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經損傷

喉上神經損傷

喉上神經來自迷走神經的結狀神經節其位置靠近頸靜脈孔,在舌骨平面上分為內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與甲狀腺上動脈緊密伴行,一般位於甲狀腺上動脈的前面。其次喉上神經在下行途中,先位於咽下縮肌的上面,以後位於胸骨舌骨肌及甲狀軟骨下面支配環甲肌,同時咽下縮肌也接受外支的一部分運動纖維。因此,外支在進入環甲肌之前被咽下縮肌的筋膜所復蓋。喉上神經的外支主要為運動支支配環甲肌,尚有分支到咽下縮肌、甲狀腺。另外外支進入環甲肌之前分出一支經甲狀軟骨下緣入喉,並與喉返神經前支一同至甲勺肌和環勺側肌。

基本信息

疾病名稱

中文名:喉上神經損傷

英文名:injury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概述

由於解剖關係,頸部神經損傷常和血管傷同時發生。損傷位置愈高,多個神經損傷亦愈多;頸中下段損傷,以單一神經損傷較多。在面頸部合併傷中神經損傷占10%~15%而其中又以臂叢、脊髓、喉返神經及迷走神經等損傷較常見。

喉上神經來自迷走神經的結狀神經節其位置靠近頸靜脈孔,在舌骨平面上分為內支及外支。外支在下行途中常與甲狀腺上動脈緊密伴行,一般位於甲狀腺上動脈的前面。根據Moosman 200例的屍體解剖,外支有21%行走方向不定15%位於甲狀腺鞘內,6%位於甲狀腺上動脈分支之間。據孟昭輝等(1976)對喉神經解剖的觀察,喉上神經與甲狀腺上動脈均緊密伴行,其中神經行走在甲狀腺上動脈之後內者占89.3%,在動脈之前者占6.7%,在動脈分支之間者占4%。

其次喉上神經在下行途中,先位於咽下縮肌的上面,以後位於胸骨舌骨肌及甲狀軟骨下面支配環甲肌,同時咽下縮肌也接受外支的一部分運動纖維。因此,外支在進入環甲肌之前被咽下縮肌的筋膜所復蓋。喉上神經的外支主要為運動支支配環甲肌,尚有分支到咽下縮肌、甲狀腺。另外外支進入環甲肌之前分出一支經甲狀軟骨下緣入喉,並與喉返神經前支一同至甲杓肌和環杓側肌。

喉上神經的內支92%穿過甲狀舌骨膜後分為前後兩支;8%穿過該膜之前分支火罐網前支位於甲狀軟骨內面喉前庭外側壁的軟組織內14%的分支至甲杓肌10%分支經甲狀軟骨孔與喉上神經的外支相交通後支分布在會厭咽會厭襞及杓狀軟骨處黏膜層且有分支至杓狀肌(10%)和環杓後肌(5%)。後支的降支與喉返神經的後支相吻合。Siegelman指出,喉上神經有分支支配杓狀肌群。Negus也證明喉上神經的內支發出運動纖維支配杓狀肌群。另外Katly及Hangen在人的喉切除時,刺激喉上神經的內支可引起杓狀肌收縮,刺激喉上神經也有同樣的結果,可見喉上神經有分支支配杓狀肌群

病因

1.頸部外傷(刀傷槍傷等)。

2.繼發於甲狀腺手術,甲狀腺上動脈與神經緊密伴行,因此結紮甲狀腺上動脈時,可誤將神經一併結紮

喉上神經損傷喉上神經損傷

3.上喉切除,易損傷喉上神經

發病機制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症狀

1.單側喉上神經損傷

喉上神經由迷走神經分出後,在頸部行程較短,損傷較喉返神經少,且一般多為單側,易傷及其外支火罐網。

(1)症狀:講話的頻率範圍縮小,不能發高音。

(2)體檢火罐網:患側聲帶邊緣不整齊,呈弓形。由於發聲時健側環甲肌收縮將甲狀軟骨向健側扭轉,環狀軟骨鶒的健側一半向上提起所致。

Guttman試驗:正常人從前面加壓於甲狀軟骨時,聲音變低;如果從側面加壓則聲音變高,環甲肌癱瘓時對側有上述體徵。

2.雙側喉上神經損傷

(1)症狀:不能發高音,聲音單調

(2)體檢:聲帶由於甲杓肌的作用出現皺紋手指置於環甲膜上觸診發聲時患側環甲肌失去收縮或牽引感。

單側或雙側喉上神經受損傷時火罐網不致發生呼吸困難及吞咽困難

併發症: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診斷

1.病史 有頸部外傷史或甲狀腺手術史。

2.臨床表現 高音缺如。體檢可見聲門形態異常。

鑑別診斷: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治療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可進行發聲訓練。如果症狀嚴重,可採用手術方法使環甲間隙縮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