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年代列表

本詞條記載是由唐至宋的歷史。 本文參考資料均為此

唐朝時期

唐朝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唐高祖李淵(在位:618年—626年)
武德618年五月—626年9年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唐太宗(在位:626年—649年)
貞觀627年—649年23年一作正觀。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唐高宗(在位:649年—683年)
永徽650年—655年6年650年,新羅開始使用中國唐朝年號
顯慶656年—661年二月6年為避諱唐中宗李顯的名字,因此唐朝人追稱顯慶年號多稱明慶,又作光慶
龍朔661年三月—663年3年
麟德664年—665年2年《舊唐書》、《新唐書》都稱是龍朔三年十二月,詔改明年正月一日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紀元鈔》則記載“龍朔四年六月一日改”,與史書的記載相差半年。
乾封666年正月—668年二月3年
總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3年《舊唐書》和新疆出土的《唐紀元鈔》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總章元年;《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鹹亨670年三月—674年八月5年
上元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3年
儀鳳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4年
調露679年六月—680年八月2年
永隆680年八月—681年九月2年因避諱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唐朝人多稱永崇
開耀681年九月—682年二月2年
永淳682年二月—683年2年
弘道683年十二月1個月
唐中宗(在位:683年—684年)
嗣聖684年正月—二月2個月
唐睿宗(在位:684年—690年,684年九月後,武則天臨朝稱制)
文明684年二月—八月7個月
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4個月
垂拱685年—688年4年
永昌689年正月—十一月11個月
載初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2年從元年起用子正
武周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武則天(在位:683年—705年)
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3年用子正。元年九月改國號為周
如意692年四月—九月6個月用子正
長壽692年九月—694年五月3年用子正
延載694年五月—十二月8個月用子正
證聖695年正月—九月9個月用子正
天冊萬歲695年九月—十一月3個月用子正
萬歲登封695年十二月—696年三月4個月用子正
萬歲通天696年三月—697年九月2年用子正
神功697年九月—十二月4個月用子正
聖歷698年—700年五月3年用子正
久視700年五月—701年正月2年元年十月復寅正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10個月
長安701年十月—704年4年
神龍705年—707年九月3年元年二月中宗復國號唐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唐中宗(在位:705年—710年)
景龍707年九月—710年六月4年
李重茂(在位:710年)
唐隆710年六月—七月2個月或作唐元、唐興、唐安
唐睿宗(在位:710年—712年)
景雲710年七月—712年正月3年
太極712年正月—四月4個月
延和712年五月—八月4個月
唐玄宗(在位:712年—756年)
先天712年八月—713年十一月2年
開元713年十二月—741年29年
天寶742年—756年七月15年三年正月朔改“年”為“載”
唐肅宗(在位:756年—762年)
至德756年七月—758年二月3年稱“年”為“載”
乾元758年二月—760年閏四月3年元年二月復載為年
上元760年閏四月—761年九月2年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號,稱元年,以建子月為歲首
寶應762年四月—763年六月2年元年四月十五日改元,並恢復寅正。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沿用
唐代宗(在位:762年—779年)
廣德763年七月—764年2年
永泰765年—766年十一月2年
大曆766年十一月—779年14年
唐德宗(在位:779年— 805年)
建中780年—783年4年
興元784年1年
貞元785年—805年八月21年
唐順宗(在位:805年)
永貞805年八月—十二月5個月
唐憲宗(在位:805年—820年)
元和806年—820年15年十五年閏正月唐穆宗即位沿用
唐穆宗(在位:820年—824年)
永新820年二月1年唐穆宗即位後於元和十五年二月五日改元永新,旋即又廢止,只稱元和十五年。
長慶821年—824年4年四年正月唐敬宗即位沿用
唐敬宗(在位:824年—826年)
寶曆825年—827年二月3年二年十二月唐文宗即位沿用
唐文宗(在位:826年—840年)
大和827年二月—835年9年或作太和
開成836年—840年5年五年正月唐武宗即位沿用
唐武宗(在位:840年— 846年)
會昌841年—846年6年六年三月唐宣宗即位沿用
唐宣宗(在位:846年—859年)
大中847年—860年十月14年十三年八月唐懿宗即位沿用
唐懿宗(在位:859年—873年)
鹹通860年十一月—874年十一月15年十四年七月唐僖宗即位沿用
唐僖宗(在位:873年—888年)
乾符874年十一月—879年6年
廣明880年—881年七月2年
中和881年七月—885年三月5年
光啟885年三月—888年正月4年
文德888年二月—十二月11個月元年三月唐昭宗即位沿用
唐昭宗(在位:888年—904年)
龍紀889年1年
大順890年—891年2年
景福892年—893年2年
乾寧894年—898年八月5年
光化898年八月—901年三月4年
天復901年四月—904年閏四月4年南吳太祖楊行密用此年號到904年。前蜀高祖王建在907年九月用此年號(天復七年)
天祐904年閏四月—907年三月4年元年八月唐哀帝即位沿用。河東、鳳翔、淮南仍稱天祐年號,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前蜀王建、南漢劉隱、南吳、晉李克用、岐李茂貞、吳越錢鏐等割據政權仍行唐天祐年號
唐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天壽618年九月—619年二月宇文化及2年
安樂618年十一月—619年五月李軌2年
始興618年十二月—624年二月高開道7年或作天成
法輪618年十二月高曇晟1個月
開明619年四月—621年五月王世充3年
延康619年九月—620年沈法興2年
明政619年九月—621年十一月李子通3年
天造622年—623年正月劉黑闥2年
天明623年八月—624年三月輔公祏2年
乾德輔公祏2年王應麟《玉海》載有乾德年號。《廿二史考異》引《楊文公談苑》,江南曾發現有石志,刻有“大宋乾德四年”字,稱是輔公祏年號。《中國歷代年號考》認為輔公祏起兵到被殺,前後只有8個月,不會有乾德四年,因之認為乾德非輔公祏年號
進通623年王摩沙1年
中元克復710年七月—八月李重福2個月或作中宗克復
聖武756年—757年正月安祿山2年
載初757年正月—九月安慶緒9個月
天成757年十月—759年三月安慶緒3年或作天和、至成
應天759年正月—三月史思明3個月
順天759年四月—761年三月史思明3年
顯聖761年三月—763年正月史朝義3年
黃龍761年三月—五月段子璋3個月
正德761年李珍1年
寶勝762年八月—763年四月袁晁2年或作升國
應天783年十月—十二月朱泚3個月
天皇784年正月—六月朱泚6個月
武成784年—786年四月李希烈3年
羅平860年二月—八月裘甫7個月
王霸878年二月—880年十一月黃巢3年
金統880年十二月—884年六月黃巢5年
建貞886年十月—十二月李熅3個月或作永貞
順天895年二月—896年五月董昌2年或作大聖、天冊、天聖
天壽李□(濮王)見於王應麟《玉海》,他書皆無諸代濮王建年號之事,或為誤記

