教育3年
3社會體育3年
4體育運營與管理3年
5體育保健與康復3年
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四川省委編辦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1359個,現有教職員工452名,運動員572名。其中,國家級教練7名,高級教練58名,一級教練72名。

截至2017年,學院共有專任教師63人,其中行政兼教師7人,兼職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1.11%,專任教師師生比為13.7:1,雙師型教師14人,高級職稱教師16人。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雙流校區 雙流校區

建院以來,共投入10多億元改善基礎條件。目前擁有太平寺、華西壩、犀浦、都江堰、雙流等五個校區和攀枝花紅格訓練基地,包括辦公教學用房、訓練場館、運動員公寓、康復中心用房等在內的建築總面積達24.1萬平方米,各類訓練、教學、科研設備設施日益改善,特別是訓練場館方面的硬體設施條件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具有較大優勢。其中,主校區太平寺校區曾被列為四川省“十五”期間“十大精神文明建設標誌性工程”之一,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綜合訓練館;華西壩校區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承擔著學院多個項目的日常訓練管理任務,校區內的四川省游泳館曾是成都市地標建築;犀浦校區作為“中國田徑協會國家田徑隊訓練基地”,擁有川內最大的室內田徑館;都江堰校區系汶川地震後香港賽馬會捐資援建,是集訓練和教學於一體的現代化校區;雙流校區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的“國家羽毛球訓練基地”,其訓練設施設備均達到目前國際一流訓練場館水準,曾多次承接國家羽毛球隊訓練、比賽任務;攀枝花紅格訓練基地屬於亞高原綜合實訓基地,可同時滿足500餘名學員的訓練需要。分布在上述校區中的省田徑學校、體操學校、游泳學校,是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的“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綜合保障日益加強。學院人才隊伍不斷最佳化,師資力量得以增強,科研醫療水平提高,後勤保障日趨完善,包括人、財、物在內的綜合保障明顯提升,促進了學院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推動了體育與教育的協同發展。康復中心已達一定規模,通過體育科研為運動員傷病防治和身體保健提供生理生化科學依據,為其科學訓練保駕護航。

教學成果

都江堰校區 都江堰校區

“四川五虎將”汪平毅、葉春泉、黃福楊、蘭海、張根銓在全國籃球界赫赫有名,李白玉上百次打破重量級和次重量級全國紀錄,陳家全10秒的百米短跑全國紀錄足足保持了51年才被打破,楊瑩喜摘四川桌球第一個世界冠軍,寧小琳成為四川女子體操亞運冠軍第一人,俞平在同一屆全運會上七次打破女子自由式記錄,金浦被譽為“亞洲蛙王”。

在第29屆、30屆、31屆奧運會和第12屆、13屆全運會四川參賽成績均居中西部第一,學院功不可沒。建院至今,學院共獲得奧運冠軍16人次、世界冠軍100人次、亞洲冠軍123人次、全國冠軍948人次,培養出張蓉芳、梁艷、朱玲、高敏、陳龍燦、唐琳、陳靜、鄒凱、馮喆、任茜、鄭潔、晏紫、陳興東、周建安、蔣文文、蔣婷婷、邱波、朱雨玲、鄒敬園等一大批競技體育領軍人物,為四川乃至中國競技體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9年,學院因在北京奧運會和第11屆全運會作出突出貢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

迄今為止,共培養畢業生近萬名,向四川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普通高校輸送生源近千名。

合作交流

紅格訓練基地 紅格訓練基地

學院充分依託自身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體教結合”、“省市聯辦”等發展新模式。通過省田徑學校與成都市華陽中學成功合作田徑項目,首創“體教結合”模式,之後相繼又與北京體育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開展田徑項目的合作。另外,與北京師範大學青年女籃、南京體育大學擊劍、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網球和綿陽市南山中學網球等項目也走向了共建合作之路。特別是綿陽市南山中學網球項目作為“體教結合”模式的代表,擴大了四川網球項目隊的選材面,使我省青少年網球訓練回歸到“國小、國中、高中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加強了網球項目和學校體育的融合,真正實現了由“運動員學生”向“學生運動員”的轉變,受到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並正在積極推廣。同時,與綿陽市柔道、德陽市女子拳擊、涼山州男子拳擊、自貢市跳水、遂寧市跳水等項目的聯辦合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現任領導

