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祺先文集序

我讀嚴祺先先生的文章,深深的感嘆他的卓爾不群,超然世俗。 A.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3.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基本信息
篇名:嚴祺先文集序
體裁:序
年代:明末清初
出處:上海古籍出版社《歸莊集

作品原文

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詩亦怪怪奇奇,獨辟門戶,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曰《上宰相書》、《讀書城南詩》是也。豈非以其汲汲於求知乾進,志在利祿乎?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後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於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鐫於梓,往往成巨帙,乾謁貴人及結納知名之士,則挾以為贄,如此,文雖佳,俗矣。吾讀嚴子祺先之文,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無錫自顧端文、高忠憲兩先生講道東林,遠紹絕學,流風未遠。嚴子生於其鄉,誦遺書,沐餘教,被服儒者,邃於經學。平日重名節,慎行藏,視世之名位利祿,若將浼焉。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為迂者。韓子嘗言:“人笑之,則心以為喜。”夫人之笑韓子者,特以其文辭為流俗所笑,猶傑然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為流俗所笑,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雖然,使韓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當亦如嚴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書、城南之詩,取譏於大儒矣。嚴子之文,余所見止數十篇,論理論事,明快嚴峭,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文辭之工如此!然吾以為文辭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於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矯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為迂者也。夫世共笑為迂,余獨不以為迂,而欣賞嘆詫,則余亦迂甚矣哉!

作品注釋

(1)韓文公:韓愈。(2)浼(měi):玷污。

作品譯文

韓文公的文章,振興起了八個朝代以來的衰頹文風,他所寫的詩也是奇特不群,詩風獨樹一幟,然而考亭先生(朱熹)卻曾經批評他的詩文落於世俗,說《上宰相書》、《讀書城南詩》就是這樣的。
難道不是因為他急切地求得知名而在仕途求取進身,目的在於獲取功名利祿嗎?所以我曾經說寫文章的事情,不說別的,必須首先去除它的俗氣才行。現在,天下的文人多啊,他們身在民間,而(千方百計)地去結識那些達官貴人,並且早晨寫出一篇文章,到傍晚就鐫刻付印,往往就結集成了厚厚的文集,他們在拜見達官貴人以及知名人士的時候,就攜帶著(文章著作)作為見面的禮物。像這種做法,文章即使寫得好,也俗氣啊!
我讀嚴祺先先生的文章,深深的感嘆他的卓爾不群,超然世俗。無錫自從顧端文(顧憲成)、高忠憲(高攀龍)兩位先生在東林講學,遠遠的繼承古聖絕學,聖人流傳下來的風尚才不曾遠離。嚴先生出生在這個地方,誦讀先賢的詩書,蒙受先聖的教化,信奉儒學,深入研究儒家經典。平日看重名節,言行舉止(行,做事;藏,隱退)謹慎,看待功名利祿就好像(這些東西)將要玷污了他似的。
心有感觸憤懣填塞其中,因事而抒發感慨,所以他的文章行文的主旨,大多是被世人恥笑為不合時宜的。韓愈曾說:“他人取笑我,那么在我內心中則把它當做一件喜悅的事。”人們嘲笑韓愈,只是因為他(文章的)言辭被流俗取笑,仍然還是傑出的一代儒家領袖;如果是文章的主旨(思想)被流俗取笑,不又是比古人(韓愈等)更超出一層了嗎!
即使這樣,假如韓愈處在當今之世,他行文的主旨(思想)也應當像嚴先生這樣不合時宜,一定不至於寫出《上宰相書》和《符讀書城南詩》這樣的詩文,而被名儒大家所嘲笑啊。嚴先生的文章,我所見到的只有幾十篇,論理敘事,語言明快曉暢而思想嚴峻犀利。一個恭謹溫順的讀書人卻能以文筆與世俗決鬥,如此可見其文章言辭的精巧犀利。但我認為,文辭的精巧,現在世上那些不免於俗氣的文人,也有的能做到這一點;嚴先生之所以卓爾不群而超然世俗,是在於他文章的行文立論,被世俗之人所共同譏笑為不合時宜。世人都譏笑他不合時宜,獨有我不這樣認為,並且(對他的人格和文章)欣賞感嘆,那么我也迂腐得厲害了啊!(選自《陶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作品訓練

2011年語文高考試題湖南卷以本文為閱讀材料,進行了考察,練習如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 病:批評 B.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拔:拔除
C.遠紹絕學,流風未遠 紹:繼承 D.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 加:超過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詩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則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C.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 D.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3.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A.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B.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C.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D.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
4.結合文意,請你談談作者對嚴祺先的文章“欣賞嘆詫”的原因。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案
1.B項拔:超出。與成語“出類拔萃”的“拔”字,一個意思。
2.A項那些,指示代詞 B項代詞,他 C項代詞他的表領屬,與例句用法一樣。D項加強語氣,語氣副詞。可譯為“一定”。
3.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為迂者。按句子意思劃分句讀。
4.此題考察作者喜歡嚴祺先文章的原因。答案:因為嚴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論,卓爾不群不被世俗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譏笑②說理敘事明白曉暢,嚴峻犀利。
5.韓愈(韓文公)的文章,振興了八個朝代衰靡的文風。
所以我曾經說寫文章的事,不說別的,必須首先除去掉它的俗氣才行。
那么我也是非常的迂腐了!(那么我也迂腐得厲害啦!)

作者簡介

歸莊,字玄恭,江蘇崑山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其曾祖父即為明代著名散文家歸有光。歸莊與顧炎武同鄉齊名,17歲時與之一同參加復社,並與之共謀抗清。兩人志同道合,友情深摯,時有“歸奇顧怪”之稱。歸莊的詩文,以反對清朝統治、富有民族氣節之作為主體。其詩或質樸明暢、直抒胸臆,如《古意十二首》、《卜居十四首》等;或工整綿麗,如《落花詩十二章》等,被吳偉業評為:“流麗深雅,得寄託之旨,備體物之致。”宋琬評歸莊:“以磊落崎�之才,為婀娜旖旎之詞,興會所至,猶帶英雄本色。”其散文亦酣暢雄恣,感情濃冽,頗受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