吐蕃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可黎可足贊普(在位:817年—838年)
彝泰815年—838年24年吐蕃唯一可考年號

于闐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尉遲烏僧波(在位:912年—966年)
同慶912年—966年55年一作開慶。結束時間李崇智認為是966年或稍後,也有學者認為訖於944年,其後還有天興和天壽年號
尉遲蘇拉(在位:966年—977年)
天尊967年—977年11年
尉遲達磨(在位:977年—985年)
中興978年—985年8年
尉遲僧伽羅摩(在位:985年—999年)
天興986年—999年14年
天壽999年—1001年(1005年?)年號結束時間多有爭議

渤海國以及東丹和定安

渤海國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大武藝(在位:718年—737年)
仁安720年—737年18年
大欽茂(在位:737年—793年)
大興738年—794年57年三十七年改元寶曆,晚年(具體何年不詳)仍用大興年號
寶曆774年—?該年號諸史未載。此寶曆非唐敬宗的寶曆年號
大華璵(在位:793年—794年)
中興794年1年
大嵩璘(在位:794年—809年)
正歷795年—809年15年
大元瑜(在位:809年—812年)
永德810年—812年3年
大言義(在位:812年—817年)
朱雀813年—817年5年
大明忠(在位:817年—818年)
太始818年1年
大仁秀(在位:818年—830年)
建興819年—830年12年
大彝震(在位:830年—857年)
鹹和831年—857年27年大彝震之後,尚有多位繼承者不詳世次,年號均無考
東丹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耶律倍(在位:926年—937年)
甘露926年—936年11年
定安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烏元明(在位:?)
元興976年—?