學院院長:陳興東

學院黨委書記:朱明

傑出校友

奧運冠軍

張蓉芳、朱玲、梁艷、高敏、陳龍燦、唐琳 、陳靜、鄒凱、馮喆、任茜

亞洲冠軍

姓名項目比賽名稱時間
朱雨玲女子單打亞洲桌球錦標賽2015年9月
朱雨玲女子團體亞洲桌球錦標賽2015年9月
任燦燦女子拳擊51公斤級亞洲女子拳擊錦標賽2015年8月
邵婷女子籃球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2015年8月
楊文璐女子拳擊64公斤級亞洲女子拳擊錦標賽2015年8月
楊會珍女子400米亞洲田徑錦標賽2015年6月
楊會珍女子4×400米亞洲田徑錦標賽2015年6月
朱雨玲女子雙打第21屆亞洲桌球錦標賽2013年7月
朱雨玲女子團體第21屆亞洲桌球錦標賽2013年7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組合第9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12年11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雙人第9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12年11月
曾令飛男子4×100米自由式接力第9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12年11月
曾令飛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第9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12年11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集體第9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12年11月
李付魁男子南拳亞洲武術錦標賽2012年8月
馮喆體操男子雙槓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雙人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集體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馮喆體操男子團體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晏紫網球團體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胡亞丹女跳水十米台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任燦燦拳擊48-51公斤級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組合第16屆亞運會2010年11月
鄭霜雪女子三米板亞洲跳水錦標賽2009年11月
鄭霜雪女子團體亞洲跳水錦標賽2009年11月
周競男子南拳第七屆亞洲武術錦標賽2008年5月
廖曉燕女子鏈球亞洲田徑錦標賽2007年7月
賈童女子雙人十米台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劉靜女子100米欄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蔣婷婷、蔣文文、王娜集體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蔣婷婷/蔣文文/王娜雙人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謝中博男子團體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鄭潔/晏紫女子雙打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鄭潔女子單打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鄒凱男子自由操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鄒凱男子團體第十五屆亞運會2006年12月
鄒凱男子自由操亞洲體操錦標賽2006年8月
鄒凱男子單槓亞洲體操錦標賽2006年8月
鄒凱男子團體亞洲體操錦標賽2006年8月
蔣婷婷、蔣文文、王娜集體亞洲水上芭蕾錦標賽2006年3月
顧俊傑男子三級跳遠亞洲田徑錦標賽2005年9月
侯媛媛女子單人3米板第三屆亞洲杯跳水比賽2004年4月
莫瀚娜女子單人十米台第三屆亞洲杯跳水比賽2004年4月
甘為霖/(廣西 李嬈)女子雙人10米台第三屆亞洲杯跳水比賽2004年4月
侯媛媛女子雙人3米板第三屆亞洲杯跳水比賽2004年4月
王曉歡/(重慶 李世傑)男子雙人十米台第三屆亞洲杯跳水比賽2004年4月
方敏女子雙人3米板第三屆亞洲杯跳水比賽2004年4月
葉若廷男子單打亞洲杯桌球比賽2003年12月
王建軍男子團體第16屆亞洲桌球錦標賽2003年2月
陳靜、熊姿女排第十四屆亞運會2002年9月
黃晶女子團體第十四屆亞運會2002年9月
曾秀君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四屆亞運會2002年9月
陳靜女排第十一屆亞洲女排錦標賽2001年9月
劉犇男一米板第二屆亞洲杯2001年5月
