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來·金裝寶劍藏龍口

《喜春來·金裝寶劍藏龍口》是元代張弘范的散曲小令,主要告訴人們用黃金作裝飾的寶劍,鋒利的刀刃藏在劍鞘。束玉帶,附紅絨,虎頭金牌纏在腰際。綠楊的樹影里,駿馬如飛銀光耀。表達作者秋高氣爽志氣豪邁,渴望建功立業,名垂朝廷。

概況

作品名稱:【中呂】喜春來·金裝寶劍藏龍口
創作年代:元初
作者姓名:張弘范
作品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名稱:中呂
曲牌名稱:喜春來

原文

【中呂】喜春來
金裝寶劍⑴藏龍口⑵,玉帶紅絨掛虎頭⑶。綠楊影里驟驊騮⑷。得意秋,名滿鳳凰樓⑸。
[編輯本段]注釋
⑴金裝寶劍:用黃金作裝飾的寶劍。“金裝”,一作“金妝”。
⑵龍口:有龍形紋絲的劍鞘。
⑶虎頭:指虎頭金牌。元帝頒發給大臣用以便宜行事的金牌。
⑷驊騮:指駿馬。
⑸鳳凰樓:宮內的樓閣。這裡指宮禁、朝廷。

譯文

用黃金作裝飾的寶劍,鋒利的刀刃藏在劍鞘。束玉帶,附紅絨,虎頭金牌纏在腰際。綠楊的樹影里,駿馬如飛銀光耀。秋高氣爽志氣豪邁,建功立業,名垂朝廷。

曲牌

【喜春來】
曲牌名,又名《陽春曲》、《喜春風》、《喜春兒》。此調入“中呂宮”,亦入“正宮”。小令兼用。

作者

作者張弘范(1238-1280)大將,字仲疇,涿州定興(今屬河北)人。曾從伯顏攻宋,任前鋒渡江,長驅建康(今南京)城。後又任蒙古漢軍都元帥,南取閩廣,俘文天祥,南宋亡。不久病亡。他善槊,能詩,《金元散曲》錄存其小令四首。
作者張弘范作者張弘范

背景

據明葉子廳《草木子》卷四《談藪篇》載:“伯顏丞相與張九(張弘范排行第九)元帥,席上各作一《喜春來》詞。伯顏云:‘金魚玉帶羅襴扣,皂蓋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得意秋,分破帝王憂。’張云:‘金裝寶劍藏龍口,玉帶紅絨掛虎頭。綠楊影里驟驊騮。得意秋,名滿鳳凰樓。’帥才相量,各言其志。”按《元史》伯顏、弘范兩傳,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左丞相伯顏領行中書省總兵攻宋。次年十一月,元兵分三路攻臨安(今浙江杭州),伯顏率中軍從建康(今江蘇南京)進發。公元1276年(至元十三年)正月,三路元兵會是由於臨安,二月,南宋幼主出降。細玩曲意,伯顏、弘范席上作曲之事,當在公元1276年元兵會是由臨安之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