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機械工程系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機械工程系以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後盾,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40餘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主要有機械工程系現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兩個專業。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機械工程系簡介

機械工程系現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兩個專業。該系以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後盾,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40餘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
該系以培養掌握現代機械製造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機械及機電產品設計、測控儀器設計、製造、自動控制、生產組織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依託四川大學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教學場所、四川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國家級示範中心)與四川大學工程設計中心共同組織完成實驗和實習等教學環節,同時還與普什寧江工具機有限公司等全國知名工具機生產企業建立了畢業實習培養合作關係。該系高度重視學生基礎理論和動手能力的培養,畢業的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系主任

蔣大文 教授 碩士生導師 曾任四川大學測控系系主任、黨支部書記。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西南分會委員。 長期在四川大學從事測量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現主講《測控儀器設計》、《公差與技術測量》、《產品質量控制與統計檢驗》三門本科生課程以及《儀器精度分析》、《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二門研究生課程,主編本科生教材一部。作為第一主研,先後完成橫向科研課題14項、縱向科研課題2項,進校科研經費8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四川大學優秀教師獎。主要研究方向為精密測試技術、測控儀器設計等。

專業介紹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含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方向)
培養層次
本科學制 四年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機械學、電子學、控制工程學、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素養,掌握現代製造業的基礎知識和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知識,接受機電一體化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對機械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始終位居前列。本專業的特色是設計與製造並重,機械與電子緊密結合,以“厚實學科理論基礎,強化操作動手能力”為教育指導思想,強調基礎、注重創新、分類培養、適應需求。本專業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兩個專業方向。實行按專業平台培養,專業方向分流。學生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學習後,在第三學年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和自己的興趣、專長,選擇其中一個專業方向學習。
機電一體化方向培養能從事機電產品和設備的設計、研發、製造、運行、銷售、技術服務的工程師。
數控技術方向培養能從事數控設備的設計、研發、操作、編程、控制管理、技術服務的工程師。
畢業去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面廣,可在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國防部門、高新技術部門、設計研發機構等相關機構從事機電產品和設備的設計、製造、運行和技術管理,或從事傳統製造行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市場行銷與技術服務等工作。也可繼續深造,在高校、科研單位從事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要課程 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製造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微機原理及套用、AutoCAD及套用、控制工程基礎、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感測器與檢測技術、PLC原理及套用、單片機套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導論、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計算機控制技術、液氣壓傳動與控制、數控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實習與綜合實踐等課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培養層次 本科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科學創新意識,計算機套用和外語能力,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素質。能勝任精密儀器、測量與控制、光電測試、智慧型儀器與感測器技術以及計算機套用等多領域的產品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測控技術與儀器是適應面廣、套用性強的專業,對學生知識面和實際動手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本專業的特點是注重基礎學習,拓寬知識面,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管理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養成,使學生適應各種用人單位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
畢業去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後選擇餘地大,適應性強,深受廣大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高。可在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國防部門、高新技術部門、設計研發機構等相關機構從事設計、科技開發、套用研究、管理、市場行銷與技術服務等工作;也可繼續深造,在高校、科研單位從事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
主要課程 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精密機械設計基礎、工程力學、工程光學、現代工程製圖、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計算機基礎、控制技術與系統、微機原理及套用、感測器、測控電路、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測控軟體設計、測控網路技術、視覺系統原理及套用、精密檢測技術、測控儀器設計、智慧型儀器及雷射套用技術、專業實習與綜合實踐等課程

師資介紹

蔣大文: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南地區“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長期在四川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99年1月,獲教育科技進步二等獎; 98年9月 ,獲四川大學優秀教師三等獎 ;7次獲教務處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優秀實習指導教師獎,其中一等獎5 次,二等獎2次 。
主要從事研究生課程:有儀器精度分析、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等兩方面課的教學工作和本科生課程: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測控儀器設計、產品質量控制與統計檢驗等三門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編本科生教材一部(全書25萬字,本人編寫20萬字)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20餘篇。全部為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級別雜誌
殷國富:四川大學製造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主要研究方向:製造工程系統及網路化製造;智慧型CAD/CAPP/CAM;網路協同設計原理與技術;產品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智慧型控制與計算機協同監控;製造業信息化技術及套用 。近年成果與獲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CIMS項目和企業委託項目30餘項;技術鑑定驗收的項目中,有1項評價為國際領先水平,4項評價為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獲2000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證書1項;2001年獲國家“863計畫”CIMS主題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30篇被SCI、EI收錄;出版學術著作6本,其中獲四川省優秀圖書獎1本;先後兼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六、七屆機械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863/CIMS主題製造自動化專題專家組成員;四川省製造業信息化專家組成員;全國高校製造自動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分會理事長等職務。
廖俊必:四川大學製造學院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3月在英國 University of Derby獲計算機視覺系統工程博士學位。1999年1月至9月在英國 University of Derby作博士後和研究員。近5年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承擔省部級及橫向課題10餘項,經費40餘萬元。主要研究方向:視覺系統套用;測控技術及智慧型儀器;實驗數據建模及最佳化。
蘇真偉:四川大學製造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1997年至2004年在英國Leeds大學等作博士後、研究員。回國後,2005年開創“新一代機器視覺系統——人類視覺的逆向工程”研究,2006年就這一課題應邀訪問英國帝國理工大學,並與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Petrou教授開展國際合作。近年來在國際上發表論文近三十篇,其中十餘篇收入四大檢索。主要研究方向:機器視覺系統,無損檢測,智慧型檢測。
鄭忠俊:四川大學機械設計及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現主講本科課程3門,研究生課程3門。作為第一主研,完成國家“八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注射模CAD/CAM/CAE集成系統-注塑模標準模架圖形庫系統》的研究,完成橫向科研項目5項。主編出版專著3部,參編手冊1部。發表論文30多篇。兩次獲得四川大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次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連續兩次評為《四川大學”214”重點人才工程》教學三層次。現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單片機及PLC控制技術、感測及檢測技術。
楊隨先四川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教授,工學博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四川省科青聯會員,全國高校製造自動化研究會西南分會理事,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在現代集成製造系統理論及其套用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CAD套用、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產品設計、機器人機構學等領域有深入研究,取得突出成績。已出版學術著作1本,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6篇。2000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獲四川大學優秀教師二等獎,2003年獲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每年為工業設計專業本科生和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講授4~5門課程。現主要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理論、CIMS、工業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機器人機構學。
侯力四川大學製造學院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92年於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工學碩士學位,2000年四川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機械設計及信息工程系教授,學校214人才工程3層次。長期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微機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先後承擔並完成了成都南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CIMS工程(國家863計畫/CIMS主題推廣套用工程項目);活齒傳動的理論及實現方法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型號工程結構件數控曲面測量方法研究;四川省科技廳火車輪裂紋自動線上無損檢測系統研究;液壓式鍵槽拉床的改造;攜帶型井底岩芯圖像掃瞄器研究等科研項目。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EI收錄16篇;正式出版學術論著或教材3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二項。現科研方向主要是機械傳動、機電一體化和CAD/CAPP/CAM/PMD。
梁尚明四川大學製造學院教授,工學博士。 1992年於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2000年四川大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機械設計及信息工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製造學院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心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創新與實踐”等五門本科課程以及“新型傳動技術”、“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等研究生課程。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橫向科研項目10餘項;主編出版學術著作1部;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10餘篇論文被EI收錄;2003年獲四川大學優秀教學獎三等獎; 2004年獲四川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一項。現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傳動、現代設計方法、機械設計和CAD/CAE/CA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