方敏女雙人三米板第二屆亞洲杯2001年5月
侯媛媛女雙人三米板第二屆亞洲杯2001年5月
丁煒男子槍術第五屆亞洲武術錦標賽2000年11月
方敏三米板第六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00年3月
賀偉十米台第六屆亞洲游泳錦標賽2000年3月
陳靜女排第十屆亞洲排球錦標賽1999年9月
張利明、張翔、朱剛男排第十屆亞洲排球錦標賽1999年9月
李雪梅女子100米第十三屆亞運會1998年12月
周義霖男子三米板第十三屆亞運會1998年12月
周建安男排第十三屆亞運會1998年12月
李亞麗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三屆亞運會1998年12月
李雪梅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三屆亞運會1998年12月
唐琳女子-78kg級第十三屆亞運會1998年12月
周建安、張翔、張利明、朱剛男子排球第九屆亞洲錦標賽1997年9月
張勇男83公斤級總成績第29屆亞洲錦標賽1997年7月
楊存康男64公斤級(抓、挺、總)第29屆亞洲錦標賽1997年7月
劉長柱男72公斤級(抓、挺、總)第29屆亞洲錦標賽1997年7月
陳興東混雙亞洲羽毛球錦標賽1994年4月
徐應狹、王婷、羅夏靜女一套、二套、全能亞洲技巧錦標賽1994年4月
黃曉燕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二屆亞運會1994年1月
劉曉梅女子100米第十二屆亞運會1994年1月
陳燕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二屆亞運會1994年1月
劉曉梅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二屆亞運會1994年1月
劉曉梅女子4×100米亞洲田徑錦標賽1993年11月
李濤男子4×100米亞洲田徑錦標賽1993年11月
計麗萍女排亞洲女排錦標賽1993年7月
黎藝佳、吳向東混雙一、二套、全能亞洲技巧錦標賽1992年12月
肖偉男子團體第十一屆桌球錦標賽1992年11月
王勇男子67.5 公斤級第23屆亞洲舉重錦標賽1991年12月
巫丹女排亞洲女排錦標賽1991年9月
崔敏女子4×100接力第二屆亞洲蹼泳錦標賽1991年8月
崔敏女子50屏第二屆亞洲蹼泳錦標賽1991年8月
崔敏女子4×200接力第二屆亞洲蹼泳錦標賽1991年8月
倪世偉男子第四屆亞洲游泳錦標賽1991年1月
巫丹女排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倪世偉男子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李柯男子吊環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高敏女子一米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李柯男子團體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熊其英女子跳遠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高敏女子團體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高敏女子三米板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周建安男排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王萍女子全能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黃曉燕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嚴靜女子重劍團體第十一屆亞運會1990年9月
王萍女全能、刀術、棍術、自選拳第二屆亞洲武術錦標賽1989年12月
李濤男子4×100米接力亞洲田徑錦標賽1989年11月
王文忠男子標槍亞洲田徑錦標賽1989年11月
巫丹女排第五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1989年1月
陳龍燦男子單打第九屆亞洲桌球錦標賽1988年5月
陳龍燦男子雙打第九屆亞洲桌球錦標賽1988年5月
陳龍燦男子團體第九屆亞洲桌球錦標賽1988年5月
倪世偉男子第三屆亞洲游泳錦標賽1988年4月
李亞光男籃第四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1987年11月
謝映梅、李春蘭女子第四屆亞洲女壘錦標賽1987年11月
巫丹女排第四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1987年6月
金浦男子100米蛙第十屆亞運會1986年9月
李亞光男籃第十屆亞運會1986年9月
羅欣女子4×100米接力第十屆亞運會1986年9月
梁艷、巫丹女排第十屆亞運會1986年9月
陳龍燦男子團體亞洲桌球錦標賽1986年1月
陳平西男子團體亞洲桌球錦標賽1986年1月
張蓉芳、梁艷女排第九屆亞運會1982年11月
吳峰女子跳遠第四屆亞洲田徑錦標賽1981年6月
楊瑩女子團體第八屆亞運會1978年12月
謝才明男子三米板第七屆亞運會1974年9月
寧小琳女子團體第七屆亞運會1974年9月

參考資料:

