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粥

喝豆粥

《東京夢華錄》中說:十二月初八日,請寺僧送七寶五味於門徒飲,謂之臘八粥。 天津民俗,臘月初八日,作佛會,亦舍豆。 每捻一豆,念佛一聲,曰結緣豆,粥熟,則施臘八粥於行人。

清朝-喝豆粥

喜到初八臘月天,門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聲聲結善緣。
約在南北朝時,我國民間受佛教寺院臘月初八吃『七寶五味粥』的影響,形成了吃『臘八粥』風俗。《東京夢華錄》中說:十二月初八日,請寺僧送七寶五味於門徒飲,謂之臘八粥。《揚州風土小記》載:臘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數十黃衣,沿門托缽而乞米,名曰『乞臘八米』。清代的臘八粥製作更為精美,如《燕京歲時記》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天津民俗,臘月初八日,作佛會,亦舍豆。善男信女先於夜間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聲,曰結緣豆,粥熟,則施臘八粥於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