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對歐盟葡萄酒雙反調查案

直到歐盟對華光伏徵稅案被通過,商務部對進口葡萄酒反傾銷的調查才再次被提及並最終得以立案。 2012年9月份,中國酒業協會代表國產葡萄酒行業,向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3年6月5日,我國商務部宣布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即“雙反”)立案審查程式。

事件概述

2012年8月,中國酒業協會就針對進口葡萄酒向商務部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當時商務部受理此申請,但並未正式立案啟動調查。直到歐盟對華光伏徵稅案被通過,商務部對進口葡萄酒反傾銷的調查才再次被提及並最終得以立案。此次立案勢必對歐盟的葡萄酒產業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事件詳情

2012年8月下旬,進口葡萄酒遭遇商務部反傾銷調查的傳言終於坐實。事實上,早在8月初,商務部就已派出調查人員奔赴沿海各個進口葡萄酒主銷市場進行調查取證工作。當時,據多家媒體報導,國家商務部接受中國酒業協會的正式請求,對歐盟進口葡萄酒是否衝擊中國市場,歐盟對當地葡萄酒產業是否有補貼等進行調查。
2012年9月份,中國酒業協會代表國產葡萄酒行業,向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儘管當時尚未正式立案開展調查,但“雙反”已經激發了市場對進口葡萄酒暴利神話破滅的遐想。該年,商務部受理此申請,但依舊未正式立案啟動調查。
2013年5月15日,歐盟對華光伏徵稅案原本定於該日進行成員國投票,但當天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並未投票,因此延期至24日再次投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歐盟將不顧成員國和行業反對聲音,強行通過建議案。
2013年5月24日,歐盟成員國內部就歐委會對華光伏徵稅建議案投票表決,按照程式,初裁結果會在6月6日正式發布。在最後關頭,中國仍在爭取實現逆襲。不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22日表示,中國與歐盟就光伏產品雙反案進行的首輪價格承諾談判宣告破裂。
2013年6月5日,我國商務部宣布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即“雙反”)立案審查程式。作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產區,歐盟一直向我國大量低價傾銷葡萄酒,並對銷往海外的葡萄酒進行補貼,尤其是一些銷往我國和俄羅斯的葡萄酒。由於進口葡萄酒方面長期存在此類傾銷和補貼狀況,我國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很多陷入虧損境況。
2013年6月6日,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就報導稱中國對歐盟實施貿易“報復”答記者問。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說,中國商務部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式,是根據中國國內葡萄酒產業遞交的申請和要求,依照中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的,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則。這是正常的調查,談不上什麼“報復”。

事件非議

對葡萄酒“雙反”從側面體現了企業對“補貼”這個詞的敏感。進口葡萄酒的農業補貼是歐盟政府對其農業發展的支持,屬於政府行為,在中國也有類似補貼存在,只是我國將葡萄酒生產釀造劃歸於輕工業而非農業,因此補貼無處可尋。而歐盟對葡萄種植的補貼並不是為了降低產品價格,更多是為控制葡萄產量進而提升葡萄酒質量,同時該補貼對任何一個出口國均等,只不過龐大的中國市場所產生的驚人利潤讓這個詞的敏感程度上升,以致招來非議。

歐方態度

歐盟駐華大使馬庫斯·艾德和進一步表示:“如果中國有足夠的證據,那么像其他WTO成員一樣對於葡萄酒行業是否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進行調查沒問題。但是報復性的手段在WTO的規則下是禁止的。”艾德和還強調,歐盟對待光伏產業即為遵守常規行動,並且遵循WTO體制。他說:“我們希望中國的夥伴對待葡萄酒案例時採取同樣標準。”

中方態度

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無疑是貿易保護主義的行為,不僅與歐盟自由貿易理念和主張相悖,也違反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關於不採取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還表示,妥善解決光伏產品問題是中歐雙方的共同責任,並不僅僅是中方的事。我們希望歐方進一步展現誠意,顯示靈活,同中方共同努力,儘快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合理的解決辦法。

相關評論

從數量和價格上看,歐盟葡萄酒確實存有向中國市場傾銷的嫌疑:其一,自歐盟進口的葡萄酒數量已占國內進口葡萄酒總量的60%,並且還有不斷增加之態勢;其二,歐盟對葡萄酒產業的補貼為其低價傾銷創造了條件。事實上,關於歐盟進口葡萄酒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早已提交,國家有關部門持拖延的態度。此次重提反傾銷之事意味深長。
未來中歐之間的光伏貿易戰走勢如何,還得看雙方的博弈。希望歐盟不對華光伏征懲罰性關稅,在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中實現互利共贏,使自己早日完全擺脫債務危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