全運冠軍

歷屆全運會冠軍榜
屆數項目姓名小項
十二屆體操鄒凱男子單槓
體操馮喆(奧運會帶入)男子雙槓
田徑譚健女子鐵餅
體操馮喆(奧運會帶入)男子團體
跳水邱波男子十米台
體操鄒凱(奧運會帶入)男子團體
體操鄒凱(奧運會帶入)男子自由操
跳水邱波∕楊建男子雙人十米台
十一屆花游蔣婷婷、蔣文文、王娜雙人
跳水侯媛媛、胡亞丹、黃卉、方敏、劉月、鄧丹琳、鄭霜雪、魏思遠女子團體
體操鄒凱男子自由操
體操馮喆男子雙槓
田徑劉靜女子100米欄
體操鄒凱(奧運會帶入)男子單槓
體操鄒凱(奧運會帶入)男子團體
體操鄒凱(奧運會帶入)男子自由體操
體操鄒凱男子單槓
十屆網球鄭潔/晏紫女子雙打
田徑劉靜女子100米欄
網球鄭潔女子單打
跳水方敏/侯媛媛女子雙人三米板
排球陳靜(奧運會帶入)女子排球
舉重喻廷孝男子56公斤級
跳水莫瀚娜、賈童、秦紫琳、甘為霖、鄭霜雪、方敏、侯媛媛女子團體
九屆田徑李雪梅、劉曉梅、曾秀君、李亞麗女子4×100米接力
田徑李雪梅女子100米
武術梁曉葵女子太極拳全能
田徑李雪梅女子200米
跳水賀偉/李成偉(福建)男子雙人十米台
柔道唐琳(奧運會帶入)女子78公斤級
自摔陳星強男子130KG級
八屆田徑李雪梅女子100米
柔道沈君女子56公斤級
舉重楊存康男子64公斤級總成績
排球熊姿/遲蓉女子沙排
田徑李雪梅、劉曉梅、肖琳、李亞麗女子4×100米接力
田徑李雪梅女子200米
田徑曾艷女子100米欄
排球周建安、張翔、張利明、朱剛、廖廷彬、楊勇偉、沈大偉、鄧剛、王二通、葉文、張若凡、左躍男排
拳擊葉新春男子57公斤級
七屆田徑李濤男子100米
摔跤龍富金男自由式82公斤級
拳擊肖忠傑男子48公斤級
田徑劉曉梅女子100米
花游譚敏/江潔雙人
武術王萍女子長拳類
六屆武術王萍/宋麗/李小紅女三人對練
技巧習力剛/苗和華混雙
花游羅璽/譚敏雙人
桌球陳龍燦/成應華男子雙打
技巧桂渝/楊富萍/顏文珍女子三人
網球李德鵬/張躍軍混合雙打
跳水高敏女子跳板
棒球18人男子
摔跤李明男子自由式48公斤級
技巧陳 剛/陳小偉/張世洪/馬索夫男子四人
武術王萍女子長拳
五屆網球張躍軍、秦小軍、郭平、王麗娟女子團體
游泳金浦男100米蛙泳
武術熊長貴男子猴棍
排球張蓉芳、朱玲、趙雪雯、許軍、陳德輝、邵玉華張玉美、梁艷、張玉蓉、王晉、陳澤蘭、李娟女子排球
四屆排球吳曉莉、趙雪雯、梁艷、許軍、高敏、張蓉芳、陳德輝李雪麗、張玉美、楊放、朱玲、王軍、張玉蓉、王晉女子排球
游泳俞平女子200米自游泳
游泳俞平女子800米自游泳
游泳俞平女子400米自游泳
三屆桌球童玲女子(少年組)單打
田徑汪紅女100米(乙組)
排球饒能惠、陳小紅、滿鳳潔、徐娟、於立文、廖元輝、張玉美、蔡錦蓉、張蓉芳、高敏、於世華、李春秀女子排球
田徑賀祖芬女100米(甲組)
跳水謝才明男子跳台
游泳蔣愛和女子100米自
田徑汪紅女跳遠(乙組)
二屆田徑賀祖芬女子200米
網球徐潤珍、代智林、許必芳、溫儒瑜女子團體
田徑劉德翠女子鐵餅
排球戴應興、趙志華、何志華、楊德華、呂德訓、唐德琳、於立文、廖元輝、任國鈺、李代全、陳本碧、朱淑泉、女子排球
舉重鄧國銀男子輕重量級
田徑賀祖芬女子100米
一屆田徑劉興玉女子五項全能
舉重李白玉男子次重量級
籃球葉春泉、汪平毅、張根荃、吳師季、楊喜報、蘭海劉祥林、毛銀坤、張慶華、蔣克禮、衛廣祥、黃福楊男子
田徑劉興玉女子跳遠
田徑劉興玉、曾昭德、賀祖芬、汪孝君女子4×200米接力