南詔及大理

南詔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閣羅鳳(在位:748年—779年)
贊普鍾752年—768年17年
長壽769年—779年11年
異牟尋(在位:779年—808年)
見龍780年—783年4年
上元784年—?
元封?—808年
尋閣勸(在位:808年—809年)
應道809年1年
勸龍晟(在位:809年—816年)
龍興810年—816年7年
勸利晟(在位:816年—823年)
全義816年—819年4年
大豐820年—823年4年
勸豐祐(在位:823年—859年)
保和824年—839年16年或作保合
天啟840年—859年20年
世隆(在位:859年—877年)
建極860年—?或作建樞
法堯?—877年
大封民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隆舜(在位:877年—897年)
貞明878年—?
承智
大同?—888年
嵯耶889年—897年9年
舜化貞(在位:897年—902年)
中興897年—902年6年
大長和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鄭買嗣(在位:902年—909年)
安國903年—909年7年
鄭仁旻(在位:909年—926年)
始元910年—?
天瑞景星
安和
貞祐
初歷
孝治見於沈德符《正閏考》
鄭隆亶(在位:926年—928年)
天應927年1年
大天興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趙善政(在位:928年—929年)
尊聖928年—929年2年
大義寧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楊乾貞(在位:929年—937年)
興聖930年1年
大明931年—937年7年
鼎新
光聖或作克聖
大理國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段思平(在位:937年—944年)
文德938年—?
神武?—944年只見於沈德符《正閏考》
段思英(在位:945年)
文經945年1年李兆洛《紀元編》誤作“文經武略”,文經武略實為段思英諡號
段思良(在位:946年—951年)
至治946年—951年6年或做致治,《雲南志略》誤作主治
段思聰(在位:952年—968年)
明德952年—?
廣德?—967年
順德968年1年或做聖德
段素順(在位:969年—985年)
明政969年—985年17年或作明正
段素英(在位:986年—1009年)
廣明986年—?
明應
明統
明聖
明德
明治
明法
廣德
明運?—1009年
段素廉(在位:1010年—1022年)
明啟1010年—1022年13年或作啟明天聖
乾興載於《滇載記》,李家瑞認為是同時期的宋真宗紀元誤作段素廉的紀元
段素隆(在位:1023年—1026年)
明通1023年—1026年4年李兆洛《紀元編》作“明通天聖”,李家瑞認為“天聖”是讚美之詞
段素真(在位:1027年—1041年)
正治1027年—1041年15年
段素興(在位:1042年—1044年)
聖明1042年—?
天明?—1044年
段思廉(在位:1045年—1074年)
保全1045年—1052年8年
正安1053年—?或作政安
正德或作政德
保德?—1074年
太安見於《雲南志略》
明侯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段廉義(在位:1075年—1080年)
上德1076年1年
廣安1077年—1080年4年
段壽輝(在位:1080年—1081年)
上明1081年1年
段正明(在位:1081年—1094年)
保立1082年—?胡氏《野史》作“保定”。李家瑞認為是把諡號誤作年號
建安
天祐?—1094年
大中國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高升泰(在位:1094年—1096年)
上治1095年1年
後理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段正淳(在位:1096年—1108年)
天授1096年1年
開明1097年—1102年6年或作明開
天政1103年—1104年2年或作天正。李兆洛《紀元編》、《滇載記》等書無天政。李崇智從胡氏《野史》,天政在開明和文安之間
文安1105年—1108年4年
段正嚴(在位:1108年—1147年)
日新1109年1年
文治1110年—?《滇載記》等書無此年號。李兆洛《紀元編》則列在廣運之後。李崇智從《滇雲歷年傳》和胡氏《野史》,列於日新和永嘉之間
永嘉?—1128年誤作文嘉
保天1129年—?或作天保
廣運?—1147年
段正興(在位:1147年─1171年)
永貞1148年1年
大寶1149年—1155年7年或作天寶
龍興1155年—?
盛明諸書記有盛明一號,李兆洛《紀元編》稱“盛明”一作“建德”
建德?—1171年《滇載記》無此年號
段智興(在位:1172年—1200年)
利貞1172年—1175年4年
盛德1176年—1180年5年
嘉會1181年—1184年4年
元亨1185年—?誤作亨利
安定?—1200年
亨時李兆洛《紀元編》在安定之後有“亨時”年號,他書皆無
段智廉(在位:1201年—1204年)
鳳歷1201年—?
元壽?—1204年該年號只見於《雲南志略》、胡氏《野史》和李兆洛《紀元編》
段智祥(在位:1205年—1238年)
天開1205年—1225年21年
天輔1226年—?天輔年號只見於《雲南志略》和胡氏《野史》,他書不載。1964年發現《元故趙相副墓碑》有“天輔元年丙戌之夏”,即1226年
仁壽?—1238年
段祥興(在位:1239年—1251年)
道隆1239年—1251年13年
段興智(在位:1251年—1254年)
天定1252年—1254年3年
利正
興正
大理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順德段思曠見於羅振玉《校增紀元編》,起訖時間不詳
興正高觀音隆
至德高觀音自
大本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主
鍾元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主
隆德石寶山有“隆德七年”題記,四川金山諸葛寺有隆德元年造像
永道鳳儀國師府《董氏石刻家譜》有“永道三年”記事

