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剌姓

例如: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 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

基本介紹

啜剌[啜剌、啜喇、葛邏祿啜、合剌魯、哈剌魯,讀音作chuò lá(ㄔㄨㄛˋㄌㄚ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別支突騎施啜剌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啜剌,突騎施首領,開元左武候大將軍燕山王右失畢,子歸仁,襲燕山王。”啜剌氏,源出西突厥別部。“啜剌”,實際上是西突厥內的一種官稱,為外圍騎兵軍事統領,在戰爭中主要負責包抄圍殲,兼負生產與放牧,後逐漸演變為氏族。隋、唐朝時期的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為五弩失畢部,置五大俟斤、五咄陸部、五大啜剌。突騎施賀邏施啜即五大啜剌之一。公元七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受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可汗統屬。
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平定阿史那·賀魯後,在突騎施索葛莫賀部所在地置鹿都督府,在突騎施阿利施部置絜山都督府,後又置昆陵、蒙池兩都護府以統之,並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到武則天執政時期,以原領五弩失畢部之阿史那斛瑟羅為竭忠事主可汗、蒙池都護。斛瑟羅殘暴,不為突厥所附。突騎施首領烏質勒本為斛瑟羅手下的莫賀達乾(突厥官名),能撫士,有威信,胡人順附,由此崛起,置二十都督,各督兵七千,以楚河流域之碎葉城為大牙,伊犁河流域之弓月城(今新疆霍城)為小牙。轄境東鄰後突厥,西接中亞地區的昭武九姓,盡有斛瑟羅故地,而服屬於唐王朝。
唐聖歷二年(公元699年),烏質勒遣子娑葛入唐朝,在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受封為懷德郡王。
唐景龍二年(公元708年), 娑葛又封為西河郡王,使者未至而烏質勒病逝,由其子鹿都督娑葛代統其眾,勝兵至三十萬,唐王朝封之為金河郡王。後娑葛手下將領闕啜忠節與之不和,而當時的唐朝宰相宗楚客又接受了闕啜忠節的賄賂,便支持闕啜忠節。娑葛遂襲擒闕啜忠節,殺死唐使馮嘉賓,並擊敗前來討伐的唐朝安西副都護牛師獎。當時,安西大都護郭元振認為娑葛理直,上表請赦除其罪,娑葛乃降。後娑葛為後突厥默啜可汗擒殺。復有突騎施別支車鼻施啜蘇祿收拾餘眾,自立為可汗,眾至二十萬,稱雄於西域,給予當時向中亞發展的大食人以沉重打擊,大食人因而稱之為“抵頂者”(Ab Muzim,意為牛或象等衝撞抵頂的龐大動物)。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王朝任命蘇祿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賜號忠順可汗。當時蘇祿處於唐朝與後突厥、吐蕃之間,對三方均保持密切關係。唐朝以阿史那·懷道之女為金河公主妻之,蘇祿自己又娶了後突厥、吐蕃的公主,將三女並為可敦(王后),力求在三大勢力之間打平衡牌。後來,蘇祿與唐安西都護杜暹有隙,便聯合吐蕃兵侵掠安西四鎮,包圍安西城。後聞杜暹入為唐朝宰相,怕杜暹引唐朝大軍鎮壓,乃退去。之後,蘇祿復遣使入朝。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蘇祿為其下大首領莫賀達乾所殺,突騎施復亂,蘇祿子吐火仙立,與莫賀達乾相攻。娑葛之後稱“黃姓突騎施”,蘇祿之後稱“黑姓突騎施”,更相仇殺。直至毗伽可汗歿後,即後突厥汗國滅亡前夕的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仍有“突厥大首領延牾俱末啜剌·達乾來朝”。
到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以後,西突厥世代在突騎施被的別部葛邏祿啜逐漸強盛起來,葛邏祿啜,即啜剌氏,世為突騎施的軍事首領,據有楚河流域,啜剌氏的崛起使突騎施黃、黑二族日漸衰微,遂為啜剌氏所役屬。啜剌氏取代突騎施後,占有楚河流域西突厥故地,其中包括著名的碎葉城、怛邏斯城。
唐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啜剌氏在北庭一帶與吐蕃聯軍,戰勝了回鶻。但是沒有多久,回鶻又回軍進襲西域,在北庭、龜茲、拔汗那(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乾納)一帶地區反而擊敗了啜剌氏與吐蕃部的聯軍。當時,漠北、西域的形勢大致是:漠北是回鶻汗國;回鶻的西北是黠戛斯;黠戛斯西南是啜剌氏;啜剌氏以南是吐蕃、以西以南是入居中亞的大食。他們彼此之間既有戰爭也有經濟和文化的相互交往。
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漠北的回鶻汗國滅亡,部眾大部分西遷,其中有十五部奔附於啜剌氏部族。到了公元十世紀前半期,在啜剌氏部族的勢力範圍內,形成了哈剌汗國(黑汗王朝)。直到蒙古大軍入居中亞地區之後,啜剌氏族人被蒙古人稱為合剌魯(哈剌魯),在西域地區仍然非常活躍。從唐朝末期經五代十國之亂,直至公元十世紀前半期北宋王朝崛起,期間啜剌氏族人不斷北遷,直至今烏茲別克斯坦地區落居,在啜剌氏部族的勢力範圍內形成了一個著名的哈剌汗國(黑汗王朝)。直到南宋寧宗趙擴嘉定十二年~南宋理宗趙昀寶慶元年(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十四~二十年,公元1219~1225年),成吉思汗率領二十萬蒙古大軍西征中亞地區之後,啜剌氏族人被蒙古人改稱為合剌魯氏、或哈剌魯氏,其後在西域地區的活動一直到元、明時期仍然非常活躍,逐漸演變為後來中、西方史書上所稱謂的“粟特人”。
但是,仍有相當多的啜剌氏族人依然留居在華夏大地,後分別融入藏族、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韃靼族、土族、裕固族、柯爾克孜族等各個民族之中,其中融入漢族的啜剌氏族人後來大多冠改漢姓為李氏、賀氏、綽氏、啜氏、楚氏、師氏、哈氏、魯氏等,其中的綽氏、啜氏、哈氏、合氏族人又在元、明時期多融入回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突騎施啜·烏質勒、突騎施·娑葛、車鼻施啜·蘇祿、車鼻施啜·吐火仙、延牾俱末啜剌·達乾。

遷徙分布

啜剌氏是一個源出西突厥別支突騎施部的古老姓氏,今已不再,多漢化為李氏、賀氏、綽氏、啜氏、楚氏、師氏、哈氏、魯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天水、金城、河南、京兆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金城郡:即今甘肅省中部地區,郡治即今蘭州市。蘭州市位於甘肅省中部,隴海、包蘭、蘭新、蘭青等鐵路交點。為甘肅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以來是中原通往西北地區的交通要衝。蘭州是我國的古老城市之一,漢朝時期為金城郡,隋朝時期改為蘭州治,清朝時期為蘭州府治,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設市,一直沿用至今。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例如: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要特別注意的是:“京兆”並非僅指陝西長安地區,凡歷朝歷代都城所在的由中央政府直轄的周邊地區,皆可稱為“京兆”。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稱上邽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亦稱蘭州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三川堂、河內堂、豫州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