參考資料:

世界冠軍

姓名項目比賽名稱時間
邱波男子單人十米台(團體賽)2015年8月
張曉雅女子排球世界桌球錦標賽2015年8月
朱雨玲女子雙打桌球團體賽世界盃2015年4月
朱雨玲女子團體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錦標賽2015年1月
朱雨玲女子團體第52屆世界桌球錦標賽2014年5月
邱波男子單人十米台第15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013年7月
李付魁男子南棍第12屆世界武術錦標賽2013年1月
馮喆男子雙槓第30屆奧運會2012年8月
鄒凱男子自由操第30屆奧運會2012年8月
馮喆男子團體第30屆奧運會2012年8月
鄒凱男子團體第30屆奧運會2012年8月
馮喆男子雙槓體操世界盃2012年4月
邱波男子單人十米台第18屆跳水世界盃2012年2月
邱波男子單人十米台第14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011年7月
邱波男子雙人十米台第14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011年7月
馮喆男子體操團體體操世界錦標賽2011年1月
鄒凱男子體操團體體操世界錦標賽2011年1月
鄒凱男子單槓體操世界錦標賽2011年1月
蔣文文/蔣婷婷花游雙人水上芭蕾世界盃賽2010年9月
胡亞丹女子雙人十米台第十七屆跳水世界盃賽2010年5月
馮喆體操男子雙槓體操世界錦標賽2010年1月
馮喆體操男子團體體操世界錦標賽2010年1月
馮喆男子雙槓世界體操單項賽總決賽2009年12月
邱貽可男子團體桌球世界盃團體賽2009年1月
鄒凱男子單槓世界體操錦標賽2009年1月
鄒凱男子自由操第29屆奧運會2008年8月
鄒凱男子團體第29屆奧運會2008年8月
鄒凱男子單槓第29屆奧運會2008年8月
鄒凱男子單槓世界盃體操比賽2008年4月
周競男子南棍世界武術錦標賽2007年12月
鄒凱男子團體第4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2007年9月
謝中博男子團體蘇迪曼杯2007年6月
賈童/陳若林(江蘇)女子雙人十米台第12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007年3月
鄭潔女子雙打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2006年7月
賈童/陳若琳(江蘇)女子雙人十米台第15屆世界盃跳水比賽2006年7月
晏紫女子雙打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2006年7月
賈童女子十米台第15屆世界盃跳水比賽2006年7月
謝中博男子團體湯姆斯杯2006年5月
晏紫女子雙打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2006年1月
鄭潔女子雙打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2006年1月
鄒凱男子團體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2006年1月
謝中博/張亞雯(重慶)混合雙打2005年世界盃2005年12月
賈童/袁培琳(湖北)女子雙人十米台第11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005年7月
龔華女子48公斤級第三屆世界盃2005年2月
陳靜女排第28屆奧運會2004年8月
陳靜女排第9屆女排世界盃2003年12月
徐翔男子一米板第10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003年7月