五代十國

後梁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朱溫(在位:907年—912年)
開平907年四月—911年四月5年閩太祖王審知在開平三年至五年亦用此年號。新羅自907年用後梁年號
乾化911年五月—913年正月3年後梁末帝朱友貞復用乾化年號;吳越太祖錢鏐和閩太祖王審知亦用此年號
朱友圭(在位:912年—913年)
鳳歷913年正月—二月2個月吳越太祖錢鏐在913年正月用該年號
朱友貞(在位:913年—923年)
乾化913年二月—915年十月3年復用朱溫乾化年號三年至五年
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7年吳越太祖錢鏐,閩太祖王審知同時用該年號
龍德921年五月—923年十月3年吳越太祖錢鏐,閩太祖王審知同時用該年號
後梁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應天911年八月—913年十一月劉守光3年

後唐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李存勖(在位:923年—926年)
同光923年四月—926年四月4年閩太祖王審知和荊南武信王高季興以及新羅亦用此年號
李嗣源(在位:926年—933年)
天成926年四月—930年二月5年楚武穆王馬殷,閩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鈞,荊南武信王高季興、高麗(933年起)用此年號。929年七月荊南文獻王高從誨復用此年號
長興930年二月—933年4年馬楚衡陽王馬希聲和文昭王馬希范,閩惠宗王延鈞,荊南文獻王高從誨亦用此年號
李從厚(在位:933年—934年)
應順934年正月—四月4個月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范、荊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號
李從珂(在位:934年—937年(陽曆))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閏十一月3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范、荊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號

後晉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石敬瑭(在位:936年—942年)
天福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9年七年六月石重貴即位沿用。後漢劉知遠,吳越世宗錢元瓘和成宗錢弘佐,楚文昭王馬希范、荊南文獻王高從誨也用此年號。947年吳越忠遜王錢弘倧,荊南文獻王高從誨、楚廢王馬希廣(四月)再用此年號。高麗自938年用後晉年號
石重貴(在位:942年—946年)
開運944年七月—946年3年吳越成宗錢弘佐、楚文昭王馬希范、荊南文獻王高從誨也用此年號

後漢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劉知遠(在位:947年—948年)
天福947年二月—十二月1年沿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十二年)
乾祐948年—950年3年元年二月後漢隱帝劉承祐即位沿用。吳越忠懿王錢俶,荊南文獻王高從誨、貞懿王高保融,楚廢王馬希廣,高麗亦用此年號。北漢世祖劉旻、睿宗劉鈞從951年繼續沿用此年號到956年(乾祐四年—九年)

