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龍[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唐龍[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龍,男,1974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現為重慶[中國城市]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主要教育經歷——

1.2006年7月——2009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研讀政治經濟學,主研項目《著力於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推動經濟成長與發展方式轉變》。師從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研究員,獲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頒發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證書。

2.2003年9月——2006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攻讀西方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兼黨組書記、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夏振坤教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3.2000年9月——2003年7月: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攻讀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研究生,師從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初玉崗研究員,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4.1991年9月——1995年7月:重慶工業管理學院(現重慶理工大學)經濟系攻讀勞動經濟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要工作經歷——

1995年7月~2000年8月: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在公司發動機分廠、公司勞務市場管理處工作。

2000年9月~2003年6月: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

2003年9月~2006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

2006年6月~2009年3月: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系工作,先後擔任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同時曾兼任經濟與貿易教研室主任、系分工會主席。同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9年3月~2010年7月: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作,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

2010年7月~: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工作,現任法政與經貿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資產和對外合作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發展經濟學、經濟體制改革與中國的現代化

主要學術成果

教學研究

1.教學研究論文

1)《基於套用本科人才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探討》;《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2)《文科專業套用本科人才培養與實驗教學改革》;《中國冶金教育》,2009年第6期。

3)《普通本科院校精英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7期。

2.教學研究項目

主持教育與教學改革:

1)重慶市教委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地方高校文科專業套用本科人才培養途徑研究與實踐》(項目類別:重點項目;項目編號:0826094)。

2)中國冶金教育學會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地方高等學校經管類專業關鍵套用能力培育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YGJ09035)。

3)重慶科技學院學生工作科研課題:《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養機制的研究》(項目編號:X09009)。

科學研究成果

〖1〗作品類

[1]刊物文章:

1《人員激勵——增強企業活力的良藥》;《勞動經濟》,1996年第1期。

2《關於企業管理人員素質測評的思考》;《勞動經濟》,1996年第3期。

3《也談產品質量》;《嘉陵工聲》,1996年第3期。

4《增效益練內功是根本》;《嘉陵工聲》,1997年第1期。

5《企業管理人員素質測評方法》;《管理工程師》,1997年第1期。

6《國有企業富餘人員合理分流勢在必行》;《勞動經濟》,1997年第1期。

7《公司轉(待)崗培訓一瞥》;《嘉陵工聲》,1997年第2期。

8《淺談國有企業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的難點及對策》;《兵工勞動》,1997年第3期。

9《淺談工位係數的形成及在計件工資中的運用》(與鄭偉合作,第一作者為唐龍);《重慶工業管理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

10《如何計算工位係數》;《工廠管理》,1997年第6期。

11《談談工位係數的形成及在計件工資中的運用》;《勞動理論與實踐》,1997年第7期。

12《嘉陵集團公司首期轉崗培訓一瞥》;《中國兵工》,1997年第7期。

13《下崗職工轉崗培訓應抓四個幫助》;《勞動理論與實踐》,1998年第1期。

14《突破企業人才掣肘應著眼於內部挖潛》;《湖北經濟》,2001年第4期。

15《中國機車工業未來發展對策》;《企業導報》,2001年第11期。

16《21世紀我國中小企業競爭態勢及發展戰略取向探索》(與鄧成超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重慶工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17《論股票期權激勵制度及在我國企業的運用》;《重慶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18《“快魚吃慢魚”的經濟學詮釋》;《經營與管理》,2004年第5期。

19《促成比較優勢到後發優勢的轉變——縮小東西部差距的戰略思考》;《浙江經濟》,2004年第8期。

20《整合與重組擺脫內憂外患聚焦集群再樹全球競爭優勢——記重慶市打造“世界機車之都”》;《思考與運用》,2004年第2期(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2005(6)期全文收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1《貧困問題研究視角轉換的理論綜述》(與夏振坤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22《城市品牌、主導產業集群與全球競爭優勢——以重慶市打造“世界機車之都”為例》;《江漢論壇》(增刊),2004年第5期。

23《論權威主義與中國的現代化》(與夏振坤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5年第1期。

24《論權威主義與中國的現代化》(與夏振坤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政治》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長江日報》摘要轉載;《中國政治學網》全文收錄)。

25《論傳統文化與中國的現代化》(與夏振坤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第2期(《理論參考》2007年第11期轉載部分章節)。

26《企業管理的倫理追問》;《企業文明》,2005年第5期。

27《以人為本與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2005年第2期。

28《道格拉斯·C·諾思的國家理論述評》;《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2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群體主義價值觀》(與夏振坤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經濟評論》,2005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12期全文轉載;《長江日報》2006年3月23日摘要轉載;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2006年4月5日摘要轉載;《新華文摘》2005年第23期要目輯覽收錄)。

30《發展觀的歷史演進述評》;《財經科學》,2005年第6期(中國權威經濟論文庫收錄)。

31《論中國經濟發展體制架構中的社區功能》;《探索》,2006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0期要目輯覽收錄)。

