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熱處理

9.Trutec總部在美國,在美國有5家工廠,其中4家是熱處理工廠。 12.Paulo總部在美國,有5家熱處理工廠。 13.Woodworth總部在美國,有5家熱處理工廠。

商業熱處理的定義

商業熱處理(Commercial heat treatment) ,在中國也稱為專業熱處理,是指獨立經營、從市場上承接熱處理委託加工、有別於機械製造企業內部熱處理分廠(車間)的熱處理行業和企業。商業熱處理在歐美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已有30 多年歷史和相當大的產業規模,不但形成了高效、優質、低耗生產的成熟經驗,專業熱處理比重已達到80%以上,而且湧現出象Bodycote這樣在世界各地設立了超過170家連鎖熱處理加工網點的“巨頭”。

中國商業熱處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成長中的煩惱”——當前中國商業熱處理行業發展的特點
“十一五”期間,特別是金融危機發生的這三年來,我國商業熱處理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如下五方面的特點:
1、民營企業占主導地位,優勝劣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我國加速發展市場經濟、推進國企改制,商業熱處理行業的大部分企業原來又都是小型企業,由此使民營熱處理加工企業近年來大量湧現,目前已占行業的主導地位(約占總數的90%以上)。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細胞,民營經濟占主導地位,既說明我國商業熱處理行業是市場化改革較徹底的行業,同時也預示了行業未來將有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前景。
然而,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仍處於“初級階段”,裝備製造業的振興和轉型仍有個過程,從目前來看,民營經濟那種與生俱來的“優勝劣汰”特點,在商業熱處理行業似乎還未完全形成,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優勢企業由於受品牌、資金、人才等資源和條件的制約,難以迅速做強做大;二是劣勢企業則依賴一定的市場需求尚能生存,不願退出市場,不能真正做到“淘汰落後”。部分小企業因資金不足、不能自行積累資金更新設備,仍在使用40年役齡以上的箱式爐、鹽浴爐、小型井式滲碳爐等,尤其是一些城市企業技改淘汰的設備流落到邊遠地區或鄉鎮,把低效率、高能耗和重污染帶到農村。這些都不利於行業的形象和整體發展。
2、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集中度仍偏低。“十一五”期間是我國重化工大力發展的時期,裝備製造業作為重化工的代表性行業進入了“黃金髮展期”,而熱處理作為裝備製造業中的基礎工藝行業之一,乘勢而上、“水漲船高”,發展勢頭良好,突出表現在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08年,我國商業(專業)熱處理加工企業約3500 家,專業熱處理加工數量已達480 萬噸,加工收入約為86.4 億元。
在熱處理加工專業廠如雨後春筍般湧出的同時,產業的集中度卻持續偏低。行業的整體結構呈現出“小”和“散”的現象:“小” 指全國約3500 家專業熱處理加工企業,一般規模都較小,平均年營業額247 萬元;其中形成一定規模的專業熱處理加工企業(年產值大於500萬元)的大約有300 家左右,不到企業總量的10%。“散” 指布點分散,沒有形成區域性的熱處理專業化加工中心。“小”和“散”的現狀使產業集中度偏低,行業還未產生一批有知名品牌、有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難以與外企獨資企業競爭。長此以往,不利於商業熱處理民族工業和民族品牌的成長。
3、清潔熱處理生產和技術得到重視,節能減排任重而道遠。熱處理是機械製造業中耗能最多的工藝之一,在工業已開發國家,熱處理生產成本的25%~40%是能源成本。我國則比工業已開發國家高1~2倍。近年來,我國政府出於環境保護的考慮,強制性地推行節能減排政策,熱處理行業首當其衝地受到巨大壓力。在中國熱協的領導和推動下,業內大部分企業開始重視套用和推廣清潔熱處理技術和生產方式,具體通過更新設備、採用和推廣少無氧化加熱技術等措施,使目前少無氧化加熱比重達80%,可控氣氛熱處理普及程度達50%,真空熱處理比重近10%。此外,一些企業加大了環保設施的投入,逐步建立了整套污水處理系統,減少了排放。
然而,從總體上來看,清潔熱處理技術和生產的推行剛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企業注重的是從更新設備、環保設施投入和合理組織安排生產來完成政府規定的節能減排指標,較少有企業從自身可持續發展角度,主動自覺地從改進老工藝、套用先進的節能新工藝這一重要措施上,去推進清潔熱處理技術和生產方式。反映在指標上,我國目前熱處理平均單位能耗約為600kW·h/t,仍遠遠高於上世紀70年代末歐洲熱處理單位能耗400kW·h/t,日本300kW·h/t的水平。可以說,在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期間,商業熱處理企業的節能減排是任重而道遠。
4、技術進步成效顯著,研發創新能力仍顯薄弱。近年來裝備製造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外資企業按國際標準的嚴格規定來選擇熱處理協作夥伴等因素,促使商業熱處理企業逐步改變了以往粗放式經營的方式,加大了技術進步的力度,產生了一批新工藝、新技術,如多用爐氣體滲碳基本實現碳勢自動控制,Ф4米以上特大型齒輪用國產設備實現了深層可控滲碳淬火,高溫快速滲碳和氮勢可控滲氮也都用於生產;超高頻、高頻、超音頻、中頻、工頻、雙頻感應熱處理、橫向磁場加熱、數控模擬感應淬火技術都在生產中套用,化學熱處理催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等。這些都對充分發揮金屬材料的性能潛力,提高產品的內在質量,有效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起到了顯著效果。
但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熱處理技術,實現“優質高效、節能降耗、無污染、低成本”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而且我國商業熱處理企業由於過去的起點低、底子薄,就整體來說,目前的研發創新能力仍顯薄弱,熱處理技術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先進的精密控制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熱處理設備的設計製造技術等方面都有差距,尤其是套用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精密控制熱處理技術明顯落後。最關鍵的是:作為技術密集型的熱處理加工行業,目前卻面臨技術人才嚴重青黃不接、技術人才相當匱乏的困局,而這種困局在短時期內一時又難以解決。
5、業務範圍擴展到戰略性新興產業諸領域,專業化優勢尚有待增強。近年來,我國商業熱處理企業的市場開拓意識不斷增強,除了為傳統的汽車、機械零部件等企業客戶進行熱處理加工外,業務領域逐步擴展到當前我國最有發展前景、最受產業政策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如風電、軌道交通設備、航空(大飛機)、大型鑄鍛件、海洋重工等。少數技術工藝先進、質量穩定的商業熱處理企業已經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客戶批量加工,成為其穩定的熱處理供應商。
但是,從總體上看,新業務的拓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客戶大都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部分甚至是央企,他們大都有自己的熱處理分廠或車間,其熱處理加工主要是由這些分廠或車間來完成,僅僅是遇到在技術工藝上無法解決的“骨頭”,才外發給商業熱處理企業來加工。商業熱處理企業的新業務拓展要有新突破,達到不但能啃“骨頭”,甚至能把這些大客戶的熱處理分廠或車間的業務也承接過來的目標,除了客觀條件需轉化外,從我們商業熱處理企業的自身角度講,必須不斷提高專業化加工的先進技術和工藝能力,形成和強化“專、精、優”的專業化加工特色,即“打鐵還需自身硬”。在這方面,商業熱處理企業的差距還很大,亟需作極大的努力。
綜上所述,當前行業現狀的五方面特點概括來講就是“成長中的煩惱”——我國商業熱處理行業和企業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需要在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時期有新的作為。