後周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郭威(在位:951年—954年)
廣順951年—953年3年吳越忠懿王錢俶、荊南貞懿王高保融,高麗亦用此年號
顯德954年—960年正月7年元年正月世宗柴榮即位沿用;六年六月恭帝柴宗訓即位沿用。南唐元宗李璟,荊南貞懿王高保融,吳越忠懿王錢俶亦用此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楊行密(在位:902年—905年)
天復902年三月—904年3年用唐昭宗年號(二年到四年)
天祐904年—919年16年用唐昭宗年號。二年十一月南吳烈宗楊渥即位沿用,五年五月南吳高祖楊隆演即位沿用
楊隆演(在位:919年—920年)
武義919年四月—921年正月3年或作頒義。二年五月南吳睿帝楊溥即位沿用
楊溥(在位:920年—937年)
順義921年二月—927年十月7年
乾貞927年十一月—929年十月3年荊南武信王高季興,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號
大和929年十一月—935年八月7年
天祚935年九月—937年十月3年

南唐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李昪(在位:937年—943年)
昇元937年十月—943年二月7年或作升元
李璟(在位:943年—961年)
保大943年三月—957年15年楚恭孝王馬希萼用此年號(八年至九年)
中興958年正月—二月2個月
交泰958年三月—五月3個月
顯德958年五月—961年4年《唐余紀傳》記載,對外用後周太祖郭威年號(五年至八年),對內用交泰年號(元年至四年)
李煜(在位:961年—975年)
顯德961年七月—962年2年《唐余紀傳》記載,對外用後周太祖郭威年號(八年至九年),對內用交泰年號(四年至五年)
建隆963年正月—十一月1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四年)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6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
開寶968年十一月—975年十一月8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

吳越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錢鏐(在位:907年—932年)
天祐907年五月1個月用唐昭宗年號(四年)
天寶908年—912年5年
鳳歷913年正月1個月用後梁郢王朱友圭年號
乾化913年二月—915年十月3年用後梁太祖朱全忠年號(三年至五年)
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7年用後梁末帝朱友貞年號
龍德921年五月—923年3年用後梁末帝朱友貞年號
寶大924年—925年2年或作寶太
寶正926年—931年6年或作寶貞、保貞
廣初見於王應麟《玉海》,不詳何時
正明見於李兆洛《紀元編》,不詳何時
錢元瓘(在位:932年—941年)
長興932年四月—933年2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三年至四年)
應順934年正月—四月4個月用後唐閔帝李從厚年號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閏十一月3年用後唐末帝李從珂年號
天福936年十一月—941年6年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
錢弘佐(在位:941年—947年)
天福941年九月—944年六月4年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六年至九年)
開運944年七月—946年3年用後晉出帝石重貴年號
錢弘倧(在位:947年)
天福947年1年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十二年)
錢弘俶(在位:948年—978年)
乾祐948年—950年3年用後漢高祖劉知遠年號
廣順951年—953年3年用後周太祖郭威年號
顯德954年—960年正月7年用後周太祖郭威年號
建隆960年—963年十一月4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6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
開寶968年十一月—976年9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
太平興國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3年用北宋太宗趙光義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馬殷(在位:907年—930年)
天成927年六月—930年4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二年—四年)
馬希聲(在位:930年—932年)
長興930年十一月—932年六月3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
馬希范(在位:932年—947年)
長興932年七月—933年2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三年—四年)
應順934年正月—四月4個月用後唐閔帝李從厚年號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閏十一月3年用後唐末帝李從珂年號
天福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9年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
開運944年七月—946年3年用後晉出帝石重貴年號
馬希廣(在位:947年—950年)
天福947年四月1個月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十二年)
乾祐948年—950年十一月3年用後漢高祖劉知遠年號
馬希萼(在位:950年—951年)
保大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2年用南唐元宗李璟年號(八年至九年)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王審知(在位:909年—925年)
開平909年四月—911年四月3年用後梁太祖朱全忠年號(三年—五年)
乾化911年五月—915年七月5年用後梁太祖朱全忠年號
貞明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7年用後梁末帝朱友貞年號
龍德921年五月—923年三月3年用後梁末帝朱友貞年號
同光923年四月—925年3年用後唐李存勖年號
王延翰(在位:926年)
天成926年1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
王延鈞(在位:926年—935年)
天成926年十二月—930年二月5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
長興930年二月—932年3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
龍啟933年—934年2年
永和935年—936年二月2年
王繼鵬(在位:935年—939年)
通文936年三月—939年七月4年
王延曦(在位:939年—944年)
永隆939年閏七月—943年正月5年
王延政(在位:943年—945年)
天德943年二月—945年八月3年

