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海棠形提梁大壺

嘉慶海棠形提梁大壺

壺呈赤褐色,紫砂粗泥,器身作球形,腹下部微斂。 肩上接圓角四棱的海棠提梁,轉折處為倭角,後部且有栓繩系蓋的小系。 此壺為最早的幾何形體“光貨”造型,是明代中期一位有專權的司禮太監生前所擁有,死後又隨葬墓中,這說明紫砂壺在當時的地位已非同一般。

明 · 無款。南京市博物館庋藏。此壺是1966年由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油坊橋明代司里太監吳經墓出土,同出
嘉慶海棠形提梁大壺嘉慶海棠形提梁大壺
的磚刻墓志表明墓葬年份為明嘉慶十二年(1533年)。這是我國目前有紀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壺。壺呈赤褐色,紫砂粗泥,器身作球形,腹下部微斂。短頸,平底,彎流,平蓋,紐作葫蘆狀,無子母口,蓋內有“十”字形筋撐架。肩上接圓角四棱的海棠提梁,轉折處為倭角,後部且有栓繩系蓋的小系。此壺為最早的幾何形體“光貨”造型,是明代中期一位有專權的司禮太監生前所擁有,死後又隨葬墓中,這說明紫砂壺在當時的地位已非同一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