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紙版畫

單色紙版畫

單色紙版畫,版畫的一種。版畫,也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版畫簡介

紙版畫練習紙版畫練習

按使用材料可分為:木版畫、石版畫、銅版畫、瓷版畫、紙版畫,絲網版畫等

按顏色可分為:黑白版畫、單色版畫、套色版畫

按製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綜合版等

紙板畫分類

版畫的一種。按其製作方法與版面構成,可分為:一、剪貼紙版畫。用稍厚的紙張剪或刻出形象的平面輪廓,貼於另一基紙,形成凸版,上墨或上色後即可拓印。凸出部分墨色深,可印出形象塊面,輪廓邊緣呈白色,基紙上著墨少,形成中間色。二、刻紙凹印版畫。用堅實的厚紙,刷一層薄的硬塗料,以刀、針刻畫形象的線條,形成凹版,用棉花將油墨塗滿凹線,擦去平面上不要的油墨,墨於銅版機壓印,製作原理與銅版畫相近。三、刻紙凸印版畫。即以較厚的紙版代替木版進行刻作,刻與印基本與木刻版畫相似,只因在紙版上不能刻得太深,拓印出來的畫面另有其特殊的藝術效果。

製作方法

紙版畫是運用各種紙質材料做版材,經過多種手段加工製作印刷的版畫。紙版畫的製作方法多樣,有剪貼、刀刻、筆劃、縷孔,甚至用手撕、揉折;並可以製作凸版、凹版、孔版和綜合版等,表現空間非常大;印刷顏色可用單色、套色;顏料可用油性、水性和粉性;技法有前面學過的拓印法,還有漏印法、捺印法等。材料不同,具體的步驟不同,但大致的是磨版、製作版、洗版、調墨、洗墨 。從印製上來分類,有黑白木刻、套色木刻和水印木刻三種。麻膠版畫與木刻版畫在刻印上是一樣的,只是材料不同。銅版畫是在塗有一層防腐蠟的銅版上用刀和針來刻畫,再用酸性腐蝕液腐蝕,刻去防腐蠟處即成為凹線,印時將油墨滾壓到凹線中並將凸處的油墨拭去,然後將紙鋪上用滾筒滾壓,使凹線中的油墨印到紙上,即製成一幅銅版畫作品。石版畫是在18世紀遜納菲爾德發明的石印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版畫藝術,先用含有油質的藥墨在石版或特製的鉛皮上作畫,然後在版畫上塗一層酸性阿拉伯樹膠,印時將油墨滾上版面,藥墨畫過處接受油墨而未畫過處排斥油墨,這樣鋪上紙再印即可顯現藥墨畫的各種景物圖象。

藝術特點

在欣賞版畫近千年發展過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時,有以下一些藝術特點值得注意:

1 儘可能利用對象的本色,顯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

3 發揮刻版水印的特性,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4 通過巧妙構圖,以豐滿密集和蕭疏簡淡等不同風格來襯托表現主題。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版畫在歷史長河中有它自己的發展軌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鄭振鐸先生曾說:“梨棗圖畫,為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這是對版畫藝術地位的恰當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