南漢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劉龑(在位:917年—942年)
乾亨917年七月—925年十一月9年
白龍925年十二月—928年二月4年
大有928年三月—942年三月15年
劉玢(在位:942年—943年)
光天942年四月—943年二月2年
劉晟(在位:943年—958年)
應乾943年三月—十月8個月
乾和943年十一月—958年七月16年
劉鋹(在位:958年—971年)
大寶958年八月—971年二月14年
南漢統治地區其他勢力的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永樂942年七月—943年十月張遇賢2年或作長樂

前蜀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王建(在位:907年—918年)
天復907年九月1個月用唐昭宗年號(七年)
武成908年—910年3年
通正916年1年
天漢917年1年
光天918年1年或作光大,廣大。六月後主王衍即位沿用
王衍(在位:918年—925年)
乾德919年—924年6年
鹹康925年正月—十一月11個月

後蜀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孟知祥(在位:874年—934年)
明德934年四月—937年4年元年七月後主孟昶即位沿用
孟昶(在位:934年—965年)
廣政938年—965年正月28年

荊南(南平)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高季興(在位:924年—929年)
同光924年三月—926年四月3年用後唐李存勖年號(二年—四年)
天成926年四月—928年六月3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元年—三年)
乾貞928年六月—十二月7個月用南吳睿帝楊溥年號(二年)
高從誨(在位:928年—948年)
乾貞929年正月—六月6個月用南吳睿帝楊溥年號(三年)
天成929年七月—930年正月2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四年—五年)
長興930年二月—933年4年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
應順934年正月—四月4個月用後唐明宗李嗣源年號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十一月3年用後唐末帝李從珂年號
天福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9年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
開運944年七月—946年3年用後晉出帝石重貴年號
天福947年1年用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十二年)
乾祐948年正月—十月10個月用後漢高祖劉知遠年號(元年)
高保融(在位:948年—960年)
乾祐948年十一月—950年3年用後漢高祖劉知遠年號(元年—三年)
廣順951年—953年3年用後周太祖郭威年號
顯德954年—960年七月7年用後周太祖郭威年號
高保勖(在位:960年—962年)
建隆960年八月—962年十月3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元年—三年)
高繼沖(在位:962年—963年)
建隆962年十一月—963年五月2年用北宋太祖趙匡胤年號(三年—四年)

北漢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劉旻(在位:951年—954年)
乾祐951年—954年十月4年用後漢高祖劉知遠年號(四年—七年)
劉鈞(在位:954年—968年)
乾祐954年十一月—956年3年用後漢高祖劉知遠年號(七年—九年)
天會957年—973年17年十二年七月劉繼恩沿用。九月劉繼元沿用
劉繼元(在位:968年—979年)
廣運974年—979年五月6年