32《現代化之路的中國特色: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33《論經濟發展與人的全面解放》;《江漢論壇》,2006年第7期。

34《論民族主義精神與現代經濟發展》;《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

35《求實主義價值觀與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探索》,2006年第6期。

36《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關問題探討》;《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37《以體制改革促經濟成長方式轉變》;《重慶行政》,2007年第1期。

38《論和諧的經濟發展觀》;《求實》,2007年第1期。

39《垃圾發電產業化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思路》(與唐一科合作,唐龍為第一作者);《生態經濟》,2007年第7期。

40《夏振坤的中國現代化理論研究述評》;《江漢論壇》,2007年第6期(《經濟、社會與中國的現代化——慶祝夏振坤先生八十華誕學術論文》[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全文收錄)。

41《國家與經濟發展:關於發展問題的深層次思考》;《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42《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辯證關係》;《理論參考》,2007年第11期。

43《論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探索》,2007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44《從“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理論思考》;《當代財經》,2007年第1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國民經濟管理》2008年第4期全文轉載;國研網全文轉載)。

45《論經濟現代化的精神動力——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46《深化資源產品價格改革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縱橫》,2008年第6期(國研網、中經網、河北省人民政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等入口網站全文轉載;《中國經濟成長與周期(2008)》[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全文收錄;中國權威經濟論文庫收錄)。

47《改革開放以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理論探討及政策實踐》;《貴州社會科學》,2008年第8期(《中國經濟學30年(1978-200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第13章全文收錄)。

48《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在於政府改革》;《經濟體制改革》,2008年第6期(中國權威經濟論文庫收錄)。

49《改革開放30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實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2期。

50《再論從“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索》,2009年第1期。

51《體制改革視角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述評》;《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9年第2期(中國機構網、中國改革論壇全文轉載)。

52《體制改革視角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經典理論研究述評》;《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9年第2期。

5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述評》;《經濟縱橫》,2009年第3期。

54《論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改革內驅力》;《江漢論壇》,2009年第4期。

55《體制改革視角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研究述評》;《求實》,2009年第7期。

56《將保稅港區打造成為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重要平台的對策研究》(與范巧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社科界》,2009年第18期。

57《促進重慶保稅港區發展的對策研究》(與范巧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科學決策》,2009年第10期。

58《以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研究述評》;《經濟縱橫》,2010年第12期(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網全文轉載)。

[2]報紙文章

1《簡訊》;《西南兵工報》1997年4月25日,綜合新聞版。

2《嘉陵集團抓住四個環節做好下崗職工轉業轉崗培訓》;《就業服務報》1997年11月26日,第2版。

3《注意工作方法》;《中國勞動報》1998年1月27日,第3版。

4《“快魚”與“慢魚”》(與孫暉合作,唐龍為第二作者);《湖北日報》2004年3月25日,第A4版。

5《挖掘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驅力》《中國改革報》2008年10月6日,第5版。

6《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處理好五對矛盾》《北京日報》2010年3月8日,第18版(求是理論網、中國網、中工網、新浪財經、網易財經等主流媒體全文轉載)。

〖2〗課題類

1.縱向課題

主持課題

1)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以老工業基地振興提升重慶城鄉統籌發展水平研究》(項目類別:一般項目;項目編號:08jwsk229),已結題。

2)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以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推動重慶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研究》(項目類別:一般項目;項目批准號:2008-jj33;立項協定書編號:2008165),已結題。

3)重慶市軟科學研究項目:《把保稅港區打造成為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重要平台的對策研究》(項目類別:指導性計畫;項目批准號:CSTC,2008CE9169),已結題

2.橫向課題

主持課題

1)重慶市九龍坡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項目:《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部新城體制機制改革研究》,已結題。

2)重慶市涪陵區馬武鎮人民政府委託項目:《重慶市涪陵區馬武鎮統籌城鄉發展規劃》。

主研項目

1)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市分行委託項目:《重慶市巴南區經濟社會發展諮詢研究報告》,已結題。

2)四川新知研究院委託項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比較經驗研究》,已結題。[《新知研究院報告2008》(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收錄課題主要成果]。

3)重慶市墊江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項目:《重慶市墊江縣“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結題。

【3】獲獎類

1.1997年11月:論文《淺談國有企業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的難點及對策》獲中國勞動學會企業工作委員會97年度論文評選一等獎。

2.2001年11月:論文《企業管理人員素質測評方法》獲重慶市勞動學會第四次評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3.2008年12月,論文《著眼於關鍵環節增強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改革內驅力》榮獲“重慶改革開放30周年企業改革成就與展望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

4.2009年8月,論文《打造保稅港區成為重慶市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重要平台的對策研究》榮獲“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徵文比賽優秀獎。

主授培訓課程

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分析,經濟體制改革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講座,重大經濟政策解讀;企業團隊建設。

主要教學經歷

除學校教學外,在校內外做過多次專題講座。如《深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認識努力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理論與政策的歷史演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三十年》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