全球商業熱處理公司概覽

全球商業熱處理公司一覽:
1.BODYCOTE總部在英國,目前在全球有170家以上的商業熱處理工廠。
2.Bluewater總部在美國,目前在美國有17家工廠。
3.上海熱處理廠有限公司(SHT)總部在中國上海,中國最大的商業熱處理公司,目前在中國上海、天津、山西太原、遼寧大連、湖南長沙等地有8家商業熱處理公司。
4.SHU總部在德國,有世界上單體最大的熱處理工廠。
5.TTL總部在義大利,特大件感應淬火方面令全球矚目。
6.日本東方株式會社,總部在日本,是一個集熱處理設備製造與商業熱處理加工一體的公司。
7.FPM總部在美國,美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商業熱處理公司,有3家熱處理工廠。
8.VAC總部在加拿大,在北美地區有7家熱處理工廠。
9.Trutec總部在美國,在美國有5家工廠,其中4家是熱處理工廠。
10.SST總部在美國,有3家工廠。
11.Nitrex氮化設備製造廠家,但在美國有5家熱處理工廠。
12.Paulo總部在美國,有5家熱處理工廠。
13.Woodworth總部在美國,有5家熱處理工廠。
14.Alfe總部在美國,有7家熱處理工廠,同時也是熱處理設備製造商。
15.Metal Improvement Company在美國有7家熱處理工廠。
16.GMAA在美國有4家熱處理工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