宋朝

北宋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960年—976年)
建隆960年—963年十一月4年南唐元宗李璟,李煜;吳越忠懿王錢俶;荊南待中高保勖、高繼沖用此年號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6年南唐後主李煜、吳越忠懿王錢俶、高麗用此年號
開寶968年十一月—976年9年九年十月宋太宗即位沿用。南唐後主李煜、吳越忠懿王錢俶用此年號
宋太宗(在位:976年—997年)
太平興國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9年吳越忠懿王錢俶用此年號
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4年
端拱988年—989年2年
淳化990年—994年5年
至道995年—997年3年三年三月宋真宗即位沿用
宋真宗(在位:997年—1022年)
鹹平998年—1003年6年
景德1004年—1007年4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9年高麗自1016年起用北宋年號
天禧1017年—1021年5年
乾興1022年1年二月宋仁宗即位沿用
宋仁宗(在位:1022年—1063年)
天聖1023年—1032年十一月10年
明道1032年十一月—1033年2年
景祐1034年—1038年十一月5年
寶元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3年
康定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2年
慶曆1041年十一月—1048年8年
皇祐1049年—1054年三月6年
至和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3年
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8年八年四月宋英宗即位沿用
宋英宗(在位:1063年—1067年)
治平1064年—1067年4年四年正月宋神宗即位沿用
宋神宗(在位:1067年—1085年)
熙寧1068年—1077年10年
元豐1078年—1085年8年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宋哲宗(在位:1085年—1100年)
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9年
紹聖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5年
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3年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宋徽宗(在位: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國1101年1年
崇寧1102年—1106年5年
大觀1107年—1110年4年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8年
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2年
宣和1119年二月—1125年7年七年二月宋欽宗即位沿用
宋欽宗(在位:1126年—1127年)
靖康1126年—1127年四月2年
北宋統治地區出現的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應運994年正月—五月李順5個月
化順1000年正月—十月王均10個月
得聖1047年十一月—1048年閏正月王則4個月或作得勝、德勝、得天。以十二月為正月
景瑞1049年—1052年四月儂智高4年
啟歷1052年五月—1053年正月儂智高2年
端懿儂智高見於王應麟《玉海》,不詳何時
大曆儂智高見於《紀元編》,李崇智認為是儂智高國號
隆興趙諗或作龍興。時間大約在1102—1103年之間
永樂1120年十一月—1121年四月方臘2年

南宋

年號起訖時間使用時間備註
宋高宗(在位:1127年—1162年)
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4年
紹興1131年—1162年32年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即位沿用
宋孝宗(在位:1162年—1189年)
隆興1163年—1164年2年
乾道1165年—1173年9年
淳熙1174年—1189年16年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
宋光宗(在位:1189年—1194年)
紹熙1190年—1194年5年五年七月宋寧宗即位沿用
宋寧宗(在位:1194年—1224年)
慶元1195年—1200年6年
嘉泰1201年—1204年4年
開禧1205年—1207年3年
嘉定1208年—1224年17年十七年八月宋理宗即位沿用
宋理宗(在位:1224年—1264年)
寶慶1225年—1227年3年
紹定1228年—1233年6年
端平1234年—1236年3年
嘉熙1237年—1240年4年
淳祐1241年—1252年12年
寶祐1253年—1258年6年
開慶1259年1年
景定1260年—1264年5年五年十月宋度宗即位沿用
宋度宗(在位:1264年—1274年)
鹹淳1265年—1274年10年十年七月宋恭帝即位沿用
宋恭帝(在位:1274年—1276年)
德祐1275年—1276年四月2年
宋端宗(在位:1276年—1278年)
景炎1276年五月—1278年四月3年
趙昺(在位:1278年—1279年)
祥興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2年
南宋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年號起訖時間君主使用時間備註
明受1129年三月—四月趙旉2個月
天載1130年二月—三月鐘相2個月或作天戰
正法李合戎、雷進大約在建炎年間
人知雷進或作人和。大約在建炎年間
太平雷進見於王應麟《玉海》。大約在建炎年間
阜昌1131年二月—1137年十一月劉豫7年
大聖天王1133年四月—1135年六月楊麼3年或作大天聖正
庚戌楊麼見於李兆洛《紀元編》
羅平1141年六月王法恩1個月見於王應麟《玉海》
乾貞1176年阿謝1年
羅平1179年六月—十月李接5個月見於王應麟《玉海》
轉運1207年正月—二月吳曦2個月見於沈德符《正閏考》
重德1229年廖森1年見於王應麟《玉海》
天戰陳萬見於王應麟《玉海》,不詳何時
龍興李子揚不詳何時。李崇智認為或與後趙侯子光龍興年號混淆
天定徐真一不詳何時。李崇智認為元末徐壽輝又名徐真一,建元天定,疑為誤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