徐翔男子一米板第13屆世界盃跳水賽2002年6月
唐琳女子78公斤級第27屆奧運會2000年9月
周義霖男子團體世界盃跳水賽1999年1月
周義霖男子一米板世界盃跳水賽1999年1月
賀偉男子團體世界盃跳水賽1999年1月
張勇男83公斤級世界舉重錦標賽1997年12月
劉犇男子一米板第十屆世界盃跳水錦標賽1997年9月
周義霖混合團體第十屆世界盃跳水錦標賽1997年9月
劉犇男子團體第十屆世界盃跳水錦標賽1997年9月
陳興東混合團體第五屆蘇迪曼杯羽毛團體賽1997年5月
劉壽斌男56公斤級抓舉59屆世界舉重錦標賽1997年5月
周義霖混合團體第九屆世界盃跳水賽1995年9月
劉犇混合團體第九屆世界盃跳水賽1995年9月
劉犇男子團體第九屆世界盃跳水賽1995年9月
劉艷艷女子刀術第三屆世界武術錦標賽1995年8月
陳興東混合團體蘇迪曼杯混合團體1995年4月
高寒女子4×100米接力世界盃田徑賽1992年8月
高敏女子三米板第25屆奧運會1992年7月
高敏女子三米板世界盃跳水賽1992年5月
高敏女子三米板第六屆世界游泳錦標賽1991年1月
劉壽斌56公斤級抓舉第64屆世界舉重錦標賽1991年1月
高敏女子一米第六屆世界游泳錦標賽1991年1月
吳向東混雙(第二套)第九屆世界技巧錦標賽1990年11月
黎藝佳混雙(第二套)第九屆世界技巧錦標賽1990年11月
劉壽斌男56公斤級總成績第63屆世界舉重錦標賽1990年11月
崔敏女子4×100米接力第五屆世界蹼泳錦標賽1990年8月
劉壽斌男56公斤級總成績世界盃舉重賽1989年10月
高敏女子團體第六屆世界盃跳水賽1989年5月
高敏女子三米板第六屆世界盃跳水賽1989年5月
高敏混合團體第六屆世界盃跳水賽1989年5月
高敏女子一米板第六屆世界盃跳水賽1989年5月
陳龍燦男子雙打第24屆奧運會1988年9月
高敏女子跳板第24屆奧運會1988年9月
劉壽斌男56公斤級抓舉第四十一屆世界舉重錦標賽1987年9月
高敏混合團體第五屆世界盃跳水賽1987年4月
高敏女子團體第五屆世界盃跳水賽1987年4月
高敏女個人跳板第五屆世界盃跳水賽1987年4月
陳龍燦男子團體第39屆世界桌球錦標賽1987年2月
馬索夫男四(一、二套、全能)第六屆世界盃技巧賽1987年1月
張世洪男四(一、二套、全能)第六屆世界盃技巧賽1987年1月
陳小偉男四(一、二套、全能)第六屆世界盃技巧賽1987年1月
陳剛男四(一、二套、全能)第六屆世界盃技巧賽1987年1月
桂瑜女三(第二套)第七屆世界技巧錦標賽1986年11月
顏文珍女三(第二套)第七屆世界技巧錦標賽1986年11月
楊富萍女三(第二套)第七屆世界技巧錦標賽1986年11月
巫丹女排第十屆世界排球錦標賽1986年9月
梁艷女排第十屆世界排球錦標賽1986年9月
高敏女子三米板第五屆世界游泳錦標賽1986年8月
梁艷女排第四屆世界排球錦標賽1985年11月
巫丹女排第四屆世界排球錦標賽1985年11月
陳龍燦男子團體第38屆世界桌球錦標賽1985年4月
張容芳女排第23屆奧運會1984年7月
梁艷女排第23屆奧運會1984年7月
朱玲女排第23屆奧運會1984年7月
張容芳女排第九屆世界排球錦標賽1982年9月
梁艷女排第九屆世界排球錦標賽1982年9月
梁艷女排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1981年11月
朱玲女排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1981年11月
張容芳女排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1981年11月
楊瑩/朴英玉(朝鮮)女雙打第34屆世界桌球錦標賽1977年1月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